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如懷安所想,她想要登上那個位置,殿下後院不可能只有一兩人。
沒有懷安,也會有其他人。
而懷安進入殿下後院,對自己其實更有利。
以兩人多年交情,起碼不用擔心他害自己,兩人還是天然的同盟。
甦逸強忍著心痛,笑著舉杯,“恭喜懷安,也恭喜殿下得此良人。”
秦懷安感激地看了眼甦逸,甦逸也回了個安心的眼神。
薇薇突然看向甦逸,想到這次他也幫了不小忙,開口問道︰“甦逸呢?你有什麼想要的嗎?”
甦逸很想說,我什麼都不要,只想陪在你身邊。
可他不能,懷安已經提過一次,自己若是再提,難免會遭了殿下厭惡。
畢竟,皇女殿下還未封王,只有兩個側君位,這樣重要的位置,用來結交大臣才能利益最大化。
許出一個,已經是殿下的誠意了,若自己再上趕著,無論是否許出另一側君位,都會影響殿下對自己的印象。
“草民無所求,做這些皆是發自內心。”
“甦逸,你呀,不像個商人,太善!罷了,我這次回去,以這次功績,加上完顏家運作,至少會被封為郡王,以後珍寶閣有麻煩,只要我能解決,盡管找我。”
沒想到,殿下竟然主動提出幫忙,甦逸感激的看著薇薇,“多謝殿下!”
看著甦逸盈滿水光的眸子,薇薇第一次發現,甦逸……長得也很美。
第二日,薇薇叫來知州孫起,囑咐他招工修建堤壩。
“殿下,這報酬方面……”
“每日管兩餐,工錢一日兩錢,每日工作四個時辰。”
听著殿下的話,孫起遲疑的開口,“殿下,這……茂名平日做工的報酬都在510錢,這一日2錢是否太低。”
“不,這個價錢剛剛好,這樣才能保證,這工作會落到那些吃不起飯的人頭上。”
薇薇堅持自己的意見,也許,百姓會罵自己摳門,可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證茂名災民活下來。
孫起不由想到了那次米粥里摻麩糠和石子的事,當時,自己好像還罵皇女來著。
可仔細回想,第二次領粥的人確實比第一次少很多,可留下的那些人,一點都不嫌棄加料粥,反而狼吞虎咽,那都是真正需要的人。
孫起躬身拜下,“殿下英明!”
招了一批工人,堤壩修建正式動工,為了保證不偷工減料,薇薇每日去工地巡查,親自觀看詢問,還不時和做工百姓詢問,以此震懾那些想要做手腳的宵小。
同時,薇薇神識全程覆蓋,一旦發現有偷工減料的跡象,直接殺雞儆猴。如此一兩次後,她們都知道殿下長了八只眼,再不敢做小動作。
同時,薇薇招來僧侶、鄉紳,鼓勵他們以趁著大災,以低工價招民工重建寺廟、房舍等。
以民間之力,為整個茂名的災民提供了低廉管飽的工作,吃飽了飯,有了工作,哪怕工價低廉,可災民們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能活著,誰又想做那些殺頭之事,整個茂名的動亂危機徹底解除。
五皇女在茂名以低廉工價招民工大興土木的事傳到京城,次日早朝,一眾大臣再次彈劾五皇女。
在他們看來,大興土木太過荒唐。
“皇上,哪怕米價下落,可真正買得起米的又有多少,眼下民眾正因無米下鍋,五皇女要做的應該是盡快籌糧賑濟,怎麼能將朝廷下發的賑災款大搞建設。”
“是啊,皇上,搞建設就算了,還將工價壓那麼低,這不是讓百姓沒有活路嗎?”
“皇上,求您召回五皇女,重新派官員去賑災,五皇女簡直是胡鬧!”
……
皇上看了眼下面跪了一地的大臣,想到小五快馬加鞭送來的奏折,以工代賑已經有了成效,這樣好的計策,是自己在任時出現的,這可都是自己的功績。
“好了,我意已決,小五做的事我早已知曉,諸位且等著吧!”
皇帝強力鎮壓了朝堂的諸多不滿。
沒幾日,茂名的具體情況傳入京城,那些大臣起初還不相信,直接派了心腹去茂名打听,得知茂名已經徹底恢復至大災前。
就連百姓那些被沖塌的房舍也都重新建成。
那些大臣再次改口,稱五皇女聰慧過人,以工代賑實乃神來之筆。
朝堂之上,又響起一片對五皇女的贊譽之聲。
“五皇女此舉,既解了災民生計之困,又恢復了地方建設,實乃大功一件!”
“是啊是啊,我等佩服!”
“也多虧了皇上堅持,皇上才是那個伯樂,皇上聖明!”
“皇上聖明!”
听著下方大臣的恭維聲,皇上忍不住志得意滿的笑了起來。
笑著笑著,皇上忍不住咳嗽了兩聲。
“陛下日理萬機,可也要保住龍體啊!”
“是啊,陛下,您龍體安康,才能帶領我等開創太平盛世。”
……
“好了,朕沒事!”
嘴上這樣說,可皇上內心卻有些慌張,自己這一段時間,對著那些年輕貌美的男兒,經常感到力不從心,晚上也開始失眠多夢,就連騎射功夫也大不如前了。
難道真的是老了?
不,不可能的,一定是這幾日太過憂慮導致,等茂名事了,休養幾日,應該就沒事了。
皇帝內心不斷安慰自己。
以工代賑卓有成效後,薇薇開始第三策,以官府伸頭,組織龍舟大賽,並以第一名一百兩銀子、第二名50兩銀子,第三名一石米為彩頭,鼓勵廣大百姓參與其中。
在災年鼓動受災百姓“過節”,無疑是大眾常理的顛覆。
可是,不得不說,這一策一出,百姓連日低落的情緒直接被調動,而龍舟比賽帶來的人流聚集,直接吸引大量商販與攤販進入城中。
此時的茂名,無論是湖邊,還是運河沿岸,人聲鼎沸,彩旗招展,即使貨品粗陋,飯菜簡單,但價格也相對低廉,百姓們買得起,城內氣氛熱鬧極了。
遠近的居民因為這邊的熱鬧景象,紛紛帶著家小來趕集,你買我賣,討價還價,為整個受災城市注入活力。
一聲銅鑼敲響,各位參賽選手紛紛滑動船槳,河邊響起了加油聲、喝彩聲,百姓那尚顯枯黃的臉上也泛起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