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

第624章 火藥加糖,一甲折桂者是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海上浮森 本章︰第624章 火藥加糖,一甲折桂者是誰

    【大伊萬!】

    啥?!

    朱元璋又愣住了。

    【新式火藥,準確來說,是加強版火藥。】

    要不是身邊還有別人在,朱元璋一定沖回御桌,拿出小本本,記下乖孫說的這些新鮮詞。

    有人在也沒事,他直接把乖孫從推車上抱起,就往隔壁畫室一溜快走。

    護衛張東洋抬步要跟上,卻听朱元璋命令。

    “你們都在外面候著,不叫你們不許進來!”

    兩個時辰後。

    得到圖紙,又暗中記下了乖孫叮囑的話的朱元璋,從畫室出來,便喊著雲奇備馬。

    一溜煙,在眾人驚愕的注視下跑遠了。

    “去工部!”

    “把彥祥叫來!”

    好不容易得到三日假期的薛祥,正抱著小女兒教她讀書識字呢。

    見雲奇親自來請,只能重返衙司。

    听說是來配合焦玉試制新火藥的,薛祥听完陛下所說的配方,半信半疑的問。

    “陛下,往火藥里面摻白糖,真的能夠提升它的威力嗎?”

    白糖是吃的。

    火藥是炸的。

    這兩個無論怎麼看,也不是一回事啊。

    “咱要是知道,咱還讓你們試嗎?”

    朱元璋故意謙虛的說著。

    他想到乖孫描繪的【大伊萬】的威力,笑得合不攏嘴。

    往後還要打好幾場硬仗,既然用熟了火器,能夠消耗火藥自然不想消耗人命。

    可火藥產量提不上去,朱元璋還想著派人去各地勘測礦山呢,結果乖孫看了場煙花,就提出了更為合適的解決辦法。

    摻白糖可比現找礦容易多了!

    只是這比例方面,乖孫只是有大概的印象,並且後世火藥成份與大明也不盡相同,所以只能多做嘗試了。

    而薛祥見陛下說得含糊其詞,只能問焦玉對此怎麼看。

    “還能怎麼看?用心看!”

    焦玉正盯著小殿下的涂鴉,對比以前的畫法,提煉精髓所在呢。

    見薛祥磨磨蹭蹭的,根本不相信太子殿下的創新,干脆讓薛祥帶人去押運火藥配方。

    術業有專攻。

    玩火器,薛祥還嫩得很!

    “陛下請放心,十日內,我一定把具體的配方參透,讓這白糖發揮最大的效力。”

    “辛苦你了,注意安全。”

    焦玉忙不迭地點頭。

    涂鴉上畫著呢。

    多少兩的白糖摻進去,大概能炸多大的坑。

    實在不行,他再擴大一倍安全範圍,多把引火繩做長些就是了。

    反正從城樓門下挖出來的引火繩那麼多,足夠嘗試用量了。

    “那咱明天再來。”

    朱元璋丟下一句話,戀戀不舍地走了。

    頓時感覺到壓力的焦玉,什麼事都往後推,專門盯著往火藥原配方里摻白糖。

    免得明日陛下前來時,沒有任何的進展成果,白瞎了太子殿下的創世之舉。

    “啊欠!”

    主考官朱標,沒忍住打了一個響亮的噴嚏。

    不少學子聞聲嚇得哆嗦一下,筆尖的墨點落在紙上,頓時好幾個學子慘白著臉,欲哭無淚。

    這不是草稿,而是程文紙!

    完了!

    落榜了!

    朱標看到這一幕,並沒有自責。

    考試本來就是要從各方面篩選人才,這學問過關,膽識不過關也是無用。

    還有就是,研墨的本事不過關,想來不是平時喜歡讓他人代勞做事的富家子弟,就是沒有預判各種危機的天真之人。

    往年這種學子上了榜,還有歷練心性與眼界的機會。

    今年開設恩科,榜上有名的,即刻走馬上任,今日滴墨之人,當了官,于前途和性命來講,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這麼想著,朱標朝著方孝孺看去。

    在他的盯視下,對方依舊氣定神閑地謄抄著文章。

    朱標欣慰地笑了。

    “該讓他入東宮還是去地方積累實績呢?”

    朱標已經在思考,提前啟用方孝孺,該怎麼用才最合適了。

    考場內。

    方孝孺直到落筆,小心地將墨汁晾干,這才抬頭朝著主考官看去。

    其實他不準備今年下場,而是打算去游學,增加見聞的,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不會華而不實,唯有空談。

    但宋師說,朝廷正是用人的時候,希望他全力一試。

    這次恩科考試的題目,也正如各大學院所教導的那樣,偏向實用。

    方孝孺想到中秋節那晚的盛況,心想君父與儲君都是實干的人,盛世定是不遠了。

    他再看自己所寫的兩句贊美之詞,不管會不會因此被誤會是拍馬屁,哪怕這一甲折桂落不到自己頭上,也不會再行刪改。

    一個邪風歪氣的朝廷值得抨擊。

    一個海晏河清的盛世值得贊美!

    一甲折桂丟了不要緊,殿試再當狀元郎。

    如方孝孺所料。

    他寫的最後一篇文章,送到朱標的案前時,連朱標看完,都覺得十分有意思。

    “孤看此人的其他內容,可當得起這一甲頭一名,還有這土改與稅法之策,很是敢想敢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就是這兩句贊美朝廷的話,放在這實用價值高的文章里,雖然融入得很好,還讓冗長沉重的文章,添了一份輕松,但難保讓人覺得,這是故意寫了,好讓最終評定名次的主考官,太子朱標點他為第一句的。

    就在朱標沉吟著思考時,一個負責判題房考官,出聲提醒。

    “殿下,前十名的文章是要張貼出去讓大家觀看的。”

    真點了此人為魁首,只怕有些不服氣的人,表面上不會說什麼,私底下卻會妄言太子殿下好大喜功。

    所以此人的意思,是想讓這篇文章的作者連前十都進不了。

    朱標瞟了一眼發聲的人,未置可否的笑了笑,反問對方。

    “濃大人認為,哪篇文章該得魁首?”

    “這……下官和不少同僚認為,那篇改稻為桑,為杜絕倭寇,應當延長海禁期限的文章,該得第一。”

    哦!

    改稻為桑,利用絲綢外賣賺差價,讓桑農多賺取收入,國庫多得銀兩,確實是不錯的建議。

    可那篇文章寫得過于理想,根本不知道,皇權不下鄉的可怕之處。

    地方官員沒清理干淨之前,改稻為桑,只會加劇土地兼並。

    沒了田地種糧食,糧食就會漲價,桑樹養蠶需要一定的時間,只要地方官府在調備糧食缺口時做手腳,當地的糧價就能漲到天上去,當地官紳就會逼著百姓拿地換口糧。

    最後,百姓只會埋怨朝廷不給活路,官逼民反的事,又要再次發生!

    還有那為了杜絕倭寇要禁海,雖然言之有物,但根本沒提及,禁海之後,為了走私貨物,將許多良民也逼成倭寇同伙,甚至權貴世家也摻和進去,分一杯羹的事。

    那篇文章其他方面雖然寫得有可取之處,但將它定為魁首之作展示,只怕會向百姓們傳遞一個錯誤的信號。

    “孤記得沈大人的叔父,是江南織造的主事。”

    “殿下,正因如此,下官才覺得此人言之有物,所寫內容可以朝議商討。”

    朱標看著順竿子就往上爬的沈大人,無聲冷笑。

    “孤還記得,沈家光是在浙江,名下就有十余萬畝的良田,既然沈大人如此推崇改稻為桑,不如就以沈家為試點開始改,沈大人意下如何?”

    喜歡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第624章 火藥加糖,一甲折桂者是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第624章 火藥加糖,一甲折桂者是誰並對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