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還人聲鼎沸的人群,一時間變得鴉雀無聲。
“崆峒山現在還有道門的人?道門在那里的勢力不是兩個月前就被五大汗聯手剿滅了嗎?”,良久,有人忍不住開口問道。
“總會有希望的,不是嗎?”,男人模稜兩可地丟下這樣一句話,拉著一臉茫然的婦人匆匆離開了。
曲星河湊上前去,只見有些破敗的廟宇中供奉的觀音像中間有一條巨大的縫隙。
曾經許是被劈成兩半的石像已經被附近的百姓用黏土粘了回去, 為了遮住裂縫,石像上纏了根藤蔓, 香爐也換了個新的,上頭三三兩兩插著香。
說來也奇怪,亂世里的神,連自己的神像都庇佑不了,談何庇佑世人?
他一路走來,沒見過一個和尚,倒是有兩個看著眼熟的三清山道士在發糧。
可惜崆峒山破落的山門前,應該是空無一人吧。
“等等,他說他家有糧?”,忽然有人醒悟過來,高聲喝道,“誰願意同我去搶糧?”
于是人潮便熙熙攘攘地朝著方才二人離開的方向涌去。
生死面前,求生為本,誰還顧得上善惡?
曲星河下意識地想要拔劍攔住眾人,手剛剛摸到劍柄,卻又猶豫了。
他一路走來,這種事情見得多了,當時加以阻止,他一旦離開,便又會反反復復地重演。
他一個人,又能做些什麼呢?
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不過是一句空話。
有時他會想,這俠字,怎麼會是一個“人”和一個“夾”呢?
古籍給出這樣的解釋,人挾持強權而仗義行道而為“俠”。
可若是能敵得過廟堂龍吟,轉逆時運,救國救民,便不必做這江湖之上的俠客了。
可偏偏廟堂之上,抬手之間定人生死的卻是一群衣冠禽獸。
草野之間的善心,能夠救得了十人,百人,于這浩然天下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可縱然是蚍蜉撼樹,卻依舊不忍視而不見,方才當得上一個“俠”字。
他的手輕輕握住背上的重劍,卻被一聲厲喝打斷,“你們這個時候不忙著春種,跑到這里來拜神求佛,還想著搶人家的糧!”
男人手里拿著菜刀,孤身攔在人潮身前,近乎枯竭卻又有著無盡熱烈的雙眼,居然惹得人群退卻半分。
縱然“匹夫之俠,湮滅不見。”取自司馬遷——游俠列傳序),卻正是這名不見經傳的俠氣,帶給眾生亂世之中的希望。
故而鎮魔使更易交替,西沙的鎮魔關卻仍舊巍巍矗立。
成敗從不在一時,一人的肩上,在于芸芸眾生的俠義之心。
是以趙無明蠱惑人心而亂西沙,鎮魔關在被利用的人心前不堪一擊。
“虛偽,我不相信這里有人不想吃飯。”,有人冷笑道。
“為了一口飯而殺人,我寧可活活餓死!”,男人揮舞著手中的菜刀,逼得站在最前面的幾人面露懼色,連連後退。
“咱們這麼多人,怕他作甚,他死了,就是只兩腳羊。”,有人壞笑道。
男人聞言,手中的菜刀也有些發顫,“你們……簡直是野獸……”
有人舔了舔嘴唇,“吃不飽飯的人,和畜生無異。”
曲星河手中的重劍終是出鞘,朗聲喝道,“都給我滾開!誰敢動他,我就殺誰!”
喜歡長遙群英傳請大家收藏︰()長遙群英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