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知縣神情復雜地看著沖進廳堂的衙差,出聲呵斥。
“什麼叫大事不好了,你這麼喊叫,讓錦衣衛的官爺听到了,還以為本官做了見不得光的事呢。”
衙差癟了癟嘴,心里埋怨。
大人你前不久娶的小妾,不就是強搶民女搶來的嗎?
大人你整天做見不得光的事,還怕被人說嗎?
而龐知縣終于等來了要等的人,趕緊穩了穩心神,雙手合十,朝著京城的方向行禮參拜。
多謝韓國公搭救。
否則的話,讓擁有督察官員罪行的錦衣衛,發現他太陽曬屁股了還沒起床,與小妾廝混在一起,頭頂的烏紗帽可就保不住咯。
等下就命人,給韓國公府送大禮去!
“他們來了多少人?”
龐知縣正了正衣冠,便一邊往大門口走,一邊詢問守門的衙差。
“三十人左右,為首的自稱是陸百戶。”
龐知縣眉頭一緊又一松,神態有些飄飄然,腳下的步伐都輕松了幾許。
還得是韓國公!
料事如神吶!
幸虧昨天晚上收到了第二封來信,說錦衣衛可能是沖著官田來的,並且會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讓他提前防範。
他立即通知了當地那些與官田做過交換的人家,做出了調整。
“雖然不知道他們查這個,到底要干什麼,但應該能夠應付過去。”
君心難測,龐知縣又是地方官員,離著皇帝太遠,他可不管皇帝要做什麼。
只要他能保住自己的烏紗帽,繼續在溧陽縣干完這一年,再去京城活動活動,調到京中任京官,借著韓國公的助力,平步青雲就行了。
遐想間,龐知縣已經走過了五進的院子,來到了門前,看到約莫三十人騎在馬上,並未下地,便知道他們這是想打自己一個措手不及。
幸好。
自己早有準備!
“陸百戶大駕光臨,下官有失遠迎,還望陸百戶恕罪。”
龐知縣拱手作了一揖,笑臉相迎。
陸�的百戶是六品官級,龐知縣則是七品。
雖然從官級上來看,百戶更大,又因皇帝直接指揮,能越級抓捕高官,所以官員十分畏懼他們,但論職權範圍,還是掌管一縣事宜的龐知縣更重。
而應天府管轄的縣域,升調京官更加容易,身份還光鮮,像龐知縣這樣的地頭蛇,畢恭畢敬的對著一個百戶行禮的,實在是少見。
伸手不打笑人臉,雖說這笑臉多少帶著刻意,陸�還是坐直了身體,朝著龐知縣抱拳行禮,也沒擺什麼官架子,打什麼官腔,開門見山地把他前來的目的說了出來。
“陛下要徹查溧陽縣所有官田,是否與兵部和戶部登記的有所出入,事關緊急,還請龐知縣隨我走一遭,視察完全縣官田,我們還要即刻回京復命。”
原以為龐知縣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會遲疑片刻,或是要求看聖諭官文。
不料,偏門立即有幾個衙差,牽著幾匹高頭大馬走了前來。
“陸百戶,你來得可真巧,下官正好要去田間地頭,看一看這一季田里的灌溉如何,馬都已經備好了,這就走吧。”
對方如此迅速的反應,讓陸�驚訝不已。
這麼巧?
還有。
這麼大的事,都不看一下官文的嗎?
“陸百戶,還有什麼要吩咐的嗎?”
龐知縣十分配合,甚至反向催促了起來。
別看他表面上對這群錦衣衛客客氣氣,實際上心里覺得十分的晦氣。
巴不得趕緊把這些人送走,然後繼續當他以前的土皇帝,該干什麼干什麼。
要是整日天剛亮就起床點卯,給那些賤民調停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還要挨著蚊子咬,去下鄉調查灌溉情況,掏銀子疏通水渠什麼的,一天到晚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貓少,活得比牛累。
他還當什麼官。
早撂挑子不干了。
陸�是什麼人,那可是依靠實打實的功勞,從錦衣衛小兵,接連升遷,才當上了正六品的百戶,不論是猜度人心還是城府機智,都是超出常人的,否則,也不會被太子委以此次的重任。
他一眼便看出來,龐知縣只是表面對自己恭敬有余,實際上,是想借此手段迷惑自己。
那麼,不檢查官文,還早就備好了馬匹,那就不是巧合,而是早有準備。
在京郊追蹤自己的那伙人,莫非與龐知縣有關聯?
這怎麼可能?
“龐知縣,其實我們昨夜已經抵達了城外,為免驚擾城中百姓,又因無處落腳,就在城外的官田附近徘徊了半夜。”
這件事龐知縣早就知道了,但此時還是裝作大吃一驚的模樣。
“陸百戶居然昨夜就已抵達,竟在城外轉了半夜,有失遠迎,是下官的過錯。”
“你又不知道我們會何時到來,又何錯之有呢?”
盡管龐知縣聞言只是遲疑了一瞬。
但陸�還是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心中一凜。
區區一個知縣,竟真與那伙人有關聯,還趕在他們前頭,通風報信了?
那麼,昨夜他們看到的一切,一定是有人想讓他們看到的!
“龐知縣,你臉色怎麼不太好,我剛才說的只是一個玩笑話而已,你怎麼可能知道我們何時來呢。”
“是是……”
龐知縣如釋重負地松了口氣,連忙話鋒一轉。
“不知陸百戶昨晚看的是那片田,今日還要再去看一看嗎?”
“不必了。”
陸�知道,既然龐知縣敢這麼問,必定是做好了萬全之策。
他現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暗中調查的那兩支隊伍身上。
“龐知縣,我們趕了很久的路,又累又餓,不知哪塊官田附近,有客棧酒樓,既能臨時休息,又不耽誤辦差。”
原本龐知縣還覺得,陛下親自指揮的錦衣衛,查抄了那麼多貪官污吏,個個都是清廉的能人。
沒想到來到了溧陽縣,也要先顧自己吃喝再顧公干。
錦衣衛,也不過如此。
“陸百戶要是不嫌棄的話,下官有處小莊園,附近有五千畝的官田,那里可以落腳休息,如果陸百戶累了,不願意親自去田間打探,下官可以讓種植官田的佃戶和附近的百姓,前來莊園向陸百戶匯報那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