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恩浩蕩,天佑元興,十五年啟,歲人頭稅減至成人一錢,十歲上孩童減半,上等田稅三,中等田稅二,年勞役戶三取一輪制,此次制度興五年”
大王村村長王明海宣讀今年元興王朝五年一次新稅制。
“好好好呀,皇恩浩蕩,讓我老頭子能夠看到這年月”“八叔,以後日子越來越好了”“是呀是呀”
“大家安靜下,今年納稅又減,隨同還有,新戶延續開荒三年不納稅,如三年熟田仍下等,續三年不納稅,另新戶不滿三年不出勞役,子息四人以上每人每年可多領取鹽票半斤,棉票半斤”王明海繼續說道︰“朝廷鼓勵分戶,大家也考慮一下,樹大分枝,孩大分家,分開了也是一家人,有今年分戶的這幾天就早點到我這備案,再過一旬就能拿到朝廷分發票據,也別耽誤春耕”
“奶,爺回來了”王小茉看到爺爺王長順回來,趕緊給奶喊一聲,家里都在等村里通知新五年稅策。
目前老大王明興年三十七,妻王劉氏年三十六,育有二子二女,最大的十六歲長子王春雨,十五歲長女王春花,次女十二歲王春桃,次子八歲王春陽;
老二王明山年三十五,妻王張氏年三十五,育有二子一女,長子王夏至十五歲,次子王夏生十一歲,小女王夏荷九歲;
老三王明菊年三十二,已嫁張家村,育有三子;
老四王明河年三十,妻王何氏年二十九,一子二女,長子王秋收年十二,長女王秋茉年十,次女王秋莉八歲;
老五王明順年二十五,妻王李氏,育有一子一女,長女王冬雪6歲,長子王冬樹5歲;
老王家人丁興旺,元興年為蕭氏王朝第三代,規定男年十八成年,女十六及笄,成年後可婚嫁,據傳是第一代開國皇後言男女成年所生嬰孩健壯利于人口增長,且女子也可養家戶口,故蕭氏王朝可立女戶,獨生女可招胥延續家業,男女成年人頭稅收一致。
老王家成年男女十人,未成年十二人,且孫輩都接近成年,王老頭近期與妻劉氏商議分家,家中房屋已是不夠孫輩娶妻,且朝廷鼓勵分家,分家可領取鐵鍋等票據,劃分宅基地,就等看稅收政策,如此方可分家。
“爹”幾個兒子前幾日已得信,今日都在家等著消息。
“.....稅收減少了,春雨夏至他們也快成年了,該是娶妻了,目前家里地方是不夠”老王頭對著幾個兒子道。
心里想著現在的住格局,目前老王家是正房東西屋是老兩口和老大一家子,東廂房是老二和老四一家子,西廂房是老五一家子和廚房,每個屋又分別隔開,給孩子們住,隨著孩子長大確實不方便,且房子蓋著有一定年頭,是石塊和泥搭建的,隨著生活越來越穩定安逸,在大王村,老王家的屋子已是老舊。
“我想著這些年咱家也攢了一些錢,這房子也該重新蓋蓋了,趁著我們老兩口還能動動”老王頭盤算著家里的銀錢和地里出息,這些年就怕家里有什麼大事,銀錢一直不敢動。
元興年開始孩子們陸續成親,家里勞動力足,稅收從稅五至三每五年連續減少,雖然孩子陸續出生,然朝廷重視農民,鼓勵商人雇工。
家里陸續添置田地,上等田20畝,中等田34畝,開荒田10畝,目前大王村可開荒地已是極少數,都臨近山邊。
“家里現有的都分成五份,上等田一家4畝,中等田你們一家7畝,剩下6畝歸我們老兩口,荒田一家2畝,家里銀錢一家分得二十五兩,我們老兩口跟著老大過,等我們動不了了,你們每年在給點口糧”老王頭算完給幾個兒子說道
“另外,趁著這次機會,家里房子要修,老宅基地就歸老大,我在找村長買3塊宅基地,宅基地錢另算,你們出去拿著分得得銀錢也能蓋三間磚瓦房,在之後的日子勤勞點,慢慢攢錢,老大,老二,老四,老五,你們看這樣分行不?” 老王頭看著幾個兒子
“听爹的” 幾個兒子都是孝順孩子,而且分家並無不妥老大贍養父母本身就應該多分的。
“那中,明天我就找村長,把這事辦了,另外各屋的東西歸各屋,農具一家一份,其他碗筷均分,家里糧食也按照大人孩子口糧分一下,沒問題就都出去跟你們屋里的都說說,回頭知會親家一下”老王頭囑咐幾個兒子,別忘往知會岳丈,鄉下人很是注重禮數,幾個兒子取得都是附近家族的女兒,可是不能丟了王氏宗族的臉面。
幾個兒子分別回屋跟媳婦說一下分家情況,孩子們也都在,“他爹,他爺咋說的”王何氏問到,他們是老四,上有兄長,下有弟弟,老爺子平時雖公正,卻也擔心著呢。
“孩他娘,地平分,爹給分個宅基地,再分二十五兩銀錢”
“那咱們家能蓋房子啦”王秋收歡呼道“大房子”秋茉秋莉也歡呼道
“能,咱們好好干,咱們先蓋五間正房住人,兩間磚泥偏房,添上些家具,這些年咱們自己攢的還有十兩,銀子應該是夠了,等收了夏糧,咱們又有一筆進賬”王明河也是心里有成算的人。
“咱們還能養點家畜,老宅院子小,只養了幾只雞換點調料,咱們蓋個豬圈養豬也能賺些”,王何氏道。
“都明天爹找村長分戶備案,買宅基地,我在找大哥好好合計一下,還有岳丈那里,也得著人帶個話”
喜歡穿越之過好小日子請大家收藏︰()穿越之過好小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