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

第58章 父子和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404守夜人 本章︰第58章 父子和解

    無情才是帝王家的常態,那至尊之位的誘惑力又有幾人能抵擋?

    父子反目,兄弟鬩牆,親人空流淚,這就是皇家,這就是帝王。

    此時的李長河心中暗嘆幸運,自己沒有像老師那樣,穿越成為皇帝,以自己的性格,對他來說太累了。

    全天下的人都盯著他,任何的壓力都要自己扛,李長河自問自己做不到,畢竟他才十九歲。

    所以他此時他想要做點什麼,至少,此刻他想讓李淵和李世民和解。

    找個空,李長河和李世民來到太極殿外,隨即將李淵內心的苦楚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臉上也是陰雲滿布,作為一名擁有現代靈魂的人,本可以完全不顧及李淵心情,但不顧及又不行,天下那麼多雙眼楮盯著呢。

    畢竟,這個時代,孝,那可是重中之重。

    古代秉承以孝治理天下,在孝道方面一旦處理不好,便會被萬夫所指,其中壓力可想而知。

    “長河,你覺得我該如何做?”李世民詢問。

    “老師,解鈴還須系鈴人,這段李世民與李淵的矛盾,你我都知道,根源是從玄武門之變開始的!”

    “所以,想要進一步緩和關系,光憑借之前你將孩子姓名進行字輩排行,順李淵心意還是差點,而現在就是一個機會,擺出足夠的態度,比如︰對李元吉和李建成的後續處理,畢竟是一家人,厚葬他們,他們的親眷,該放就放。”

    “對李淵,還是攻心為上,人心都是肉長的,人非神仙,孰能無情?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刻,曾經的父子四人,如今就剩你和太上皇,我相信,只要展露真心,肯定能換來真心,當然,這也需要一些技巧。”

    “我剛才和太上皇聊天,已經大致了解了一些他的性格,太上皇是一個非常富有悲憫心的人,尤其是對家族親人,所以,往後日子中,可以適時展示一些有關民間的疾苦,側面影響他,引發他的同情心。”

    “最好時常刷個親近度,男人之間,喝點小酒,將事情說開,解釋一下玄武門之變背後的故事,打造自己的人設。”

    “畢竟,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也是無奈,身在其位,已沒有絲毫退路可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有時候個人不再是個人,背後支持的人逼也要逼著上位,既然已經如此,那就給太上皇解釋清楚,將禍水東引,說明利害。”

    “還有最後是趁著晚上進行攻略,晚上人的心理防線最弱,酒入愁腸,或許太上皇就會對你的形象改觀。”

    李世民陷入思考,低聲道︰“這樣,真的能行嗎?”

    李長河道︰“不試試怎麼知道會不行呢?”

    ......

    “好吧,那就試試!”

    很快兩人重新進入殿內,當著眾人的面,李世民行跪拜大禮道︰“阿爺,兒登基事務繁忙,沒多來看你,是兒的錯!”

    李淵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因為有李長河事先提醒,李世民並沒有生氣,而是繼續道︰“阿爺,今日我想對你說說對建成和元吉事情的處理,已有後續!”

    “群臣已建議將他們降為公侯,甚至有人上書革除爵位,斷絕皇室關系,其子女親眷全部格殺!”

    “什麼?混賬!”一直不說話的李淵突然勃然大怒道!

    李世民趕緊附和道︰“兒已經對此駁斥,建成和元吉雖有不好,但還是皇家之人,是我李世民的兄長和弟弟,怎能如此低賤,兒絕不會這樣做!”

    “兒也深知建成的功績不容抹殺,雖當初他想殺死兒,但如今,我仍然承認他是我的哥哥,元吉是我的弟弟!”

    “經過深思熟慮,我已命讓刑部撤銷了對建成、元吉黨羽的追捕,且,我準備追認建成為隱太子,封東王,恕其子女家眷無罪,可入宗廟籍,延續香火。”

    “元吉,封為西王,恕其子女家眷無罪,可入宗廟籍,延續香火。”

    “玄武門之變承諾到此為止,不再追究其他人的責任。”

    李世民此話一出,殿內所有人皆驚愕,此時史官快速拿出一個本子,記錄起來︰大唐武德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帝民與太上皇淵于太極殿對話,寬恕建成和元吉......

    李淵也是錯愕道︰“二郎,你,你說的可是真的?”他有些不可置信。

    “君無戲言!阿爺,兒說話算話,若違此誓,形神俱滅。”

    李淵顫抖著手,久久說不出話。

    最後捂住雙眼,淚滑落,“好...”

    此情此景,李長河知道,事已成八分,現在其余人該退場了,隨即眾人離開房間,只留李世民,李長河和李淵在房內。

    眾人皆不知房內發生了什麼,只是一個小時後,房門打開,只見李世民攙扶著李淵,兩人似乎和解了。

    後世史書記載,帝民與太上皇淵,屋內相言一時三刻,偶听啜泣,後相攜出門,感情如一。

    其中的內情,只有天知地知,李長河、李世民和李淵三人知道。

    而其實情便是︰李世民講述了這些年來自己心中的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母親早逝後,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在深淵上踏索的人,自己犯錯時,再也沒有溫柔的母親撫摸著他的頭安慰他了。

    所以他只能戰斗,他將一切不平和悲憤化為戰場上的廝殺。

    但隨著自己的軍功越來越大,他卻只感覺前途更加被黑霧籠罩。

    不知什麼時候,自己的兩個兄弟看他的眼神變得凌厲起來,隱隱泛著殺意。

    自己父親承諾的太子之位沒有了,不止如此,兄長李建成使出的一些手段也讓他心驚,不安全感絕來越盛。

    李世民從來不對自己在政治、軍事等方面擁有的才華懷疑,但是眼下他卻迷茫了。

    自己不斷受到兄弟們的排擠和打壓,兄弟們為了皇位同室操戈,反目成仇。

    武德七年楊文干事件,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自己差點身死,于是他悟了,當智慧無法去解決問題的時候,那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武力,這是政治斗爭中的永恆法則。

    但隨後的毒酒事件再一次讓李世民身心受到巨大打擊,他的心此刻死了!

    自己最親的父親,不僅沒有幫助自己平冤昭雪,反而遭受猜忌,甚至還站在了他們那一邊。

    這個時候他想要哭卻哭不出來,欲要拔劍,劍卻無法出鞘,一張無形的網似乎正在鎖死自己,讓人喘不過氣,他知道自己該行動了,不然自己會死的很慘。

    話說至此,李世民情緒激動起來︰

    “父親,是什麼讓我走到這一步?是兄長和三弟對我的排擠,是他們要致我于死地,還有父親對我的不信任和嫌棄,我曾在玄武門三次未拉開弓,但我的好兄長李建成呢?他卻直接搭弓拉箭。”

    “要不是張五郎舍身救我,如今...”

    “哈哈哈”李世民言語中充滿悲壯。

    “父親可還記得東宮率更丞王蚠?他是我安插在東宮的臥底,他給我傳來一個消息,至今我都未曾告訴你,那就是︰建成和元吉準備借著北御阿史那郁設的時候,抽離我的軍事力量。”

    “並且在昆明池餞行的時候擊殺我,然後出征中將尉遲敬德等人砍殺,若此計劃成功,那便沒有玄武門之變,而是昆明池之變了。”

    “那時,我接到消息,我懵了,若我死,我的家人,我的朋友,跟隨我的臣子們又會怎樣?尸山血海,怎無可能?”

    “所以我無奈反擊,也必須反擊...”

    李世民的話其實就是對自己的內心糾結的釋然。

    當他人率先舉起罪惡的屠刀時,他的復仇便鍍上了一層正義的光環。

    當他人將自己逼到絕路時,那麼他的身上將披上一層悲劇英雄的戰袍。

    當他人暴露出同室操戈的嘴臉時,那麼他的一切反擊便是順理成章。

    ......

    一番長篇大論之後,李淵震驚不已,他沒有想到玄武門之變背後有如此多的內幕故事,更不知道自己的這個孩子心中藏了這麼多的艱難苦恨。

    他眼眶熱淚涌起,握緊的拳頭忍不住的顫抖。

    有一瞬間,他似乎看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笑容和凶顏同時出現,他伸出了手,仿佛還能觸摸到他們的臉龐,感受到他們的呼吸......

    而這時,李世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荊條,跪在李淵跟前。

    脫掉上身衣服,哭訴要求李淵懲戒自己,說後悔自己害死了大哥和弟弟,這是他這輩子做的最錯誤的事情。

    要是可以,哪怕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殺他,他也不應該殺死他們。

    更表示今日阿爺可以盡情打罵他,就如他小時候做錯事,阿爺懲戒他一般。

    李世民隨後還發下死誓,承諾建成和元吉的後人和親眷往後無礙,平安一生。

    又表示,對于自己,以後更要嚴于律己,繼承好大統,體恤百姓,復興國家,使得李唐千秋萬代等等一些煽情的話。

    李淵終究是老人,容易感動。

    見李世民竟有如此誠心,又看到李世民身上在統一戰爭中導致的處處傷疤,就算鋼鐵般的心,此刻也變得柔軟,手中拿著的荊條遲遲沒有打向李世民。

    李世民見此,握著李淵拿荊條的手往自己身上抽去,力度非常之大。

    僅一下,一道紅印出現,血滲了出來,李淵趕緊奪過李世民手中的藤條扔到一邊,相視無言,隨即抱頭痛哭。

    此番下來,李淵雖心中還有芥蒂,但父子間最大的矛盾卻悄然消弭。

    後續只要李世民言行如一,那父子徹底和解亦不遠矣,于國是幸事。

    第二天,李世民為了顯示誠意,專門在《長安日報》頭版頭條全面講述了玄武門事變的一些情況,當然其中內容自然避重就輕,突出李世民的歷史功績乃是時代之選擇。

    如今大度釋放罪人子嗣,又算是刷了一波好感,其次就是些努力治國、讓百姓安居樂業的激勵話語,充滿煽動性。

    其他版面則是不少建成舊部也撰寫文章,紛紛表示李世民寬恕了他們,實在是天恩浩蕩,他們願肝腦涂地,好好報效國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在日報版面最後一面上,話鋒又是一轉,將矛盾引到了塞外突厥身上,表示突厥擄掠我唐十萬子民,帝李世民將會一人不棄,將迎回他們。

    關于這點,其實渭水之盟時,已經提出來了,當初頡利可汗表示可以贈送牛羊,但李世民不願意接受,而是讓突厥將擄掠去的十幾萬百姓還回來。

    不過頡利可汗一直在這件問題上含糊其辭,直到最近才談判成功,付出不小的代價後,頡利可汗才勉強同意。

    對此吉利可汗心中大喜,其實這些百姓對他來說,沒有什麼作用,還浪費錢糧,若是大唐不要,他可能會殺掉他們,如今換了不少利益,那可是極好。

    不過這將又成為突厥對大唐又一罪行,只能讓唐百姓更加憤恨突厥,整個國民對突厥的怨氣可想而知。

    更巧的是,最近李世民發現了一個人,此人名為︰趙德言。

    李長河對這個名字可太熟悉了,沒有過多猶豫,趁著給突厥送物資,順帶捎上了他。

    古語雲︰欲滅一國,必讓其內部動亂,而趙德言,就是一個絕佳的棋子。

    不過此時的趙德言還不知道自己的作用,他還在生李世民的悶氣。

    本來他想憑借抓來的李建成部下進行邀功,但萬萬沒有想到李世民竟然全部將其赦免了,他算是什麼都沒撈到。

    如今還被發配去苦寒之地,心中的怨氣那可是不小。

    此刻他騎馬行走在長安城外,遠遠看著長安城,趙德言內心發誓︰“等著吧!我會讓你們後悔的!”

    喜歡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第58章 父子和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第58章 父子和解並對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