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他指著和驍身上的衣服,“您亦衣此華服,品質顏色俱屬上等!”
“您還能公平處置華夏族與諸侯之糾葛嗎?”
“是呀!”
有幾個諸侯出聲附和。
“諸侯皆知,華夏族以親疏論份額檔次,和部落與華夏族卻是已經達成協議否?”
“諸位安靜!”未等和驍出聲,華夏族代表許玉匠起身。
他聲音不大卻很有底氣︰“和君身上所衣,乃敝族上貢的物品,何來協議一說。”
“和君乃炎皇親自任命的南岳大使。”
“敝族進獻東西,有什麼不妥嗎?”
幾個發難的諸侯互相對視,坐了回去。
他們即便心有疑惑,也不敢多說。
沒人敢公開反對向大使、皇室進獻東西。
“那芮君、庸君……他們如何亦光彩亮麗!”
“反觀曹君、蔡君……他們穿著粗糙的麻葛,如同野人!”
“再看吾等,衣著雖為絲綢,但色澤暗淡,未經上色。”
“華夏族大夫,此等華服,莫非天神所賜?”
“為何我等同為一方諸侯,卻如野人般披麻纏葛?汝部之親近部族,卻以此物炫于盟會,是顯擺汝等之財富,還是譏諷吾等之貧弱?”
“就是!”
“今天不說個清楚,來日戰事起,休怪吾等不講情面!”
“諸君請听一言!”許玉匠不緊不慢道,“此等微末之物,本不該登此等大雅之堂。”
“敝族得此物,亦非為炫技,實乃上天眷顧,祖宗庇佑!”
“那時,部族缺麻少葛,子民衣不蔽體,寡君夙夜憂嘆。”
“上天憐惜,降下絲綢用于華夏子民遮羞御寒。”
“又因為敝族物什短缺,用絲綢與諸侯交易,蒙諸侯喜愛,故而成如此局面。”
“這哪里有炫耀的意思呢?”
許玉匠言落,幾個得到上等份額的諸侯立刻出聲附和。
“那華夏族為何又將絲綢分為三六九等,又染不同顏色,豈不刻意羞辱吾等乎?”一個身著暗淡絲綢衣裳的諸侯君起身發話。
“哎呀!”許玉匠扶額嘆息,“這品質之差異,下臣萬分惶恐啊!”
“一株樹上的果子,有的甜有的酸;一畝地里的禾苗,有的高有的矮。”
“這絲綢乃天賜之物,亦是品質高下之分。”
“下臣順便解釋一句。這絲綢為何貴重,實因生產不易!”
“就拿您身上的料子來說,原料百里挑一,數十織女數十日才能織就一卷。”
“所需材料之珍稀,耗費人力之巨,又敝族地處南疆,地雖廣人卻稀,實在無力大量制作。”
“所以能交換,皆賴幾個諸侯慷慨。”許玉匠環顧幾個上等份額諸侯,“以金玉、糧食、馬匹等社稷重器支持,方能維持作坊勉力運轉。”
“這是諸侯互助之道,莫非亦有過錯乎?”
“這位君主,您莫非不與周圍諸侯交易?所需財物,部族足以自產?”許玉匠反問道,“只是蔽族卻沒有上君領地那麼的地大物博。”
那諸侯語塞,冷哼一聲重新坐下。
這華夏族使者油嘴滑舌。
再論下去,就是他族付不起‘社稷重器’的代價,而不是華夏族有好東西卻不給。
“再說這染色!”許玉匠看看眾人,“非是敝族願意用顏色劃分等次。”
“實在顏料獲取的難易有別。”
“就拿綠色來說,入目所見到處都是。”許玉匠說著示意和驍幾人,“但如幾位身上的紫色染料,是族人冒著丟命的風險尋得,豈能與綠色等同?”
“最後!”許玉匠對著眾人拱手,“下臣乃一介使者,本不該多嘴。”
“但有句話,不講不明!”
“假如諸君手上偶得一筐甜美瓜果,天下人從未嘗之。”
“諸君願意將其給膝下子嗣品嘗,還是願意給邊疆一庶民子嗣享用?”
許玉匠說完,施施然坐回位置。
主位上和驍目中波瀾不見,心中卻為對方的說辭,感到快意。
“話雖如此,但畢竟吾等眾人蒙受恥辱。還為部族子民所懷疑,失去了天神的眷顧。”最先發話的諸侯又起身道,“吾等皆為南方部族,理當和諧相處,共尊皇室。”
“既然華夏族人力不足,莫如公開技術。如此諸侯齊心,也能使得吾等南部諸侯壯大,更好服侍皇室。”
“瑕君言之有理!”
“說的好!”彭君亦拍案附和,“華夏族以此奇技斂財,盤剝諸侯,肥己而弱鄰,其心可誅!”
“今日能以絲帛離間吾等,他日必以刀兵加于諸君!”
“公開技術,是以證明華夏族無有為禍諸侯之心!”
“諸君豈不想想?”許玉匠看看眾人,最後對著彭君道,“為何這技術不見于中原數百諸侯,卻偏偏出現于敝族呢?”
“實因此術乃天神所授,地只指引,工匠個個是敝族神巫,乃侍奉神明的僕從。是以此術有神明庇佑。”
“諸君願獲取技術,非是敝族不願傳授,實在是天神不允!”
“若強為之,恐天神降災,不僅譴責敝族,亦怕會延及諸君。”
許玉匠言落,諸侯們面面相覷。
什麼事情一旦牽扯到天神,就不由得人不敬畏,不由得人不惶恐。
“那至少要定一個公平貿易的方案出來。”瑕君想了想道,“諸侯所得份額等同,無有多少之分,方為妥善!”
“否者,吾等部族不堪受辱,難免聯合起來。”
“到時那絲綢運送之路被截斷,交易的商隊不復通行,于貴部于諸侯,都是不大方便的。”
“爾等要挑起爭端否?”芮首領怒而起身,其余幾個得到上等份額的人紛紛聲援。
得到中等份額的諸侯,安坐不動閉著嘴巴不說話。
下等份額以及沒有份額的諸侯,有的起來反對,有的跟著附和芮首領等人。
“吾等部族雖不及貴部強大,但若斷吾等財貨之路,定召集武士,殊死相搏!”
“怕爾等不成!”
“想要好東西,卻不舍得付出等同代價,天下哪有許多好事,都讓爾等佔盡。”
“抵押宗廟社稷之人,安有面目在此搖唇鼓舌!”
“那也好過爾等沐猴而冠,衣皮束草之人。華夏族美食、舞樂爾等豈不領略?高下立判,天壤之別。爾等成日抱殘守缺,還妄圖部族壯大,妄想衣綢用瓷,豈非痴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