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王老四一家分好貨,結算好銀錢,送來人出門,王明菊兩口子也過來幫忙,何氏教了王明菊怎麼調料水,一家五口收拾好準備早點回去準備,明日再來。
這以後來往的機會多,劉氏也沒攔著人不讓走,只說幾個外孫想來了隨時來。
下午王老五先過來了,他問了王秋收這上學的費用,還有打听了一下學堂里孩子的年齡,王老四把知道的都說了。
“四哥,你說我家冬樹要不要送去學堂啟蒙?”王老五現在很信服王老四,這半年跟著王老四賺了一些錢,但是家里家底還是薄。
“上學堂肯定是好事,就是小樹才六歲多,這是想讓他走讀書的路子嗎?”王老四還以為弟弟有啥事呢,沒想到是想讓王冬樹上學的事。
“四哥,你也知道,現在每個月做吃食能掙上些,做木工活還能攢上點,這不是看秋收去了學堂這身姿出類拔萃的,才想著送孩子上學。”
“這以前沒那個條件,也沒見識,不知道這上學的好處,這才沒想過。”王老五也愁,這家里才兩個孩子,夫妻倆還年輕,家里肯定還得添丁。
“考功名這些是不想的,不敢想呀。”王老五也是昨天被刺激到了,這才來找四哥說說。
“秋收去上學堂,還是因著家里寫契書總是麻煩族長,這以後家里買賣都需要有個懂的,沒指望考功名,秋收讀書倒是努力,以後要是有啥想法再說,家里就這些家底,到哪一步也不好說。”王老四倒是如實說了。
“四哥,我還是著急了,小樹還小,連字都認不得幾個,還說啥寫,這一天天還就想著玩,還是在大上兩歲,要是家里情況還行,就送他去,是這塊塊料子就供他念幾年,要是不是塊料子,跟我學著做木匠也行。”王老五這功夫自己倒是想開了。
“四哥,你忙著,我回去了。”
“老五在呢?”王老大 王老二一起來的,正撞上王老五要走。
“大哥二哥,我沒啥事了,先回家了,還有些活計要的急得趕工。”王老五打了招呼走了。
“大哥二哥,喝茶。”王老四見人進來,倒了兩杯金銀花茶。
“這茶好,喝了解暑。”王老大兩人端了杯子喝。
“老二,要不你先說。”王老大王老二倒是沒約好,是踫上了就一起過來了。
“大哥,你先說吧。”王老二不肯先說。
“老四,沒別的事,就是跟你打听打听秋收上學堂的事。”王老大也沒含糊其辭,直接問了。
“二哥也是這事?”王老四見王老二愣了一下。
“嗯,對,我也是想來問問。”王老二沒想到大哥也是問一件事的。
“剛老五也是來問這事的。”
“這還不是看秋收上學堂後變化這麼大才想著來問問。”王老二補充一下。
“這學堂是明義開的,一月一兩銀子束修,四時八節給夫子備四樣禮,還有就是拜師禮,和筆墨紙硯的開銷。”王老四又說了一遍。
“這束修一月一兩銀子,一年十二兩銀子,怪不得這一般人家讀不起。”王老大沒想到這束修這麼貴。
“大哥,這還是一個祖宗的兄弟,現在去給插班,這要是其他的學堂更貴。”王老四跟外邊接觸的越多了,知道這價格不算貴了。
“這還不算筆墨紙硯書呢!這書可不是貴著呢。”王老二也是知道這書少則幾百文一本多了幾兩銀子,是真貴。
“可不是。”王老四想著買的那些書心里就跟滴了血似的,太貴了,不買還不行,王秋收開始是認字不會寫,這書買了來夫子按照順序教。
“這書幾個佷兒要是去學堂,倒是可以等秋收學會了抄上一本給他們兄弟用,就是這秋收還沒學完,還要等上些時候。”王老四想著秋收說過學好了抄書也能掙錢。
“這感情好,省了書本費,就是這讀書是真費錢,還是得在商量商量。”王老大嘆口氣,送去讀一個月沒事,就是也不能一口氣學會不去了,這要是經年累月讀上一兩年,家里可能供不起。
這老大眼瞅要成家了,花銷更大,家里房子還沒有蓋好,哪哪都用到錢,也不能耽誤長子長女婚事供老小念書。
“這以後再說吧。”王老二也不想問了,今年是不成了,明年在看看。
“老四,沒事走了。”王老大王老二就這麼走了,多少有些蕭索。
“爹娘,好消息,鎮上來了兩個女師傅,說是大戶人家得教養嬤嬤,到鎮上養老,要收幾個女學生,教讀書識字和繡藝。”王秋收這天帶來一個好消息。
“有鎮上員外家去請,兩個女師傅沒去,說是不願意在入府教學,在鎮上買了房子,好多有些家底都報名了。”
“咱們家小茉小莉能報名嗎?”何氏直接問最重要的問題。
“女師傅放話了,只收女娃,除了不懂事的不收,其他都可以,一月一兩銀子束修,跟學堂夫子一樣收禮。”王秋收听同窗說起都記在心里。
“這麼貴?”何氏沒想到女師傅這麼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听同窗說這還是因為要收三個班的孩子,多收幾個才這個價格,要是請家去一年光束修就要一百兩。”王秋收也問了。
這也是為啥王秋收這麼興奮的原因,畢竟這是個不錯的機遇,這女師傅是真有手藝傍身。
“不過這女師傅放話了,會全心全意教導,就是這學到多少要看個人悟性了。”
“那還不包學會。”王老四問出來最想知道的。
“爹,應該是不包的。”王秋收也為難。
“那也得去試試,咱家這家業都是孩子想出來的,夠孩子上兩年學的。”何氏直接說了,听兒子這麼講就知道這師傅難得,兩個女兒要是有師傅教導,以後走出去也讓人多看兩眼。
“那倒是,明天我先去鎮上打听打听,先別跟小茉說,這要是不是真的在上心。”王老四想著明天先去鎮上打听一下。
這功夫姐妹倆去老宅約了堂姐妹一起做針線活,還沒回來。
王小茉回來就感覺爹娘哥哥怪怪的,問有什麼事,三人就說沒有,特別古怪。
王老四也不耽誤,第二日直接送王秋收去上學,再去打听這事,跟雜貨鋪掌櫃問了,這事還真是,鎮上都知道,就是報名人也多,尤掌櫃家也有個小閨女九歲,也報名了,說是那女師傅亮出來的一手針線學到一半手藝這輩子就不愁吃喝了。
王老四謝過尤掌櫃,問過地址,順著過去敲門,開門的是個小姑娘,見他一個人問是否報名學堂的,他點頭,小姑娘讓他後日巳時初帶人來,就關了。
王老四記下時間和地址,趕了車回家。
喜歡穿越之過好小日子請大家收藏︰()穿越之過好小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