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不是沒有听到周圍將領們的議論造勢。
見他們說完,還有許多士兵,都露出同仇敵愾的表情,直接把他給看笑了。
“人雲亦雲,真以為這些帶頭提意見的,是為他們好嗎?”
官宦人家、功勛之後,卸甲後不想歸田,還能進朝當個武散官,承襲爵位,靠著朝廷發放的俸祿還有封賞的食邑,以及這幾年聚斂的財富,過上優渥的日子。
甚至他們還能棄武從文,去參加科舉或恩科考試。
普通學子要考到殿試,才能得到當官的機會,他們考中舉人就能通過以往的人脈,被人舉薦入官。
說直白一些,某些將領強烈反對陛下更改軍戶制,原因就是他們知道沒有能力在朝堂立足,不可能棄武從文,卻又沒有實力去外征戰立下戰功,這才想著周身的一切,特別是爵位和地位,能夠一成不變的傳承下去。
像徐達這樣,靠著能力立足,並對家庭教育十分看重,教養出來的子女非常出色的人家,對于陛下想改軍戶制,最大的擔心,就是改制之初,兵員不足的問題,根本不擔心自己未來,無法在戰場上立足。
可是!
普通軍戶反對陛下改制成功,不還是普通軍戶?
要打仗時必須征兵上戰場,立了軍功,繼續被那些官宦人家、功勛子弟截胡佔大頭。
“陛下頂著巨大的壓力,想給每個將士公平立功升官的機會,有些人他就是看不明白自己的立場。”
算了算了。
這些蠢人就算留在軍營里,只怕這輩子也只是混日子的小兵而已。
徐達懶得跟他們置氣,靜候陛下佳音。
他可不相信,那些把自己在軍中地位看得比保家衛國還重要的將領,真有決心,當場卸甲來表明他們的態度。
不過是喊得起勁,慫恿那些信了他們鬼話的士兵,去對抗陛下的改革而已。
失敗了,他們沒有出頭,罪不關己。
成功了,他們依舊保持著原來的身份和地位。
無論什麼結果,他們都不吃虧,唯有那些有能力奪取軍功的普通士兵,冒著最大的風險,干著最蠢的事,還自己把刀揮向自己,割斷自己向上攀爬的繩索。
“砰砰砰!”
九十軍棍結束。
李校尉已經變成了一個血人。
“抬下去,讓軍醫瞧瞧,如果軍醫治不好,就抬回城去,讓他家人照顧,只要本將軍在京營一日,他就不必再回來了!”
徐達冷聲說完,又將剩余兩人打完。
不等那些圍觀將領說話,他便將手里染血的棍子,扔進他們的人群之中。
“ 啷!”
“誰要是再在本將軍面前妄議朝政,自領十軍棍!”
徐達手指著那些圍聚上來湊熱鬧的士兵。
“練兵時間不好好訓練,跑來觀看本將軍行刑,你們以為你們是各營將領嗎?”
面對著徐達的質問,士兵們朝著叫他們前來的上官看去。
然而,他們的上官為了避免挨打紅眼的徐達十軍棍,受傷又丟人,竟直接一言不發。
一瞬間,不少士兵便感覺到了他們與這些將領之間的差距,更有頭腦恢復清醒的,已經意識到。
自己被人利用了。
“徐將軍,我們……”
“今日任務,加練一倍!”
徐達暴喝一聲,打斷了那些士兵的解釋。
解釋有什麼用呢?
說是被人忽悠來的,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回頭再讓人被說成是誣告,可不是十軍棍能解決的事。
徐達看著眾多士兵無奈地跑去訓練區,開始加練,又看著幸災樂禍的那些二世祖們,忽然明白了陛下對未來的擔憂,不是思慮過重,而是隱患確實已經顯現出來了。
“希望陛下能夠想到好的方法,及時處理這一切吧。”
哪怕是徐達,也想不到好的手段,能夠讓那些被私利裹挾的士兵,頭腦清醒下來,好好思考一下利弊。
誰叫普通軍戶人家,讀書識字十分的困難,秀才遇到兵,有理你都說不清。
“徐將軍,你打也打了,罰也罰了,今日上朝有沒有在陛下面前,替咱們京營爭取一些好處,讓咱們的將士們,也能像神機營那樣,吃香的喝辣的,還有雙倍軍餉當獎賞?”
徐達面對著人心不足蛇吞象,還想扒他一層皮的手下將領,面無表情地扯了扯嘴角。
“眼紅神機營的待遇,本將軍可以去和燕王殿下商量,送他去神機營,只要各位願意每日灰頭土臉冒著炮火弄得頭破血流,或者天天在水里泡著克服暈船的情況,下海遇到倭寇時沖在最前面,一切都好說。”
詢問徐達的那個將領頓時面色一變,連忙往人群里退了一步。
用行動來表示,他只想撈好處,沒想擔責任。
徐達氣得在心里直罵娘,還是全憑理智,讓他沒有撿起扔到地上的血棍,再跟這群手下將領比劃幾招。
“散了吧!”
徐達有氣無力地揮了揮手。
就在這時,一隊快馬疾馳而來,為首的正是雲奇。
“徐將軍,陛下口諭,請你進宮議事!”
雲奇翻身下馬,先看了一眼地上的血跡,又看向還在曬著等軍醫的兩個年輕人。
這也不像打了八十軍棍的樣子。
徐達見狀,連忙解釋,這兩個人並不是李校尉,李校尉已經打完被抬下去了。
解釋完,徐達話鋒一轉,低聲詢問雲奇。
“陛下讓我進宮議事?我不是才從宮里出來嗎,陛下又找我議什麼事?”
總不可能是,他出個城、進個營、打個人的工夫,陛下就把事情解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