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王小茉喃喃私語,寂靜的鄉村寥寥幾戶人家炊煙裊裊,大公雞也及時上崗,播報新的一天的開始。
王秋茉想起來,她是二十一世紀的人,家里是北方農村富庶的地方,有一個哥哥,她大學剛畢業,回家參加哥哥婚禮,一夜睡醒就胎穿成了元興王朝大王村的王小茉,還忘了過去的事,這才分家覺醒了記憶。
“怪不得覺得不太對,分家太順利了。”在現代也看過不少穿越古代小說,女主必是有極品親戚,包子爹娘,和廢物的她,但是這功夫分家順順利利,親人都和和氣氣的,實在是出乎人意料。
另外元興王朝的開國皇後必是穿越人士,比如現在的制度,有點像六七十年代的票證制度,比如鐵鍋票可以憑票買到物美價廉的鍋,超出的就是高價貨,還有鹽等,保證了老百姓的基礎生活。
另外平民百姓的教育,可不會寫字,卻要認字,不強求卻有官吏考核等等一些制度,跟現代九年義務制有些相似。
“這個王朝看起來還很好。”王秋茉默默的想。
和平沒有戰爭,沒有苛捐雜稅,稅也是逐年減少,朝廷鼓勵跑商,雖然說士農工商,本朝卻取消了前朝商人之子不可科考的律法,當然防止官商勾結,商戶之子參加科考必須與父母分戶,分家方可,另官署設廉潔司,監督百官。
“那我以後是不是也可以利用現代一些知識改變家庭狀況?”王秋茉現代也不過是個剛畢業的小女孩,有父母兄長寵愛,還沒有到獨立門戶的階段。
“香皂這個朝代已經有了,豬下水跟豬肉的價格也是不相上下,輪不到我撿漏,家鄉特色小吃和網紅美食是不可以搞起來?”王秋茉想了想不知道干啥,索性不想了,先起來跟這輩子的娘做早飯。
別覺得王秋茉以後就叫王小茉了接受的快,實在是都不知道怎麼來的,想起前世父母有些傷感,但是想到還有哥哥陪伴父母,有些安慰,在這里生活了十年,也是親生的爹娘兄弟,隨遇而安的性子,很快也就接受了穿越這件事。
“娘,今天早飯吃什麼?”王小茉到廚房見何氏在添火,就接過手。
“熬個棒子粥,貼幾個餅子,在切個菘菜拌拌。”這功夫活不多,大多數人家都是吃兩頓,早上還能吃個干糧,晚上是只有粥的,家境好的吃稠點,貧困的就只能喝稀粥。
大王村算是日子好的,基本上好好干還是能吃個八九分飽,要知道老一輩那時候能吃個四五分飽已經是好日子了。
“你爹跟你哥出去拾糞去了,這剛分家,地里有去年老宅謳的,咱家菜地還沒肥料呢。”何氏想著出去拾肥的兩個人,還是比較擔心今年菜地的肥供不上耽誤吃菜。
王小茉手腳麻利的幫著何氏把朝食做好,一家人吃完朝食,準備收拾院子,院子還沒有壘院牆,臨時扎的籬笆,等春種忙完了才有功夫曬土塊撿石頭壘院牆。
院子里除了留的養豬養雞的地,還有三分地是作為菜地,首先要把地深耕一下,也就是翻地,這個過程中需要把大點的小點的石塊撿出來,還有往年留下的草根,翻出來燒掉作為肥料。
常年沒有耕種的地很硬,只有王老四和何氏能用鋤頭大王村這邊都叫洋鎬)刨個個,兄妹三人能做的就是把翻過松散的地上的雜物清出來,石頭堆在邊上可以作為菜園子的分界線,其他植物根睫堆在園子頭,等翻完了一起燒。
對于常年干活的莊稼人來講,三分地不算大,一上午的功夫一家人就把地整理好了。
“這地有點瘦。”王老四望著翻完的地也是發愁,家里的肥料還沒有攢起來,地又比較貧瘠,要是不能在種菜前把地肥做好,今年的菜恐怕長不好。
“當家的,這要是肥不夠,菜可長不好,今年可怎麼辦呀?”何氏也發愁,畢竟一年的菜就指望著這塊地。
王小茉听著爹娘說話,望著地想了想以前家里用的都是化肥,還有就是糞便謳的肥,對了,還能用河泥和枯樹葉子。
“爹娘,河邊的野菜長的很好,咱們把河邊的土挖回來種菜行不行?”王小茉試探著跟王老四夫妻兩個說。
“小茉說的對,可以試試,那河邊的草都瘋長,挖回來鋪到地里說不準有用。”王老四 一想也對,每年春暖花開,那河邊的水化凍之後,就數那邊的野菜花草長的好。
“那咱吃過午飯去河邊看看,也不知道那邊的土現在能不能動。”何氏在莊稼事上一向听王老四的,想著也干了一上午了,趕緊去做午食。
午食是蒸了糜子飯,熬的菘菜,就著搬家何氏家里送的腌咸菜,一家子吃的也很滿足。
下午提著框帶著扁擔,還有工具,一家人一起去了河邊看看。
喜歡穿越之過好小日子請大家收藏︰()穿越之過好小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