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緊跟著,牛諒便舔臉一笑。
“既然韓國公身體無恙,還能撐得住,那往後禮部這邊的事,就有勞韓國公幫襯了。”
“什麼?”
“陛下說,此時正值朝堂新制推廣期間,人手不足,禮部與太常寺離得近,且韓國公老成持重,經驗豐富,能夠肩挑起一部一卿的職責。”
牛諒臉上是笑的,但眼里卻有一絲憎惡。
“听說朝野上下,除了督察院沒有向陛下要人以外,只有太常寺有余力應對,陛下這樣安排,不正好給了韓國公大展身手的機會。”
在牛諒看來,李善長是故意想踩著自己當墊腳石,在陛下和百官面前出風頭,不然陛下才不會下達這樣的旨意。
才剛當上太常寺卿的李善長,為了表明自己剛正不阿,撤職名單比原太常寺卿寫得還要長。
哪怕如今不年不節的,太常寺沒有什麼事做,可日常繁瑣的工作也不少,現在就屬于一個人頂三個人用了。
“韓國公不愧是擁有治國大能,想必這些小事,難不倒你,這太常寺廟小委屈你了,可這朝堂之上,又沒有百官之首的位置,禮部,倒是一個不錯的去處。”
李善長抬起頭,用渾濁的雙眼,目光幽幽地盯著對他冷嘲熱諷的牛諒。
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
陛下也真是好手段!
讓王時中把太常寺卿的位置讓給他,是想著太常寺內發生任何錯處,都往他身上算。
如今他把太常寺打理得井井有條,反倒趁機把禮部塞給了他,還讓牛諒懷恨在心,誤會他想爭奪禮部尚書一職。
李善長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面對牛諒這種在沒廢丞相制以前,還專門跑來李府吊唁,表現出交好的姿態,廢了丞相制以後,就前倨後恭,想與他劃清界限的牆頭草,他做出了一個不讓自己受委屈的決定。
趁這個機會拿下禮部,也未嘗不可!
陛下不顧念舊情,把淮西功勛子弟送進了詔獄和刑獄,看來以往抱團的手段用不上了,那就到了突顯自己真正能力的時刻了。
“我雖然年紀大了,但做起事來,確實比牛尚書你們要經驗老道,往後禮部有忙不過來的,交給我來做。”
“好好好!不愧是韓國公!不愧是我大明的蕭何先生吶!”
牛諒還想著李善長能夠知難而退,上封奏本,以年老事多為由,把陛下的這個任命給推了呢。
此時兩人鬧掰了,牛諒回到禮部衙署,當即便寫了一封奏本,彈劾李善長。
理由也是現成的。
“韓國公來太常寺當差,竟隨身帶著五名幕僚,還望陛下明察!”
什麼大明的蕭何,李善長除了腦子聰明,做事可沒有那麼勤快,全靠著手底下搜羅了不少能人,幫著他干活,才打理好了太常寺。
如今把手伸進禮部來,牛諒恨不得現在就把太常寺的台階都給拆了。
等李善長走路時,一步下去劈個大叉閃著腰,回家躺它一年半載才好呢。
“虧得我以前還拿他當好人,還在陛下面前舉薦他當丞相,沒想到他當不成丞相,反倒來肖想我的禮部尚書一位,真是可恨!”
朱諒為了防止李善長在陛下面前再陰他一把,遞上去的奏本像石沉大海一樣,沒有回音。
他便私下命令各級官吏,如果真有事情短缺人手,直接送到太常寺韓國公的桌案前。
但是!
如果韓國公要他們幫著一起籌辦的話,直接說沒空。
“現在禮部還是我說了算,韓國公你想霸佔這里,就算陛下答應,你也要先過我這一關!”
哪怕陛下這些年,換了六部的不少尚書,但在換人之前,都得給一個罪狀。
牛諒雖然左右逢源卻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過錯,他倒要看看,李善長要怎麼搶奪這個禮部尚書之位!
一牆之隔的太常寺衙署內。
盡管李善長沒受牛諒的窩囊氣,但是想到自己謀劃再次失策,他還是憋了一股無名火。
“陛下身邊到底請了什麼新的謀士,查清楚了嗎?”
之前他一直以為對手是劉基。
可劉基最近也被繁瑣的事務壓得抬不起頭,除了偶爾進宮,坐坐就回,回來案頭的文書堆得更多以外,實難看出這個老對手,有什麼異樣。
再者,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劉基做事是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謀而後動的,而不是像陛下這樣想起一出是一出,但回回都能亂拳打死老師傅,取得奇效。
一次是巧合,兩次可不是。
宮里,到底有誰在幫著陛下出主意?
殿閣七學士?
馬皇後?
太子?
“要是那個郭府的婢女沒死就好了。”
李善長低嘆一聲。
自從夏荷死後,被太子割了腦袋吊在宮門上,如今想買通宮人,都難如登天。
知己不知彼,這仗就難打了。
“眼下也只能穩住眼前的局面,慢慢地推動局勢,你們五人跟著我多年,也有功名在身,這次好好干,只要陛下決議新增官員名額,我一定盡力為你們爭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善長看著五個面容興奮起來的幕僚,勾起了他們心里的欲望後,又適時地推了他們一把。
“前提是,我得先有拿得出手的功績,你們明白了嗎?”
“大人你放心吧,我們一定好好干,助你拿下禮部尚書之位!”
一個二十出頭,五人里面最年輕能干也最聰明的青年,一時激動說穿了李善長的打算。
李善長笑眯眯地點頭示意,以作鼓勵。
但另外四個年長的幕僚,則用同情的目光看著這個年輕人。
不出意外的話。
明天他們就要換一個新的同僚了。
韓國公的心思你猜就猜吧,還敢當眾說出來。
年少不知嘴嚴好,明年墳頭長滿草。
……
華蓋殿。
朱元璋召來了徐鐸,把他想到的防止郭桓式做假賬的手法說完。
整個華蓋殿都安靜了片刻。
誰也沒想到陛下竟用這麼簡單的手法,解決了這麼困難的問題。
還是徐鐸忍不住率先贊嘆出聲。
“陛下英明!此舉確實能夠避免,有人再效仿郭桓,偷偷更改賬目上的數額了。”
“哈哈,咱也是去了趟東宮,從標兒的那匹獅子驄身上得來的靈感。”
朱標心中一動。
父皇難道又是從英兒那里得來的靈感?
這麼具體的法子,可不能是指著金鐲子說銀子,就能猜得出來英兒是何心思了。
喜歡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