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

第145章 人才引進再發力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大廈的老魯 本章︰第145章 人才引進再發力

    打火機的火苗晃了晃,丁義珍把煙點上,深深吸了一口。

    風從縣委樓頂吹過來,帶著工地那邊傳來的打樁聲,一下一下,像是在數著日子。

    他沒再看手機,把那條剛收到的長虹追加訂單的消息鎖進屏幕,轉身下了樓。

    第二天一早,宣傳部的辦公室門口排起了隊。各鄉鎮宣傳干事、縣直單位通訊員,手里都拿著u盤或筆記本,等著領一份新剪輯的短片——《我們為什麼建廠》。

    片子不長,十分鐘,從通氣會現場到工人喊“干”的畫面,配上字幕和背景音樂,硬是剪出了點熱血味兒。

    丁義珍站在會議室門口,看著孫連城挨個發拷貝,順口說︰“今晚全縣電視台輪播,明天開始進村放映。別光放給老百姓看,也放給咱們自己人看。”

    孫連城點頭︰“明白,思想得再緊一緊。”

    “不是緊,是撥。”丁義珍擺擺手,“鍵盤能造風,但打樁機能打地基。現在風停了,地基還得往上砌。今天下午,開個會,談科技園的事。”

    王大陸正好走過來,听見了︰“現在就上科技園?vcd廠才剛穩住。”

    “正因為它剛穩住,才要馬上動。”丁義珍拍了拍他肩膀,“咱們吃這碗飯,不能光想著救火。火滅了,得種樹。vcd廠解決就業,科技園解決未來。你想想,十年後金山靠啥?靠幾個流水線?還是靠自己的技術根子?”

    王大陸沒吭聲,但眼神松了。

    下午的會開得干脆。組織部、教育局、住建局、財政局,能來的全來了。

    丁義珍沒講大道理,開門見山︰“咱們現在有兩條路。一條是等別人施舍項目,一條是自己養出能搞項目的人。我選第二條。科技園不光是塊地,是個‘人’字頭的園子。沒人,就是個空殼。”

    財政局那位皺眉︰“丁書記,不是我不支持,您也知道,縣里賬上能動的真不多。人才引進,待遇、住房、子女上學,哪樣不是錢堆出來的?北上廣深搶人都拼紅了眼,咱們拿啥拼?”

    丁義珍笑了笑︰“拿啥拼?拿真心拼,拿未來拼。咱們拼不過高薪,但能拼保障。我提個思路——安居+激勵,雙輪走。”

    他轉身在白板上寫︰

    1. 改造教師公寓,優先裝修30套,配獨立書房、專線網絡,拎包入住。

    2. 醫療走綠色通道,協和遠程會診,家屬優先安排體檢。

    3. 子女教育,對接北平重點小學,搞個‘飛地班’,學籍掛那邊,老師定期來金山授課。

    4. 科研啟動金,50萬以內,縣委書記特批,當天到賬。

    屋里一下靜了。

    教育局的人先開口︰“北平的學籍……這能行嗎?人家肯嗎?”

    “肯不肯,得看人願不願意來。”丁義珍說,“我老婆她爸在北平有點人頭熟,我讓她去問問。真不行,咱們就自己建個高標準小學,請名師,待遇翻倍。金山的孩子也該有好老師。”

    住建局的趕緊記︰“那公寓改造,我明天就帶人去看。”

    丁義珍點頭︰“越快越好。人還沒來,家得先安上。”

    會開到一半,他掏出手機,給高育良撥了過去。

    電話響了兩聲就接了。

    “老師,打擾您了。”丁義珍語氣平穩,“我這邊剛剪了個片子,想請您看看。”

    高育良在那頭笑︰“又是你們金山的事?”

    “是。《我們為什麼建廠》,還有vcd廠最新訂單的函件,我發您郵箱了。咱們搞科技園,想跟工學院搭個橋,搞個聯合招聘通道。您看,能不能請您出面,牽頭開個協調會?”

    高育良沉默幾秒︰“工學院那邊,怕是覺得你們太小,留不住人。”

    “留不留得住,得先讓人來。”丁義珍說,“我有個方案——雙聘制。人在學校有編制,來我們這兒當產業研究員,拿地方補貼,參與項目分紅。不搶編制,只借腦子。先從政府系試點,您看行不?”

    電話那頭笑了︰“你還真敢想。雙聘?地方給錢,學校給名,企業給活——這三角,你倒是畫圓了。”

    “圓不圓,得您來定。”丁義珍說,“金山不是要搶人才,是想給人才找個能落地的坑。坑淺了,栽不活樹。您要是不點頭,這坑,咱就挖不深。”

    高育良沉吟片刻︰“明天上午,工學院會議室,你來一趟。我叫上幾個系主任,當面談。”

    “好,我準時到。”

    掛了電話,王大陸在旁邊听得直眨眼︰“雙聘制?這招狠啊,既不踫編制紅線,又能把人弄來干活。”

    “不是弄來,是請來。”丁義珍糾正,“人家是教授,不是臨時工。咱們得有請客吃飯的誠意,不能光畫餅。”

    第二天一早,丁義珍就驅車去了漢東大學。

    工學院會議室里,幾位教授坐了一圈,臉色都不太熱乎。有人直接問︰“丁書記,你們金山的配套,說實話,跟一線城市比差太遠。人來了,待兩年,家屬不適應,孩子上學難,最後還不是跑?”

    丁義珍不急,打開筆記本,連上投影。

    第一張圖︰教師公寓改造方案,戶型圖、網絡配置、生活配套,清清楚楚。

    第二張︰協和醫院遠程會診流程圖,注明“每月兩次專家坐診”。

    第三張︰北平某重點小學與金山教育局的合作框架協議草本,注明“學籍互通,師資共享”。

    最後,他放上一張表︰科研啟動基金審批流程——申請人提交方案,縣委書記簽字,財政局當天撥款,全程不超過24小時。

    “我知道,咱們比不了大城市。”他合上電腦,“但咱們快。在別的地方,申請五十萬,得走三個月流程。在金山,你今天提方案,明天就能買設備。這不是畫餅,是鏟子。你要挖坑,我給你工具。”

    一位老教授點點頭︰“你們這‘鏟子’,倒是挺快。”

    “人來了,我們不光給鏟子,還給地。”丁義珍說,“科技園劃出二十畝,專門做‘教授試驗田’。誰有技術,誰來當項目負責人,股權、分紅,按貢獻算。不看級別,只看成果。”

    會議室里開始有人交頭接耳。

    高育良坐在主位,終于開口︰“小丁這個方案,我覺得可以試。雙聘制,學校保留編制,地方給待遇,項目歸團隊。咱們工學院,先推五個青年學者去掛職,看看效果。”

    丁義珍立刻起身︰“謝謝老師,謝謝各位教授。我回去就讓組織部對接,一周內簽框架協議。”

    從會議室出來,王大陸發來消息︰教師公寓的改造圖紙已經畫好,施工隊明天進場。教育局也聯系了北平那邊,對方答應派兩名骨干教師來金山考察。

    丁義珍站在校門口,抬頭看了眼工學院的牌匾,掏出手機,給鐘小艾發了條語音︰“北平那邊,你再推一把。就說,金山的孩子,也該有好學校。”

    他剛把手機放回口袋,兜里的另一部電話響了。

    是林耀東。

    “老丁,剛收到消息,利家那邊有人在打听科技園的進展,特別是人才政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方便以後閱讀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第145章 人才引進再發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第145章 人才引進再發力並對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