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頡利這邊大敗的時候,李靖和甦定方率領的衛國軍也完成了對豐和大營的圍攻。
一枚穿雲箭騰空而起,火光沖天,剎那間照亮雪夜。
馬蹄聲、號角聲震耳欲聾。
一南一北,李靖和甦定方同時騎兵攻營。
從豐和大營北門而入的甦定方一馬當先,銀槍在火光中寒芒畢露,所到之處,突厥兵卒紛紛倒下。
南門,李靖率領的兩千衛國軍更是勢不可擋,重甲騎兵開路,每一次撞擊都能將突厥兵卒撞飛數丈開外。
這豐和營寨雖有六萬突厥兵馬,可群龍無首之下,瞬間亂作一鍋粥。
總計四千人的衛國軍在兩位將軍的帶領下,突厥軍隊完全不是對手。
“沖殺!”李靖的戰刀劈空斬下,直取一名突厥百夫長。
那百夫長驚恐地舉刀招架,卻只听“當啷”一聲,彎刀被震飛半空,緊接著李靖的戰刀已劈在他的脖頸上,血花四濺。
在衛國軍的騎兵沖殺下,衛國軍的攻勢如狂風暴雨,根本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營寨內的突厥兵卒驚恐萬狀,他們完全沒有戰斗意志,直接四散奔逃。
等頡利趕回來就看到豐和大營此刻火光四射,他瞬間明白唐軍預判了他的預判,竟然偷襲他們大營。
敗了,一敗涂地。
向前,豐和大營陷落,後方,張公謹率領的一千重甲騎兵餃尾追擊。
頡利此刻心中涌起無盡的悲憤,可命運的車輪已然滾滾向前,不容他有片刻停留。
既然難以力敵,沒有猶豫,頡利立刻勒緊戰馬韁繩,眼中依舊戰意十足,“快馬加鞭,去執失思力所在的陰山大營,一切都會變好。”
隨即率領殘兵迂回朝著西而去,豐和大營的六萬突厥人,頡利放棄了。
回到長安,十二月八日,一行人馬快馬加鞭,風塵僕僕地趕到了長安。
馬車內,一名頗有姿色的中年女子和一名幼兒神色緊張。
女子那雙飽經風霜的眼眸里淚光閃動,呢喃著“政道,這回咱們可算是……回了故土。”她的聲音里滿是滄桑。
因為對她來講,這一生實在是太坎坷了,從大隋到突厥,再如今又要踏上故土,心中百感。
她便是蕭皇後,而那名幼兒便是楊政道。
明德門城門處,早已聚滿了百姓,只因他們得知傳國玉璽以及前隋遺族被押解回來,所以紛紛前來圍觀。
馬車上的蕭皇後順著縫隙看到這麼多百姓,他明白這些百姓可不是歡迎她歸鄉的。
再看看孫兒楊政道,又想起昨夜有人給她說的一番話。
定了定心神,蕭皇後臉色沒有了先前的慌亂,而是身為曾經皇後的威嚴。
到長安明德門口,蕭皇後和楊政道下馬車,看著眼前的朱雀天街,蕭皇後有股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因為她記得當年離開長安的時候,這條道是土路啊,如今怎麼如石頭一般整潔?
還有就是天街兩邊湊熱鬧的百姓,他們的精氣神好像跟以前很不一樣。
但對于她來講,該來的總會來。
喜歡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