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整飭吏治安民心
長安城的晨霧還未散盡,姜維已站在京兆尹府的階前。府衙前的石獅子被昨夜的雨水洗得發亮,檐角的銅鈴在風中輕響,帶著幾分久違的安寧。
自攻克長安已有三月,蜀軍軍紀嚴明,百姓漸安,但城中吏治積弊仍重——曹魏舊吏或陽奉陰違,或推諉塞責,政令往往卡在郡縣層級便沒了下文。
“將軍,這是關中各郡縣的官吏名冊。”主簿捧著厚厚一摞卷宗,指尖在幾處名字上點了點,“長安令王游貪墨糧款,新豐尉王偃縱容家僕強佔民田,還有這馮翊郡丞,竟是司馬懿的遠房表親,處處與咱們掣肘。”
姜維翻開卷宗,泛黃的紙頁上密密麻麻記著官吏履歷,不少人名旁標注著“魏室舊臣”“司馬黨羽”的字樣。他指尖停在“長安令王游”的名字上,想起前日巡查東市時,見糧鋪掌櫃偷偷抹淚——官府征購軍糧時,王游竟以“斛小”為由克扣三成,百姓敢怒不敢言。
“傳我令,”姜維合上卷宗,鐵臂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即刻將王游、王偃收押,查抄家產,所貪糧款全數退還百姓。至于馮翊郡丞,革去職務,貶為庶民,讓他回老家耕讀去吧。”
主簿有些遲疑︰“將軍,這些人多是關中士族出身,貿然處置,怕是會引來非議……”
“非議?”姜維目光掃過階下排隊鳴冤的百姓,“百姓的冤屈比士族的非議更重。”他邁步走向府衙大堂,“今日開堂審案,讓百姓都進來旁听。”
堂外的百姓听聞此言,頓時炸開了鍋。一個瘸腿的老農拄著拐杖擠到前排,他兒子在征糧時被王游的家丁打斷了腿,訴狀遞了十幾次都石沉大海。此刻見姜維親自審案,渾濁的眼楮里泛起淚光。
升堂鼓響,王游被押上堂時仍挺著腰桿︰“姜伯約,你不過是蜀漢降將,憑什麼審我?我乃大魏命官,要審也該由洛陽廷尉來審!”
姜維將一疊賬冊扔在案上,賬冊里夾著王游與糧商勾結的字據,墨跡未干。“大魏命官?”他冷笑一聲,“司馬懿遷都洛陽時,你私藏府庫糧米三千石,轉手賣給羌人牟利,這也是大魏律法允許的?”
王游臉色驟變,還想狡辯,卻見那瘸腿老農被請上堂。老農顫抖著舉起斷腿,傷口處的疤痕猙獰可怖︰“大人,小民兒子只因說漏了嘴,說糧斛里摻了沙土,就被他的人打成這樣……”
堂下百姓群情激憤,紛紛控訴王游的惡行。王游見狀,癱軟在地,再無之前的囂張。姜維當庭宣判︰“王游貪墨枉法,殘害百姓,杖責四十,流放南中;所貪糧款全數發還,受害百姓由官府醫治,藥費由王家家產支付。”
判決一出,堂外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姜維趁機家家新令︰凡關中官吏,不論新舊,皆需在三日內向官府申報家產;征收賦稅一律用官府監造的標準斛,由百姓代表監督;各縣設立“鳴冤鼓”,鼓聲一響,縣令必須升堂。
消息傳開,關中震動。不少曹魏舊吏連夜將貪墨的財物送回府庫,新豐尉王偃的家人更是主動將強佔的民田還給原主。夏侯霸在巡查各縣時,見百姓們圍在新立的“標準斛”旁,用竹筒量來量去,臉上滿是新奇。
“伯約這招釜底抽薪,可比單純殺幾個貪官管用多了。”夏侯霸回府後對姜維笑道,“昨日我在華陰縣,見一個老吏帶著兒子來申報家產,說要給娃娃積德。”
姜維正在看馬鈞送來的新圖紙,圖紙上是改良的曲轅犁,比傳統犁鏵省力三成。“吏治清明,百姓才能安心耕種。”他指著圖紙,“馬先生說這犁鏵用熟鐵打造,刃口更鋒利,讓各縣鐵匠鋪都照著打,發給農戶使用,不收錢。”
正說著,阿萊娜帶著幾個羌人頭領走進來。羌人們手里捧著羊皮卷,上面畫著關中的水源分布圖。“伯約,”阿萊娜將羊皮卷鋪開,“羌部落在涇水上游有處古渠,年久失修,若能疏通,可灌溉馮翊、扶風兩郡的萬畝良田。只是……”
“只是需要人手和糧草?”姜維接過羊皮卷,上面的渠道路線清晰,繞過了所有山地,顯然是精心勘測過的,“我讓人從軍中抽調五千士兵,再從各縣征調民夫,糧草由府庫調撥,務必在春耕前完工。”
一個年長的羌人頭領捋著胡須笑道︰“將軍如此體恤百姓,我等願派部落里的工匠幫忙,他們最會修渠築壩。”
姜維起身向頭領們拱手︰“多謝相助。待渠成之後,我請諸位喝新豐的好酒。”
接下來的日子,關中大地上掀起了一股興修水利的熱潮。蜀軍士兵與羌人、漢人百姓同吃同住,一起挖渠、壘壩。李狗剩如今已是個合格的蜀軍士兵,他力氣大,掄起鋤頭比誰都快,休息時還教羌人子弟識字。
春耕時節,當第一犁新土翻起時,涇水古渠正好通水。清澈的渠水順著河道流入農田,干裂的土地漸漸濕潤,冒出點點新綠。百姓們跪在渠邊,捧著渠水一飲而盡,不少人當場哭了出來——關中久旱,他們已有十年沒見過這麼充足的水源了。
姜維站在渠邊,看著這一切,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諸葛亮在漢中教百姓種水稻的情景,想起那句“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或許,復興漢室不僅僅是攻城略地,更是讓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過上安穩日子。
第二折 練兵儲糧備遠征
長安城西的校場,旌旗獵獵。三萬蜀軍列成整齊的方陣,甲冑在陽光下閃著銀光,槍尖直指蒼穹。
姜維騎著照夜玉獅子馬,鐵臂按在腰間的佩劍上,目光掃過隊列——這些士兵中,有跟隨他多年的蜀地老兵,有洛陽歸降的魏軍,還有剛入伍的關中子弟,此刻都昂首挺胸,透著一股勁銳之氣。
“今日演練‘八卦陣’,”姜維的聲音透過傳令兵傳遍校場,“左軍夏侯霸部為‘乾’位,右軍胡奮部為‘坤’位,前軍張翼部為‘離’位,後軍廖化部為‘坎’位,中軍由我親自統領,阿萊娜的羌騎為‘巽’位機動,听我號令行事!”
鼓聲響起,各軍開始移動。夏侯霸的左軍如猛虎下山,迅速搶佔左側高地;胡奮的右軍似游龍擺尾,繞到側翼形成包抄;張翼的前軍穩步推進,槍陣如林;廖化的後軍堅守陣地,弓弩手搭箭待發。整個陣型變幻莫測,卻又井然有序。
李狗剩在中軍陣里,握著長槍的手心全是汗。他旁邊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別怕,跟著鼓聲走,錯不了。”李狗剩點點頭,緊盯著前方的令旗——姜維的將旗在哪,他們就往哪沖。
演練持續了三個時辰,直到日頭偏西才結束。士兵們雖然疲憊,卻個個精神抖擻。姜維看著校場邊堆放的糧草,這些都是從關中各縣征集的新糧,用防潮的葦席蓋著,堆得像小山一樣。
“將軍,”張翼擦著汗走來,“新練的‘連弩營’已能做到十弩齊發,射程達三百步,就是裝箭速度還得再練練。”
姜維點點頭︰“讓馬先生再想想辦法,能不能給連弩加個裝箭的機關,提高速度。”他指向校場另一側,“那邊的投石機呢?”
馬鈞連忙上前︰“回將軍,新造的投石機能投五十斤重的石彈,射程兩百步,還能投火彈。昨日試了試,一顆火彈就能燒著半畝草地。”
“好。”姜維滿意地點頭,“再造五十架,分發給各軍。另外,讓工兵營在陳倉、函谷關加固城防,多挖些陷阱和壕溝,以防魏軍偷襲。”
正說著,糧官匆匆趕來,手里拿著一本賬簿︰“將軍,關中各縣的新糧已入庫二十萬石,夠全軍吃半年了。只是……”
“只是什麼?”
“陳倉、武都一帶的糧道,最近總被小股魏軍騷擾,損失了幾車糧草。”糧官壓低聲音,“斥候說,是司馬懿的部將牛金在暗中作祟,他帶了一支騎兵,專挑偏僻的路段下手。”
姜維眉頭微皺。牛金是曹魏的老將,勇猛善戰,尤其擅長騎兵奔襲。若不除掉此人,糧道始終是個隱患。
“阿萊娜,”姜維看向一旁的羌騎首領,“你對羌騎熟悉地形,能不能……”
“將軍是想讓我去收拾牛金?”阿萊娜眼楮一亮,翻身上馬,“我的雪鬃馬最近正閑得慌,這就去會會他!”
三日後,阿萊娜帶回了捷報——她率羌騎在陳倉古道設伏,將牛金的騎兵引入峽谷,用滾石和火箭擊潰敵軍,牛金僅帶十余人逃走。繳獲的戰馬和糧草,正好補充給連弩營。
“那牛金倒是硬氣,”阿萊娜擦拭著銀槍,槍尖的血跡還未干透,“被圍時還想沖陣,被我一箭射穿了護心鏡,才算老實。”
姜維看著繳獲的魏軍戰馬,這些馬都是關中良駒,比蜀地的馬更能負重。他突然有了個主意︰“張翼將軍,你以前在巴西郡訓練過騎兵,能不能用這些戰馬,組建一支‘關中鐵騎’?”
張翼眼楮一亮︰“當然能!關中子弟擅長騎射,只要稍加訓練,就能成軍。末將願領此任!”
接下來的日子,校場里又多了騎兵的身影。張翼親自教士兵們騎術和馬上劈刺,李狗剩也被選入騎兵營,他騎術雖不精,但力氣大,揮舞馬槊時虎虎生風,很快就成了隊里的佼佼者。
與此同時,姜維讓人在長安城外開墾了萬畝荒地,派懂耕種的老兵教百姓種蜀地的水稻。夏侯霸不解︰“關中向來種粟米,種水稻能行嗎?”
姜維指著新開的水渠︰“有涇水的渠水灌溉,怎麼不行?水稻產量比粟米高,多種些,百姓和軍隊都能吃飽。”
到了夏收時節,水稻果然豐收。百姓們捧著飽滿的稻穗,笑得合不攏嘴。不少人將新米送到軍營,說是“謝將軍讓我們吃上白米飯”。
姜維看著倉庫里堆積如山的糧草,看著校場上日益精銳的軍隊,心里漸漸有了底氣。他知道,遠征的時機,快到了。
第三折 遣使西羌聯外援
渭水河畔的羌部大營,炊煙裊裊。阿萊娜的父親,羌王柯吾正坐在帳篷里,看著桌上的蜀錦和茶葉——這是姜維派人送來的禮物。帳篷外,蜀軍使者正在和羌人首領們交談,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
“阿萊娜,你說姜維這人,可信嗎?”柯吾捻著胡須問道。他是個身材魁梧的漢子,臉上刻著羌人特有的圖騰,眼神里滿是審慎。
阿萊娜正在擦拭銀槍,槍桿上纏著蜀地的紅綢。“父親,我在蜀軍待了半年,姜維此人說話算話。”她想起姜維幫羌人疏通水渠的事,“他不僅沒像曹魏那樣強征我們的牛羊,還教我們種水稻,這樣的人,值得信任。”
帳簾被掀開,一個年輕的羌人首領走進來,手里拿著一封書信︰“大王,這是從涼州傳來的消息,郭淮在河西走廊集結了三萬兵馬,說是要‘討伐叛逆’,怕是沖著我們來的。”
柯吾接過書信,臉色凝重。郭淮是曹魏的涼州刺史,一向敵視羌人,多次派兵劫掠羌部的牧場。如今蜀軍在關中立足,郭淮怕是想先下手為強,除掉羌部這個“隱患”。
“父親,”阿萊娜站起身,“姜維說了,只要我們和蜀軍聯手,他就派援兵幫我們對付郭淮。事成之後,河西走廊的牧場,還歸我們羌人所有。”
柯吾沉思片刻。這些年,羌人在曹魏的壓迫下苦不堪言,若能借蜀軍之力擊敗郭淮,確實是個機會。但他也怕蜀軍是另一個“曹魏”,打完仗就翻臉不認人。
“讓使者進來。”柯吾說道。
蜀軍使者是個名叫費 的文官,舉止儒雅,見到柯吾便拱手行禮︰“大王,姜將軍托我帶句話,羌與蜀,唇齒相依。若涼州被曹魏掌控,關中亦難安穩。將軍願與大王結為同盟,共抗曹魏,永不相負。”
費 遞上一份盟約,上面寫著︰蜀軍助羌部擊退郭淮,羌部則在蜀軍遠征時提供戰馬和向導,雙方互不侵犯,共享河西牧場。盟約末尾,蓋著姜維的私印。
柯吾看著盟約,又看了看帳外——蜀軍送來的蜀錦被分給了部落里的老人,茶葉正在大鍋里煮著,香氣飄滿了整個營地。他想起阿萊娜說的,蜀軍士兵幫羌人修帳篷、醫傷病,心里漸漸有了決定。
“好,我信姜維一次。”柯吾拿起狼毫筆,在盟約上按下了自己的手印,“告訴姜將軍,三天後,我率五千羌騎到長安會合,隨他出征!”
消息傳到長安,姜維大喜。他立刻讓人準備酒肉,在城外設宴款待羌人援軍。宴會上,蜀軍士兵和羌人載歌載舞,李狗剩還和一個羌人少年比起了摔跤,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柯吾喝著蜀地的米酒,對姜維說︰“將軍,郭淮的軍隊多是騎兵,擅長在草原作戰。我們羌人熟悉地形,可以為蜀軍帶路,繞到他的後方,斷他的糧道。”
姜維點頭︰“好主意。我率主力正面迎戰,大王率羌騎從側翼包抄,前後夾擊,定能一舉擊潰郭淮!”
三日後,聯軍出發。蜀軍的步兵方陣與羌人的騎兵隊列整齊地行進在渭水河畔,旌旗招展,氣勢如虹。百姓們站在路邊送行,有的端來水酒,有的送來干糧,嘴里喊著“將軍必勝”。
李狗剩騎在馬上,看著這一切,心里充滿了自豪。他想起剛入伍時的膽怯,想起姜維說的“蜀軍就是你的家”,突然覺得,這場仗,一定要打贏。
第四折 河西走廊破郭淮
河西走廊的風,帶著沙礫的氣息,刮在人臉上生疼。郭淮的大軍就駐扎在武威城外的草原上,帳篷連綿數十里,旗幟上的“魏”字在風中獵獵作響。
“將軍,蜀軍和羌人聯軍已經到了三十里外。”副將指著遠方的煙塵,“看規模,怕是有五萬多人。”
郭淮站在高台上,手里把玩著一枚玉佩。這玉佩是司馬懿送的,說只要守住河西,就讓他當涼州牧。“五萬?”他冷笑一聲,“蜀軍主力在關中,來的不過是些殘兵,加上一群蠻夷,不足為懼。”
他對副將下令︰“傳令下去,明日一早,全軍列陣,本將軍要親自會會姜維。”
次日清晨,兩軍在草原上對峙。蜀軍的步兵方陣如銅牆鐵壁,前排的盾牌手將盾牌連成一片,後面的弓弩手搭箭待發;羌人的騎兵則列在側翼,戰馬刨著蹄子,隨時準備沖鋒。
姜維騎著照夜玉獅子馬,鐵臂高舉︰“將士們,郭淮殘害河西百姓,掠奪羌人牧場,今日,我們就替天行道,擊潰他們!”
“殺!殺!殺!”蜀軍士兵齊聲吶喊,聲震草原。
郭淮拍馬出陣,指著姜維罵道︰“姜維,你這蜀漢降將,竟敢勾結蠻夷,犯我大魏疆土,今日定要將你碎尸萬段!”
姜維冷笑一聲,拔劍出鞘︰“郭淮,廢話少說,看劍!”
兩人戰在一處。姜維的劍法凌厲,郭淮的槍法沉穩,你來我往,斗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突然,姜維賣了個破綻,郭淮一槍刺來,卻被姜維用鐵臂抓住槍桿,猛地一拽,郭淮險些墜馬。
“卑鄙!”郭淮怒吼一聲,撥馬回陣。
姜維趁機下令︰“進攻!”
蜀軍的弓弩手率先發射,箭雨如蝗般飛向魏軍陣地。魏軍士兵紛紛中箭倒地,陣型出現了混亂。張翼的前軍趁機推進,槍陣如林,撕開了魏軍的防線。
郭淮見狀,連忙下令騎兵沖鋒。魏軍的鐵騎如潮水般涌出,朝著蜀軍的方陣沖去。就在這時,阿萊娜率領的羌騎突然從側翼殺出,馬蹄聲震耳欲聾,羌人騎手揮舞著彎刀,如同一道銀色的閃電,直插魏軍騎兵的側腹。
“來得好!”郭淮見狀不驚反喜,他早已料到羌騎會從側翼突襲,暗中派了一支精銳騎兵埋伏在側翼的沙丘後。“放信號,讓伏兵出擊!”
隨著一聲尖銳的哨聲,沙丘後沖出數千魏軍騎兵,朝著羌騎的後方殺去。阿萊娜猝不及防,羌騎頓時陷入前後夾擊的困境,陣型大亂。
“阿萊娜!”姜維見狀,心頭一緊,立刻對身旁的胡奮喊道,“你率五千兵馬去支援羌騎,務必穩住陣腳!”
胡奮領命,率軍如離弦之箭般沖向魏軍伏兵。他揮舞長劍,身先士卒,很快就與魏軍殺在一處。蜀軍士兵的勇猛超出了魏軍伏兵的預料,原本以為能輕松擊潰羌騎的他們,此刻卻被胡奮死死纏住,難以寸進。
阿萊娜趁此機會,重整旗鼓,對著身邊的羌人喊道︰“兄弟們,跟我殺回去!讓這些魏軍看看我們羌人的厲害!”
羌騎本就勇猛善戰,此刻沒了後顧之憂,頓時士氣大振,調轉馬頭,與胡奮前後夾擊,很快就將魏軍伏兵擊潰。
正面戰場上,張翼的前軍已經突破了魏軍的第一道防線,與魏軍展開了近身肉搏。
李狗剩握著馬槊,在亂軍之中左沖右突,他力氣大,一槊下去,往往能將魏軍士兵連人帶甲挑飛。他身後的蜀軍士兵見他如此勇猛,也紛紛奮勇向前。
郭淮看著陣腳大亂的魏軍,心中焦急萬分。他知道,再這樣下去,自己必然會敗。他咬了咬牙,決定親自率軍沖鋒,試圖挽回敗局。
“魏軍的兄弟們,跟我殺!”郭淮大喊一聲,提著長槍,率先沖向蜀軍陣中。
姜維見狀,冷笑一聲︰“來得正好!”他拍馬迎了上去,兩人再次戰在一處。這一次,姜維不再留手,劍法越發凌厲,招招致命。郭淮漸漸不支,左支右絀。
就在這時,柯吾率領的羌騎主力從魏軍後方殺來。原來,柯吾按照事先約定,繞到了魏軍的後方,趁著魏軍主力被牽制的機會,發動了突襲。
魏軍腹背受敵,徹底崩潰。士兵們再也無心戀戰,紛紛扔下武器,四散奔逃。郭淮見大勢已去,無心戀戰,虛晃一槍,撥馬就逃。
“哪里跑!”姜維大喝一聲,策馬追趕。他的照夜玉獅子馬速度極快,很快就追上了郭淮。姜維一臂揮出,鐵臂帶著勁風,狠狠砸在郭淮的背上。
郭淮慘叫一聲,口吐鮮血,從馬上跌落下來。蜀軍士兵一擁而上,將他擒獲。
隨著郭淮被擒,魏軍徹底失去了抵抗之力,紛紛投降。河西走廊的戰斗,以蜀軍和羌人聯軍的勝利而告終。
站在武威城的城樓上,姜維望著遠處連綿的草原,心中感慨萬千。
他知道,這場勝利不僅鞏固了蜀軍在關中的地位,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為復興漢室增添了一份希望。
“將軍,我們繳獲了魏軍大量的糧草和戰馬,還有不少兵器鎧甲。”張翼走上前來,興奮地說道。
姜維點點頭︰“很好。將糧草分給河西的百姓和羌人,戰馬補充給騎兵營,兵器鎧甲交給工兵營修繕。”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另外,派人將郭淮押回長安,听候發落。”
“是,將軍!”張翼領命而去。
阿萊娜和柯吾也走上城樓,柯吾笑著對姜維說︰“姜將軍果然名不虛傳,今日一戰,讓我見識到了蜀軍的厲害。今後,我羌部願與蜀軍永結同盟,共抗曹魏。”
姜維拱手道︰“多謝大王信任。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定能光復漢室,讓天下百姓過上太平日子。”
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灑在武威城的城牆上,也灑在姜維等人的身上。
他們知道,這只是復興漢室道路上的一小步,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待著他們。但他們有信心,只要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實現目標。
第五折 班師回朝議北伐
河西走廊的戰事結束後,姜維並沒有立刻率軍回長安,而是在武威城停留了數日,處理戰後事宜。他下令安撫河西的百姓,減免賦稅,發放糧種,讓他們盡快恢復生產。同時,他還與羌人首領們商議,劃定了牧場的範圍,避免了日後的沖突。
一切安排妥當後,姜維率領大軍班師回朝。沿途的百姓們听說蜀軍打了勝仗,紛紛走出家門,夾道歡迎。
他們有的端著水酒,有的捧著干糧,送給蜀軍士兵,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李狗剩騎在馬上,看著這一切,心里充滿了自豪。
他想起自己剛入伍時的情景,那時的他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如今卻已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蜀軍士兵。他知道,這一切都離不開姜維的教導和信任。
大軍行至長安城外時,夏侯霸和廖化已經率領文武百官等候在那里。
看到姜維率領大軍凱旋而歸,夏侯霸連忙上前,笑著說道︰“伯約,恭喜你大勝而歸!我就知道你一定能馬到成功。”
姜維翻身下馬,與夏侯霸和廖化等人一一握手,笑著說道︰“這都是弟兄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情。”
回到長安城內,姜維立刻召開了軍事會議,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中軍大帳里,將領們圍坐在一起,氣氛十分熱烈。
“將軍,如今我們已經佔領了關中、河西等地,實力大增。我認為,我們應該趁此機會,北伐中原,光復漢室。”張翼首先說道,他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廖化也點頭附和道︰“張將軍說得有道理。司馬懿在洛陽的勢力雖然還很強大,但他剛剛經歷了幾次敗仗,士氣低落。我們如果此時北伐,定能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夏侯霸沉思片刻,說道︰“北伐中原固然是我們的目標,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司馬懿老奸巨猾,肯定會有所防備。而且,我們剛剛經歷了幾場大戰,士兵們都很疲憊,需要休整。我認為,我們應該先穩固現有地盤,積蓄力量,等時機成熟了再北伐。”
將領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姜維靜靜地听著,沒有說話。
他知道,北伐中原是復興漢室的關鍵一步,但也確實存在很多風險。
等將領們爭論得差不多了,姜維才開口說道︰“各位將軍說得都有道理。北伐中原是我們的既定目標,不能動搖。但夏侯將軍說得也對,我們不能操之過急,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決定,先在關中、河西等地推行新政,發展生產,安撫百姓,積蓄糧草和兵力。同時,我們要加強對魏軍的偵察,了解他們的動向。等明年春天,我們再兵分三路,北伐中原。”
將領們听了姜維的決定,都表示贊同。他們知道,姜維的這個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既考慮到了北伐的必要性,也考慮到了現實的情況。
接下來的日子里,姜維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政的推行中。
他下令在關中、河西等地興修水利,推廣新的農具和種植技術,提高糧食產量。同時,他還鼓勵商業發展,減免商稅,吸引各地的商人前來貿易。
在軍事上,姜維加強了軍隊的訓練,改良了武器裝備。馬鈞新研制出的連弩和投石機已經批量生產,裝備到了軍隊中,大大提高了蜀軍的戰斗力。
李狗剩所在的騎兵營也得到了加強,他們換上了繳獲的魏軍戰馬,經過嚴格的訓練,戰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第二年春天。關中、河西等地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百姓們安居樂業,糧草充足,軍隊也士氣高昂。姜維知道,北伐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他再次召開軍事會議,部署北伐的行動計劃。“我決定,兵分三路北伐中原。”姜維指著地圖,說道,“第一路由我親自率領,從長安出發,直取洛陽;第二路由張翼將軍率領,從河西出發,攻打並州;第三路由廖化將軍率領,從陳倉出發,攻打雍州。夏侯將軍留守長安,負責後勤保障和策應各路大軍。”
將領們領命而去,開始積極準備北伐。長安城內,一片忙碌景象。士兵們收拾行裝,糧草和武器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百姓們也紛紛走出家門,為蜀軍送行,他們希望蜀軍能夠旗開得勝,光復漢室。
李狗剩站在隊伍中,看著姜維的將旗在風中飄揚,心里充滿了信心。他知道,一場偉大的戰爭即將開始,而他將在這場戰爭中,為復興漢室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姜維騎在照夜玉獅子馬,看著整裝待發的大軍,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諸葛亮的遺願,想起了那些為了復興漢室而犧牲的弟兄們。他知道,北伐的道路注定充滿艱險,但他有信心,有決心,帶領著蜀軍,一步步走向勝利,實現光復漢室的偉大目標。
“出發!”姜維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地離開了長安,朝著中原的方向進發。北伐的序幕,正式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