王慧珍第一時間反應過來︰“恭喜二爺,高中進士。”
下邊人也跟著湊熱鬧︰“恭喜二爺,賀喜二爺高中進士。”
“好好好,都有賞。”
阮青瑜真等著收到消息,就是有些不敢相信,尤其是這名次,也太靠前了,按照他的想法,能進前一百就很好了。
等著報喜的官差來了,這心中大石頭可算落地了。
“木二,可見到林兄的名次?”
木二听見問話搖頭︰“二爺,我光顧著看您的名次,還真沒注意林大爺。”
“二爺,你听,這是有動靜,像是李家林家那個方向。”
阮青瑜听著想到要是有考上的都有報喜,就是按著名詞有個早晚。
“也不知道是誰中了,木二你去打听一下。”
木二出去溜達一圈就知道了,畢竟都在一議論這事,這巷子里本來租給讀書人的就多。
“二爺,夫人,咱們這邊今科出了八個考上的,林大爺榜上有名,那院子還有一個考上的,只是林大爺好似在副榜。”
這秋闈每次取前一百為主榜,後五十為副榜,主榜人還要經過殿試選了前三被授予狀元郎榜眼探花的稱號,剩下的主榜就是今科進士,副榜是同進士出身,都按進士授官,就是會影響晉升,一般三品大員以上很少有同進士。
“林兄還是受影響了。”
不過林淮安想的開,以他的家境能早點考中也好,同進士一樣授官,自己沒背景家世,本來就難往上,能到四品就很艱難了,更別說上邊。
李鎮知道兩人都中了的消息,雖說為自己難過,也很快反應過來,就恭喜林淮安,並問了人一起去阮家恭喜人。
以後同朝為官,同鄉之間還是多有照應,更何況幾人有情誼在。
王慧珍一下子就忙起來了,忙著記錄阮青瑜朋友送的賀禮,還有就是給人準備賀禮或者回禮。
阮青瑜則是準備殿試鹿鳴宴,結識同年,拜見主考官,為自己跑官這幾樣事。
要說起來元興王朝的選官制度,先是不可回家擔任父母官,二是要想去好地方就得厚著缺,按道理應該輪著來,但是人家有關系的掛著名,排在前邊可不就是先選了。
阮青瑜有自知之明,自己去不了太富裕的地方,要想做點政績最好去中等縣或者貧困縣的地方,這就看自己運氣了。
王慧珍看人每日都去戶部等著,這時候戶部也是人最多的。
王慧珍也開始滿京城逛起來,想著帶點什麼東西走,不管是回老家還是去阮青瑜就職的地方,賺點差價也好,或者送人都不錯。
阮青瑜的任命書還算快,主要是他去的勤快,也算是有效刷臉,再加上也沒有要求去一個富裕的地方,這不是早早就有了位置。
蕭氏王朝設府縣鎮村管理,分別評定為上中下品等級,主要是根據人口稅銀來劃分,像是大王村原來算是中等村,餓不著的也不算太富裕,已經在三年前劃為上等村,進入富裕行列,這個劃分對于村民來講不會有實物獎勵,但是無形的名聲,會讓外人願意來,還有嫁娶更容易。
阮青瑜就職的地方是是一個蔚縣的一個縣城,翻了文獻記載還有地理志才知道,這是一個北邊的一個縣城,那地方只能種一季糧食,土地算是肥沃,人口少勞動力少,天氣嚴寒,是個中等縣,至于為什麼輪到阮青瑜,也是因為地理位置氣溫寒冷,不少人不願意去受苦,那里歷任多數北邊的進士任職,且一連任職幾任,有錢的早就先辦法調走了。
現任縣令已經連任九年了,終于攢夠錢疏通關系了,官場雖說水至清無魚,元興朝懲治貪官污吏也比較嚴厲,但是要是能省點銀子出來,或者不侵佔百姓的前提下,沒人告也就沒人管,只要管好治下百姓,天家也不會計較。
知道了地方,元興朝進士任職有三個月探親假,之後除非丁憂升職換地方,沒有機會回老家省親,要是想衣錦還鄉就要告老還鄉了。
王慧珍知道地方就打算多帶點厚的布料子,棉衣也要趕制,雖然有三個月的時間,但是現在已經九月份了,三個月就是一月份前趕到地方,已經是大寒的時候了,從京中過去要二十五六日,要是回家再過去至少要一個半月,估計要是沒點厚衣服很難過了。
王慧珍有些發愁︰“二爺,這時間有些緊,咱們回去待不了多長時間。”
阮青瑜也知道這時間點不好,要是早點夏季或者開春後最好,但是偏偏是冬季最寒冷的時候過去,听說那邊現在已經冷了。
“老家是一定要回的,我是想著咱們到司隸渡走水路回去,這樣大概要十三天就能回去,北上的時候也是先水路,就是怕運河上凍。”
元興朝的水路修的已經是極好了,只是價錢也不便宜,所以一般不著急也不走水路。
這次授官,朝廷發了俺家銀子還有三年的俸祿,沒錯這一任如無意外最少要三年,所以俸祿一起發了,至于跑路或者意外,這種事還沒有人敢干,除非整個家族都不想活了,加起來零零碎碎折算成現銀有一千二百兩銀子。
朝廷待遇還是不錯的,正常中等縣的俸祿折算成白銀一任是九百兩,上等縣是一千兩,下等縣是八百兩銀子,艱苦之地也有補貼,所以阮青瑜帶回來一千兩百兩,看著不少,但是要是去了路費,走水路,那也是一大筆,估計能剩下一半就很不錯了。
王慧珍想著趕路就頭疼,要是能花點錢少走幾日也好。
“二爺,這樣算咱們能在家待一個月?”
“恐怕不行,最多半個月咱們就要走,晚了天就冷了,路上艱難。”
王慧珍一想到寒冷的冬天,就有些打顫,既然已經選擇了,早點去也好。
“那好,我這邊已經收拾好了,隨時可以出發。”
“後天咱們就上路,明天去跟朋友告個別。”
因為之前已經聚過了,所以大家也有分寸,知道就要離別,林淮安還沒排到他,估計輪到他也沒什麼好地方。
李鎮韋宏杰是要等到明年春加試再重新考,張偉赫也中了進士,名次比阮青瑜還前邊五位,想辦法留在京城里,是幾人前程最好的。
“自此一別不知何時再聚,祝阮兄前去鵬程萬里一路高升。”
與加為好友告了別,王慧珍也與趙嫣兒告別︰“京里的鋪子就麻煩妹妹了,等我到了地方給妹妹捎信,要是有什麼新花樣也會一並帶過來。”
“姐姐保重,但願以後順遂,早日來京團聚。”
離別是憂愁,歸鄉是思念,正應了那句︰“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兩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