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十七分,第一批整改通知單送出去後,丁義珍才回到辦公室。
他脫了外套往椅背上一搭,茶杯底還留著半圈冷茶漬。王大陸跟進來,手里捏著幾張紙“三個工地的問題清單,都按你要求標紅了。質檢站說,最遲明天中午出復檢報告。”
“讓他們快點。”丁義珍靠在椅子里,閉眼揉了揉眉心,“地基不牢,廠子蓋得再漂亮也是擺設。但現在,咱們得想下一步了。”
王大陸一愣“下一步?”
“廠子能建好,人也能培訓出來。”丁義珍睜開眼,“可東西做出來了,賣不出去,等于白干。”
王大陸坐下來,皺眉“銷售渠道這塊,咱們確實沒動。”
“不是沒動,是壓根沒路。”丁義珍直起身,“本地沒有大型集散市場,商販都是零星收貨,價格壓得死低。咱們的企業剛起步,沒品牌、沒渠道、沒人脈,單打獨斗,進不了大超市的門。”
王大陸苦笑“說得輕巧,人家采購看資質、看發票、看檢測報告,還得簽對賭協議。咱們這些鄉鎮廠子,連公章都是新刻的。”
“那就不能讓他們單打獨斗。”丁義珍抓起筆,在本子上劃拉兩下,“咱們得把散兵游勇,變成正規軍。”
王大陸湊過去看,紙上寫著三行字統一品牌,統一質檢,統一報價。
“你是說……政府牽頭,統一分銷?”
“對。”丁義珍點頭,“咱們管得了質量,管得了進度,為什麼管不了銷路?縣政府出面,當這個‘中間人’。企業只管生產,我們負責打通外面的路。”
王大陸沉吟片刻“想法是好,可怎麼落地?總不能咱們自己拉個三輪車,滿省城吆喝吧?”
“先去學。”丁義珍合上本子,“龍川縣那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運營十年了,輻射半個省。咱們去一趟,看看人家是怎麼把小農戶和大商超連起來的。”
王大陸笑了“行,反正整改期間工地停工,咱倆也閑著。”
“不是閑著。”丁義珍站起身,“是換條戰線。”
第二天一早,兩人換了便裝,開著一輛不起眼的銀色轎車出了縣。
路上,王大陸一邊啃燒餅一邊嘀咕“你說龍川市場肯讓我們看真東西嗎?這種地方,水深得很,誰會輕易往外倒經驗?”
“他們不傻。”丁義珍手搭在方向盤上,“咱們要是競爭對手,人家肯定閉門不見。可咱們是來‘取經’的,而且——”他頓了頓,“咱們剛把自家工地全停了整改,這事在系統里早傳開了。人家知道,咱們是真想干點事的。”
王大陸點點頭“也是,鐵腕整改,反倒成了信用背書。”
到了龍川市場,果然一開始被攔在門外。保安說領導開會,不接待參觀。
丁義珍沒爭辯,掏出電話打給省商務廳一個老熟人,三句話說明來意,再讓對方給市場管理處打了個招呼。
五分鐘後,一個穿夾克的中年男人迎出來,臉上帶著職業性的笑“丁書記?久仰。听說您在金山縣抓質量,動真格的。”
“都是本分。”丁義珍握手,“今天來,就是想看看你們是怎麼把‘土貨’變成‘商品’的。”
對方笑了“走,我帶你們轉轉。”
兩人跟著進了市場。
一排排攤位整齊排列,蔬菜、干貨、肉禽分區明確。每個攤位前都掛著統一標識牌,寫著“產地直供•品質溯源”。
丁義珍一路走,一路記。
他發現,這里大部分商戶並不自己進貨,而是從市場統一的“集采中心”拿貨。中心負責對接周邊縣鄉生產基地,統一檢驗、統一包裝、統一配送。
“我們不賺差價。”夾克男說,“我們賺服務費。農戶省心,商販省力,超市也省事。”
“那品牌呢?”丁義珍問,“這麼多產地,怎麼保證口碑?”
“兩個字區域品牌。”對方一指牆上大屏,“‘龍川鮮選’,全縣統一注冊。誰家出問題,全縣下架。反過來,誰家做得好,全縣推廣。”
王大陸眼楮亮了“這不就是咱們能抄的作業?”
中午吃飯時,夾克男私下說“其實最難的不是模式,是信任。農戶怕你壓價,商販怕你偏心,政府怕擔責。我們搞了三年,才把這套跑順。”
丁義珍點頭“所以得有人牽頭,還得有公信力。”
“對。”對方笑,“你們丁書記親自來,這事就有戲。”
回程車上,王大陸翻著筆記,越看越興奮“統一品牌、集中配送、政府背書……咱們完全可以照著做。”
“不是照著做。”丁義珍看著窗外飛逝的田野,“是升級做。咱們有兩點他們沒有——第一,全縣企業都經過嚴格質檢,數據齊全;第二,咱們可以直接對接省城商超。”
“你是說……跳過批發市場,直供終端?”
“對。”丁義珍扭頭,“咱們不走‘集采分銷’,走‘政企聯銷’。縣政府出函,擔保品質、擔保供貨、擔保售後。商超要的資質,咱們一條條補;他們要的保障,咱們一條條寫進承諾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王大陸吸了口氣“這步子不小啊。”
“小步子邁不出山溝。”丁義珍冷笑,“咱們建廠的時候,有人說‘農民搞工業是瞎胡鬧’;培訓工人的時候,有人說‘三個月變技工是做夢’;現在要賣貨了,肯定還有人說‘鄉鎮產品進不了超市’。那就讓他們看看,什麼叫‘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三天後,丁義珍主持召開“金山縣鄉鎮企業產銷對接會”。
二十多家企業負責人坐在會議室里,臉上寫滿疑慮。
丁義珍沒廢話,直接放ppt。
屏幕上打出“金山優品”四個字,下面是統一設計的包裝圖樣藍底白字,印著山水輪廓和“縣政府監制”字樣。
“從今天起,咱們的產品,不再叫‘柳樹五金’‘大河紅薯粉’,統一叫‘金山優品’。”
底下嗡地一聲。
“那我廠子名字不要了?”柳樹鎮五金廠老板站起來,“我辛辛苦苦打的招牌,就這麼沒了?”
“不是沒了。”丁義珍看著他,“是升級了。你廠子還在,生產還在,但對外,你是‘金山優品’授權生產企業。消費者認的是品牌,不是你廠門口那塊破牌子。”
“那定價呢?誰說了算?”
“統一報價。”丁義珍說,“但利潤按產量分成。你產得多,分得多。而且——”他頓了頓,“縣政府牽頭對接渠道,你們只管生產,不用再求爺爺告奶奶找銷路。”
有人冷笑“說得好听,超市肯要我們的貨?”
“肯不肯,得試了才知道。”丁義珍打開文件夾,“我已經聯系了省城三大連鎖商超的區域采購中心,後天見面。”
全場安靜。
“我去談。”丁義珍掃視一圈,“拿不下代銷意向,我這個書記就別干了。”
兩天後,省城。
丁義珍帶著柳樹鎮和大河鄉的負責人,走進一家連鎖超市的采購辦公室。
采購經理翻著他們帶來的材料,眉頭越皺越緊“你們這些廠子,成立不到半年,沒銷售記錄,沒品牌知名度,連基本的i認證都沒全。”
“但我們有這個。”丁義珍遞上一份文件。
經理打開,是縣政府出具的《產銷保障函》,蓋著紅章承諾統一質檢、集中配送、先行賠付。
“質量問題,我們兜底;斷貨問題,我們協調;售後問題,我們先行賠償。”丁義珍說,“你們只管賣,剩下的,我們來扛。”
經理抬頭“你們真敢寫‘先行賠付’?”
“白紙黑字,公章為證。”
經理沉默片刻,又翻了翻他們帶來的產品檢測報告——每一項數據都完整,且遠超國標。
他合上文件,笑了“丁書記,說實話,我見過太多‘畫大餅’的。但你們不一樣。”
“哪不一樣?”
“你們不是來求機會的。”經理說,“你們是來談合作的。”
“那您答不答應?”
“樣品審核通過後,我可以安排三個門店試銷。”經理伸出手,“先小批量走貨,看看市場反應。”
丁義珍握住他的手“夠了。路,總算踩出第一腳。”
晚上八點,丁義珍回到辦公室。
他把三份初步意向書放進抽屜,鎖好。
王大陸推門進來“怎麼樣?”
“成了。”丁義珍靠在椅子里,臉上沒什麼激動,只有一絲疲憊里的踏實。
“下一步呢?”
丁義珍看了他一眼,嘴角微揚“路算踩出來了,下一步,得讓車跑起來。”
喜歡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