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愛卿,你在工部附近挑個地方,咱會建一所專門供工部工匠家屬使用的學堂。”
雖說朱元璋摒棄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生下來就會打洞的固有思維,但他深知,想要徹底改變早就形成的這樣的大環境,不是一日之功。
比起從其他行業選拔工部所需的人才,不如利用已有的群體,讓他們繼續發掘人才,供朝廷使用。
當然了,朝廷也要付出培育人才的代價。
“凡是在工部做事的工匠,只要超過一定年限,不論以前是做什麼的,都會發放良籍,家屬可以參與科舉考試,凡是來家屬學堂學習的,如果考不上科舉,還能繼續在工部當差找事做。”
對于這樣的決定,朱元璋也有他的一套說辭。
“當兵的能得田,做工的能得一份差事,只是這差事和征兵一樣,都是能者居之,混日子的一旦讓咱發現了,那就永遠別進工部的大門了。”
本來還有一些朝臣,認為陛下此舉,抬高了工匠的地位,動用國庫銀兩去培養工匠子弟,會招致一些人的反對。
見陛下此舉,主要是為了選拔更有競爭力的匠師,不是做慈善。
如此一來,不會滋養出一批,子承父業吃空餉的工匠二代,他們也就無話可說了。
“陛下此舉,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內,讓不少工匠子弟,前來工部當差,既解決了人手的問題,也能讓他們識文斷字,能夠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不是薛祥故意給陛下出難題。
實在是工部最近新制造的產物,光靠以前口口相傳的經驗,根本掌握不了,更別提革新了。
跟著焦玉師傅的那些專業的匠師,每天除了當差以外,還要至少再學習一個時辰,才能勉強跟得上焦玉師傅的步調。
想到這里,薛祥看向朱標。
“如果太子殿下有空的話,不如去工部的學堂,為那些制造火器的匠師,答疑解惑。”
朱標先是一愣,反應過來,有些窘迫地婉拒了。
“孤近日沒空。”
自從朱標接下了松江府的差事後,本來是打算一直呆在松江府的。
可榮姐懷孕的月份大了,他放心不下,再加松江府又出現了一些商紳僵持的情況。
他這才特意松江府到京城兩頭,水陸陸路來回跑。
今日新稅法推行下去,松江府僵持的狀態自然解除了。
他得履行與父皇的約定,在吃年夜飯以前,把松江府兼並的土地處理好,讓當地所有商紳與百姓的生產,回歸于正常。
工部那邊。
他實在是力有不逮。
“是臣唐突了。”
薛祥趕緊告罪,卻眉頭緊鎖。
顯然這件事除了他提議以外,還有別人的囑托。
朱標一下子就明白,是焦玉的原因。
焦玉正在改進新的火槍,加上了彈簧彈匣等物,射程更遠,精度更強,一旦成功的話,橫掃草原與雪原,只是時間與量產的問題。
“薛尚書莫慌,孤稍後再想法子。”
朱標能想到的法子。
只能是讓英兒再多費費心。
有了!
湯醴這個伴讀,能夠看得懂英兒所寫所畫的內容。
可以讓湯醴幫著代為轉達。
“標兒,彥祥,你倆當著咱的面,怎麼還在下面說悄悄話,說什麼呢,咱也听听?”
“回父皇……”
朱標當場就把薛祥請求事說了。
朱元璋也只能同情地看了一眼打著哈欠的乖孫。
乖孫這個小幕僚,還想著放什麼寒假。
看來寒假不用放了。
直接去工部當“教書先生”去吧。
“嗯?”
朱雄英後知後覺地發現,爺爺好像又在給自己攬活。
他剛想討價還價,要求增加一下中午的伙食。
朱元璋生怕他當眾拒絕似的,趕緊將話鋒一轉。
“標兒,你趕緊再去趟松江府,早去早回,六部按部就班辦你們的事,這賬目還是徐愛卿你來盤算,戶部的愛卿們辛苦了,咱心里有數,今日朝議到此結束,散了吧!”
再不散。
乖孫可能就要當場罷工了!
“……”
朱雄英人都麻了。
徐鐸也好不到哪里去。
雖說陛下心里有數,可以給戶部的官吏多發一筆養廉銀。
可眼看著,今年休沐的假期就要從十天半個月,縮短成兩三天。
這對于心驚膽戰忙碌了一年的戶部官員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
因此,等到開了年,戶部還要重新做賬目,那才是最大的難題。
“徐尚書,辛苦你們戶部核查了。”
“還是要盡早核查完,免得別的衙司關門了,再來送賬目重新核對。”
徐鐸面對同僚們的催促,只能帶著整個戶部的官員,邁開大步往戶部衙門,一溜煙跑沒了。
而牛諒看到徐鐸受累還不怎麼討好的情況,臉上笑開了花。
只是這笑容還沒來得及收斂,雲誠公公前來邀請他去華蓋殿議事。
“陛下說了,牛尚書之前舉薦的禮部官員,能夠出使各地的能臣沒幾個,實在頂不上缺,重要的地區,還是得牛尚書你親自去跑一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听到這話的朱諒笑不出來了,立即搜腸刮肚地思考起,為了防止被擠掉禮部尚書之位,昔日里打壓的下屬,有哪些能夠推舉上來任用的。
不是他對朝廷如今的威嚴沒有信心,實在是出使的那些地方,都是蠻夷之處,根本不遵守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約定。
陛下還想著不教化就讓人家等著火化。
他要是去當地傳達這樣的言語,那指定是要把性命留在那里,讓陛下去替他報仇。
這事風險太大,還是讓有能之士去建功立業吧。
朱標看著牛諒慘白著臉從眼前離開,連招呼都忘記同他打了,便知道父皇還是想要收拾牛諒。
不過,他是沒機會去添柴燒油了。
“劉伴伴,備馬!”
從南京到松江府,雖有山水,但路途平坦。
走水路不到七百里,走陸路則只有六百里左右。
快馬加鞭,兩日便能抵達。
朱標第一次來松江府時,整個松江府都沸騰了,所有官員商紳全都提心吊膽,以為太子殿下要做一番大事。
可等到朱標回京城再來,他們懸著的心就落到了實處。
今日。
朱標剛進城,松江府有頭有臉的那些人,便得知了太子再來的消息,早已麻木。
“太子殿下來就來唄,反正辦案做事講證據,我們和沈十石的生意往來,都是合乎大明律令的。”
“沈十石為了逃過這場牢獄之災,想要散盡家財,求你我替他斡旋一二,那我們便替他再拖一拖太子殿下。”
“等到翻過年去,那些一直追著沈十石不放的農民,青黃不接去做工,沒心思消耗下去,沈十石的一些案子,就能了結了。”
這些地頭蛇幫的不是沈十石,而是自己。
沈十石死不死,對他們來說不重要,但沈十石因為兼並土地而死,他們也會跟著唇亡齒寒。
尤其是與絲綢行當沒有牽涉,不獲利的那部分人,更是不能允許手底下的佃農,被朝廷煽動的造他們這些地主的反。
就在這些人,準備等到天明,買通一些不怕死的,去府衙替沈十石表一表平日里做的慈善,給太子殿下添添堵。
朱標帶來的朝廷新的稅收令,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牢獄中。
當沈十石听說了新稅法里頭,免除了人頭稅,並且按照人口,每戶農家可以有一定畝數的免稅數額後,他氣得當場噴出一口鮮血。
“完了!全完了!”
喜歡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