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四大案?
朱標記得父皇倒是提過,據英兒所說,郭桓案要是晚幾年發現,不光半個戶部要下獄,甚至半個六部都要掉腦袋。
胡惟庸案更不用提,因為比英兒所知曉的,提前發生了五年,雖然只有五年,但涉及到的武將功勛,少了大半,所以查抄起來,才沒有傷及根本。
否則,這一件案子查下去,能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也是一只巴掌數得過來。
光是這兩樁大案,都唯恐動搖國本了,此時告訴他,還有兩大案?
朱標簡直要氣笑了,心說︰我倒要听听,另外兩大案,是誰牽頭引起來的,雖然沒有苗頭但有隱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藍玉案牽涉了數萬人,大多是軍隊里的。】
朱雄英一句話,把朱標驚得目瞪口呆。
藍玉案?
藍玉?
已經發生的兩樁案子,都是以案犯首腦為名的。
那麼藍玉案,自然也是以藍玉為主犯命名的。
可是,整個大明叫藍玉的沒幾個,在軍隊里能掀起像胡惟庸案、郭桓案牽涉數萬案子的人,也只有他老丈人的妻弟,英兒也要喊一聲舅姥爺的藍玉了!
朱標雖然極度震驚,但想到剛才英兒提及湯和悄悄派兵給李善長蓋房子的事,他還是耐著性子,繼續听下去。
“爹爹!”
誰知,朱雄英停止了思考,呼喚了一聲朱標,並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吃吃!”
“……”
朱標啞然失笑。
他干脆放下筷子,先喂兒子。
朱雄英一邊張著嘴狼吞虎咽,一邊在心里嘀咕。
【藍玉案是爺爺一手造成的,呂氏死了,沒有朱允𡆇寣@隊癜贛Ω貌換嵩俜か 恕! br />
朱雄英說完,十分有節奏地張開嘴巴,卻發現勺子停在了嘴邊上,根本往前湊。
沒辦法,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朱雄英抱著朱標的胳膊,腦袋往前湊了湊,成功吃到一勺雞蛋羹,繼續思考。
【倒是空印案,有說是洪武九年發生的,有說是洪武十五年,還有說洪武二十三年,憑大明朝原來的政治環境,應該是胡惟庸案是首案。】
畢竟沒有胡惟庸案,爺爺沒有廢除中書省丞相制,文官口舌雜亂。
把官權集中管理了以後,六部直達天听,又成立了錦衣衛,才有可能一句話就能自上至下地清理數萬人。
最重要的是,在清理的過程中,不會遇到太大的阻礙。
朱標不知道空印案是什麼案,但他知道,像這樣動輒滅殺數萬人的大案,絕對不會在胡黨沒滅的情況下發生。
皇權也是權力的一種,不會因為它加了個皇字就是真的天命神授,無論這個皇帝是庸碌還是英明,只要王朝沒覆滅,下面的官員多少都會給面子的,但皇帝頒布的命令,能不能通達各個部門衙司,所有的官吏配合辦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廢除中書省丞相制,大小官員全部听從父皇的任命與調遣,自然辦起事來沒有哪個官員敢明目張膽地拉幫結伙。
朱標心中一震︰也就是說,空印案發生較晚,下個案子是藍玉案?
想到藍家與朱家的關系,尤其是與東宮的關系,朱標眼中閃過一抹殺意。
李善長要是再把手伸到軍隊去,父皇一定會將李府當成胡府對待,這回別說蚯蚓挖出來劈兩半,整個李府都得翻地三尺,讓它百年內寸草不生!
【看來李善長準備提前讓空印案在歷史舞台上亮相了!】
“……”
朱標沒想到自己猜錯了。
他此時非常的好奇。
空印案的空印,到底是誰?
听上去,應該是和印信印章有關系。
要不然的話,就是像道衍之類的法號。
【空印案,是地方官吏拿著預批的空白官印賬冊,到官部結算錢糧的案子。】
朱標听到這里,瞳孔微縮。
這這這……這件事他知道!
因為父皇規定,各布政司、以及府縣,每年都要把財政收支、賬目以及稅收錢糧,都要送達戶部統一管理,而戶部與地方賬目要分毫不差,如果出錯,就要打回地方重新填報、重新批復、再重新送達京城,可路途押運過程,實收的錢糧難免有損耗。
江浙一帶離著南京近,對此沒有什麼太大影響,打回重審,查證損耗緣由即可重新填報。
但像雲貴川、兩湖兩廣、晉陝等地,不僅路途遙遠,水路陸路交通都不發達,如果因為核對出現差錯,再打回重審。
一年到頭,負責這些事務的官吏,不是在糾錯,就是在糾錯的路上,所以遠道而來送賬目銀錢的官吏,會提前拿著蓋有相關印章的空白文書,等到戶部結算清楚再蓋章入庫。
相當于程序反過來利用,對前來報賬的官員確實很便利,但也更容易滋生出徇私枉法的事。
【郭桓能夠聯合半個戶部從地方上貪污,也與此舉有關,所以我還是認為,空印案在郭桓案之後,不然空印案在前,老朱早就設防了,還能讓郭桓從地方賬目上,貪污了巨款去?】
朱標對于已死的人,不想發表什麼見解。
他更關注于英兒說的空印案帶來的影響。
地方上蓋印拿空紙來戶部報賬的這種做法,自元朝就有了,而且它存在也實屬另有內情,不解決交通問題,不更改相應制度,是沒辦法徹底解決的。
但眼下,朱標認為還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絕佳時機。
不過!
也正因如此,確實能讓李善長利用這件事,讓父皇震怒,從而導致朝野動蕩。
畢竟父皇最見不得貪官污吏,利用各種手段搜刮民脂民膏,可在朱標看來,想利用套著印章的空白文書去徇私貪污,其實並不容易,擔心蓋了官印的文書流傳出去,也是多余。
因為從地方到戶部使用的是專門的騎縫印,錯頁缺頁用不了,再者從縣到府再到布政司都是層層批報審核,一道程序出錯,都有專人問責。
【空印案在眼下的大明,可能有徇私舞弊的現象發生,但老朱治下這麼清明,加上錦衣衛都要和村醫一起推進到地方去了,監察到位,是不會再發生郭桓案那種情況的。】
父子倆對此是一拍即合。
【怕就怕,這件事一旦被提起來,老朱總不能不查吧,而一旦查起來,有錯的沒錯的都要傷筋動骨被清理一遍,要是趕上查證的時機不對,比如,恰好是發生對外大戰的時候,各路糧草和兵員要運輸,他挑起這件事來徹查,造成作戰時拖延,或者再嚴重一些……】
朱雄英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
朱標的心都被懸了起來。
再嚴重一些,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