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望著有點討好自己的兒子,伸手揉了揉兒子的腦袋。
“英兒,爹爹真的沒有你想那樣腹黑,爹爹的心機,不會用在家人身上的。”
【是嗎?】
朱雄英小幅度地撇了撇嘴,心里嘀咕著。
【那你隱瞞我的時候,算什麼?】
“……”
朱標認真地思考了片刻,一本正色的回答。
“算我倒霉。”
“啊?”
“假如是我先听到你的心聲,可能要不了幾日,就會和你全盤托出,偏偏我沒有那個氣運,連四弟都在我之前听到了你的心聲,在我發現這一點的時候,我先選擇了與四弟和父皇問清緣由,因為在我心里,你是我的兒子,有些事情該大人先處理的,不能讓你這個襁褓里的孩子操心。”
事實證明。
假如朱標當時沒有多留一個心眼,可能與英兒攤牌的就是他。
可他又不像父皇一樣,手握整個大明王朝,能與英兒進行一錘定音的談話。
那到時候,就是他們父子倆,聯手瞞著一大家子。
【爹,我想采訪一下你。】
“采訪?何意?”
朱雄英眼球一轉,露出一個非常欠揍的笑容。
【你早就知道我兩輩子加起來的年齡和你差不多,所以你和娘親睡一起的時候,故意把我扔搖籃里……唔?】
朱雄英不解地望著,突然捂住他嘴的朱標。
【爹,我沒張嘴說話啊,你捂我嘴有啥用?】
“……”
朱標今夜無語的次數,比之前活的二十年都要多。
【爹……】
“叫爹爹。”
不然朱標總感覺,有個比四弟還大的兒子,站在面前,粗著嗓子喊他。
那畫面太詭異,簡直無法直視。
“爹爹,窩困啦。”
折騰了這些天的朱雄英,腦子里緊繃的弦松開了。
從吃不飽睡不好的操心朱冬冬,變成了無憂無慮的大明皇孫朱雄英。
他自己乖巧地躺回搖籃里,將薄被蓋住肚臍眼。
“爹爹,晚安。”
“晚安?”
朱標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是什麼意思。
他剛想喊兒子站起來,讓榮姐看一眼再睡。
但沒等他開口呢,朱雄英兩只小手舉成投降狀,早已流著口水,進入了夢鄉。
“睡覺流口水,必然是上火了,再忌幾天吃食吧。”
朱標雖然捂不住兒子的嘴,但能管得住兒子的嘴。
他滿含溫情地看了眼熟睡的兒子,嘴角揚起一抹欣慰的弧度。
“英兒,你永遠是我最值得信任的好兒子。”
上輩子那些淒苦的經歷,已經是過去事。
這輩子我們的父子倆,必然要比你所熟知的歷史上的時間,還要長遠。
“晚安,英兒。”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朱雄英這一病,雖然退燒快,但直到徹底好利索,還是用了五日。
病好以後的朱雄英,可以扶著東西站起來,卻無法像那晚情急之下能走幾步,只能站,還走不動。
【是我下盤沒練穩的原因嗎?】
華蓋殿的院子里,朱雄英對著休閑時間,特意來找自己玩的朱標,擔憂的問。
【爹爹,我不會落下什麼病根吧?】
“我們昨日不是讓戴院使看過了嗎,落不下病根,就是你還沒夠月份,再等一兩個月,應該就能走了。”
朱標看到兒子急得汗都下來了,趕緊從春雨手里接過帕子,給兒子擦了擦汗,耐心的寬慰著。
“我記得你四叔小時候就是很早就會站了,當時還跑了幾步,後來過了兩個月,依舊只會爬,結果等到滿周的時候,突然就會追著打他二哥三哥了,還把我們嚇了一跳。”
朱雄英听到這話,頓時雙眼一亮。
【不用練走就能跑,四叔真是天賦異稟!】
“大哥!乖佷兒!”
說曹操曹操就到。
朱棣灰頭土臉地跑進了院子里,在看到窗戶里頭,正在批奏疏的朱元璋,投來微惱的目光後,立即跑到朱雄英的面前,找了塊擋箭牌。
“乖佷兒,幾天沒見,你怎麼瘦了呢?”
朱棣詫異地看向朱標。
“大哥,你不會真的不給乖佷兒吃肉吧?”
【還是四叔寵我,我爹他確實……哦,還沒適應他們能听到我心聲這回事。】
朱雄英眼淚都快擠出來了,想到這里又憋了回去。
朱雄英擔心身邊跟著的春雨,懷疑他病好了成了啞巴,更是為了與四叔多交流。
他扶著牆邊特意給他樹立的圍欄,想著慢慢地挪步試一試。
誰知,一直沒能走動的腳步,這會兒居然真的听從他的號令,往四叔所在的方向挪了一步。
【爹爹!快看!我又能走了!】
朱標驚喜地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倒是殿內的朱元璋,沒心思再批奏疏了,干脆放下筆,收好玉璽,快步跑了出來。
“乖孫,快,再走幾步咱瞧瞧。”
“是啊乖佷兒,來,往四叔這邊來。”
朱棣三步並作兩步,直接退到了院門口。
朱雄英看著兩人相隔十幾步遠,中間還有一大半沒有圍欄,他嘴角狠狠一抽,面對著老朱和四叔這對不省心的父子,只能向自己的父親求助。
“爹爹,抱我去!”
朱標彎腰將朱雄英抱起。
朱棣見狀,臉上興奮的表情一下子恢復了平靜,雙手一攤,聳了聳肩。
“大哥,你可真閑……對了,跟著常茂去吳淞江口的錦衣衛,押解著陳東的殘部回京了,因為同行回來的有神機營的人,正好我撞見了,毛驤讓我順路來跟你說一聲。”
陳東的死訊,早就隨捷報傳到了京城。
朱元璋得知神機營首戰告捷,還截斷了陳東的後路,立了大功,當即就給神機營那一百精兵表了軍。
該提拔的提拔,該漲軍餉的漲軍餉,除此以外,這一百精兵每人名下,還積累了一畝的良田,待到參軍期限滿了或是因傷退出軍伍時,就能多領一畝良田。
還沒離開京城的海軍,听到這個消息,都在磨刀霍霍,準備下海去抓倭寇了。
朱標把朱雄英放回去,讓他繼續抓著圍欄練習,自己則對著朱元璋請示。
“父皇,兒臣去趟詔獄,和毛指揮使一起提審那幾個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