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朱棣與常茂兩人四目相對,都看到了對方眼里狡黠之色。
“殿下。”
“常先鋒。”
兩人一邊笑著與對方打招呼,一邊腳下飛快地朝著那個熟悉的黑影逼近。
常福看著這對活寶,又看了一眼草叢里蹲著的人影,撫額暗嘆一聲。
要是你們壞了太子殿下的好事,少不了挨太子妃一頓打。
好在,兩人走了十幾步遠,就被兩個從草叢里竄出來的侍衛給嚇得往後退了幾步。
“娘啊!”
“鬼啊!”
“……”
兩個侍衛你看看我,我望望你。
不明白他們剛才蹲得那麼明顯,就為了讓燕王殿下和鄭國公能夠看到,不再主動前進。
此時跳出來,為什麼兩人一副受到驚嚇的模樣。
難道是光顧著看太子殿下,根本沒有留意到周邊的情況嗎?
兩個侍衛可不管別人害不害怕,反正他們要嚴格遵守太子殿下的交待,伸出長臂,把試圖蒙混過關的常茂,給攔住了。
“鄭國公,燕王殿下,太子殿下有令,神機營務必一切如常,你們就算看到了殿下,也要假裝沒看見,並且不許對外說出信鴿一事。”
“姐夫怎麼還保密上了?”
假裝受到驚嚇,實則想突破防線卻被攔的常茂,知道姐夫這是不想讓神機營,牽涉到黨爭之中,便轉瞬,臉上堆起了刻意討好的笑容。
“兩位侍衛大哥,這信鴿養在哪座山里,還是我告訴毛指揮使的,通融通融,能不能告訴我,這信鴿到底是誰家養的?”
“鄭國公不要心急,要不了多久,你就會知道了。”
常茂面對不放人還賣關子的兩個侍衛,但凡他們不是姐夫的手下,早就撂倒打一頓逼問了。
此時,他也只能用求助的目光,看向朱棣。
“殿下,現在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我大哥的行動力,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一旦到幕前來,說明這件事不用隔夜就有結果。”
朱棣隨手抄起一根棍子,敲打著兩個侍衛剛才蹲守的草叢位置,不滿的嘀咕一聲。
“等吧。”
等不到天亮,就知道答案了。
“咕咕咕!”
頭頂有信鴿振翅掠過,朝著山中飛去。
與朱棣他們所在位置相反,鄰近城區的方向,有一個接一個的黑影,邁著矯健的步伐下山,在深山這處中轉站,接收到信鴿送來的信件後,以最快的速度,轉手將信送到李府。
離開神機營山區的朱標和毛驤,根本沒等這些送信的人,一小隊人馬進了城,直接前往韓國公府附近,最已安排好錦衣衛蹲守的地點。
守株待兔。
在他們等了一刻鐘後,送信的人才姍姍來遲。
“殿下,來了!”
不知路上發生了什麼波折,前來送信的居然有三個人。
劉敏見狀,不無擔憂的問︰“殿下不是讓人,隔一盞茶放飛一只信鴿嗎,他們怎麼還聚在一起了?”
“可能是京營那邊,有人要往城內送消息,守城士兵得知父皇悄悄出城他們沒查出來,擔心再出事受責難,所以盤查的時候嚴格了一些。”
雖說細節決定成敗,但這種突發的小事件,還影響不了大局。
朱標和毛驤這兩個鄰隊的,沒有跟在他們屁股後邊跑,可暗中自有錦衣衛,盯著他們半路有沒有調換信件。
畢竟他們的對手,不是溧陽縣的糊涂官員,而是擅長謀斷的李善長。
這世間,善謀的謀士有很多,但能夠在遇到大事時,有決斷力,並且每次判斷都不會失誤的人,則是鳳毛麟角。
李善長就是後者。
這一次能夠把李善長耍得團團轉,朱標認為,除了李善長沒參透父皇要改革的軍制重點以外,他們還佔了運氣的成份,在頭一天就發現了信鴿轉移的地點,還有所有環節的參與者,都發揮了自己最大的聰明才智,彼此之間十分默契。
否則,任何一環出了問題,今晚的計劃,就不會順利進行。
“殿下,現在動手嗎?”
劉敏看到又有一個送信的,從後門翻牆而過,緊張得搓了搓手心里的熱汗。
朱標與毛驤對視一眼,淡定地搖了搖頭。
“再等等。”
因為溧陽飛來的信鴿有很多只,並且一直都在飛。
朱標並沒有著急沖進去抓人,而是等著李善長收到消息,後續還在繼續往李府送信的時候,再抓個現行。
就算李善長眼疾手快,把之前收到的信件處置了也沒有關系。
證物失蹤,對李善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但對除了李善長以外的李府其他人來說,可就是飛來橫禍了。
而朱標今晚行動的目標也很清楚,不是李善長。
而是要把李善長的手腳羽翼甚至頭發都要拔除干淨!
“殿下,書房那邊點燈了!”
又有兩個往李府送信的人,出現在街道的盡頭。
不久後,終于有送信的人鬼鬼祟祟地離開了李府,一看就知道,是帶了回信走的。
不出意外,應該是李善長,寫給在溧陽縣打理李家莊園的旁支子弟的回信。
朱標深吸一口氣,低喝出聲。
“數十個數,圍府抓人!”
“把路上送信的人,連人帶信全部扣下來!”
“告訴山里蹲守的錦衣衛,扣住剩下的信鴿,在山里那些人撤下來之後,一網打盡!”
收到命令的一個錦衣衛百戶,朝著朱標和毛驤抱拳一拜,腳下生風般跑出韓國公府所在的這條街,策馬向東行。
數完十個數的其他錦衣衛,握緊了手里的繡春刀。
只待朱標一聲令下。
“動手!”
幾乎是話音剛落,三百來個身穿便服,但氣勢猶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的錦衣衛,從夜色中站到了李府燈籠下的燭光里。
“錦衣衛奉命辦案!”
“違抗者殺無赦!”
門房錯愕地望著像鬼魅般冒出來的三百來號人,但也僅僅是驚訝了一瞬間,便把懸著的心落回了實處。
他是誰家的門衛?
韓國公所在的李府,李家的門房。
“這群錦衣衛,應該是在附近別的府上拿人,要是來李府拿人,那大明不得翻了天了?”
話剛說完。
卻見一個身穿明黃色金龍袍的年輕人,用手里的長劍,指著他們李府門匾。
“傳孤的口諭,除了韓國公以外,把李府所有人全部抓起來,如遇阻攔,可以先斬後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