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

第214章 長安秋點整三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作家小郭 本章︰第214章 長安秋點整三軍

    第一折 撫民整軍備北伐

    長安城的秋陽帶著灼人的暖意,灑在剛收割完的麥田里。姜維站在未央宮的廢墟上,鐵肢踩著半塊斷裂的龍紋柱礎——那是西漢遺物,柱礎上的祥雲紋已被歲月磨得模糊。

    遠處的西市傳來商販的吆喝聲,混著羌騎的呼哨與蜀軍操練的吶喊,織成一片喧鬧的市井聲。

    “將軍,戶籍冊核完了。”張達捧著厚厚的竹簡過來,額上沾著汗,“長安及周邊三縣,共有百姓七萬六千余戶,其中能征調的青壯一萬二千人。只是……”他撓了撓頭,“不少人怕打仗,說前幾年剛被魏軍拉過壯丁,家里就剩老弱了。”

    姜維接過竹簡,指尖劃過“槐里縣”三個字——那里曾是漢武帝的茂陵所在,如今卻只剩殘碑斷垣。“讓各縣令把存糧清單報上來,”他的鐵肢敲了敲柱礎,“每戶發三斗冬麥,青壯自願參軍者,額外給兩匹布。告訴他們,蜀軍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參軍是保家衛國,不是替誰賣命。”

    王二扛著新造的連弩過來,機括上的銅件在陽光下閃著光。“將軍您看,這是按您的圖紙改的,一次能射五支箭,射程比老款遠二十步。”他扳動扳機,五支木箭“嗖嗖”射出,精準釘在百步外的靶心,“工兵營三天能造五十架,就是銅箭頭不夠,得讓西羌那邊送點礦石來。”

    正說著,阿萊娜的銀槍挑著個布包從街角轉出來,身後跟著幾個羌人商販。“卓瑪姐姐派來的商隊到了,”她把布包往地上一摔,滾出十幾個拳頭大的銅塊,“帶來了三百斤銅礦,還有這玩意。”她從懷里掏出個羊皮袋,倒出幾粒黑色的種子,“說是西域的芝麻,能榨油,也能當糧食。”

    姜維拿起一粒芝麻,放在指尖捻碎,一股清香味散開。“讓農官教百姓種上,”他對張達道,“長安的土地肥沃,說不定能有收成。”他轉向阿萊娜,“商隊里有熟悉洛陽路的嗎?我想派個細作過去,探探司馬昭的動靜。”

    “有個叫馬鈞的,原是魏國人,因得罪了司馬昭才逃到西羌。”阿萊娜指著商隊里個瘸腿的中年人,“他說自己會造指南車,還能仿魏軍的軍械。”

    那中年人听到點名,連忙上前作揖,左腿微跛,卻站得筆直。“小人馬鈞,曾在魏國軍械營當差,”他從懷里掏出張圖紙,“這是司馬昭新造的投石機,比老款輕一半,射程卻遠了五十步,據說要用來守洛陽。”

    姜維看著圖紙,鐵肢在“配重箱”處停住——上面標著個巧妙的齒輪結構。“這東西確實厲害,”他點頭道,“你願留下來幫蜀軍造軍械嗎?”

    馬鈞眼楮一亮,猛地跪下︰“若將軍不棄,小人願效犬馬之勞!只求能親眼看到漢軍打進洛陽,為我那被魏軍殺了的妻兒報仇!”

    三日後,長安城外的校場豎起了高高的旗桿,“漢”字旗在秋風中獵獵作響。一萬二千人的新兵隊列成方陣,青壯們大多穿著繳獲的魏軍皮甲,手里握著新造的長矛,雖然站姿還不夠整齊,但眼神里透著一股勁。

    姜維穿著亮銀甲,鐵肢按在腰間的佩劍上,站在將台上。“我知道你們中有人怕打仗,”他的聲音透過傳令兵的吶喊傳遍校場,“但你們看看身後的家眷——魏軍再來,他們會搶走你們的糧食,燒毀你們的房屋!”他指向西方,“西羌的兄弟幫咱們守長安,咱們也要讓他們知道,漢軍不是軟柿子!”

    校場里響起雷鳴般的吼聲︰“保家衛國!保家衛國!”

    張達突然策馬從東門沖進來,手里舉著封雞毛信。“將軍!洛陽來的急報!”他翻身下馬,將信呈上,“司馬昭派鐘會和鄧艾重整兵馬,號稱二十萬,要奪回關中!”

    姜維展開信紙,上面的字跡潦草,顯然是倉促寫就。他看完後,將信紙往將台上一拍︰“來得正好!”鐵肢指向校場的新兵,“讓他們見識下,咱們用連弩和新投石機,怎麼打退二十萬大軍!”

    第二折 函谷關外布疑陣

    函谷關的秋風裹著沙礫,打在關樓的“魏”字旗上 啪作響。守將王基正站在箭樓上擦拭他的虎頭刀,刀刃映出他滿是皺紋的臉——這位年過五旬的老將,已在這里守了十年。

    “將軍,關外發現蜀軍的炊煙!”了望兵的喊聲讓王基握緊了刀,他快步走到箭垛邊,舉起望遠鏡——關外的戈壁上,隱約能看到數十個帳篷,炊煙在風中扯成細長的線,至少有上千人。

    “姜維這小子想干什麼?”王基皺眉,他記得情報說蜀軍在長安休整,怎麼突然摸到函谷關來了。“傳令下去,關閉關門,弓箭手上城,再派斥候去探,看清楚是真打還是佯攻。”

    三日後,斥候回報︰蜀軍約五千人,在關外十里扎營,每日操練,還在打造攻城器械,看樣子是想強攻函谷關。王基卻覺得不對勁——函谷關地勢險要,五千人根本不夠看,姜維不可能這麼蠢。

    夜里,他帶著親衛悄悄出關,摸到蜀軍大營附近。帳篷里亮著燈,隱約有說話聲傳出,仔細一听,竟是在爭論怎麼填關外的壕溝。“用沙土填太慢,不如讓工兵營造投石機,把石頭扔進去。”“可咱們的投石機不夠啊……”

    王基冷笑一聲,正要轉身,突然听到身後有動靜。他猛地回頭,虎頭刀劈出,卻砍了個空——月光下,只見個黑影竄進帳篷,帳內的說話聲戛然而止。

    “不好!”王基暗叫不妙,帶人沖進去,卻只看到空蕩蕩的帳篷,地上散落著幾個草人,脖子上掛著“蜀兵”的木牌。帳外傳來馬蹄聲,他追出去時,只看到遠處的黑影消失在戈壁盡頭,地上留著個羊皮袋,里面裝著半袋芝麻。

    “是誘敵計!”王基捏碎了芝麻,突然明白過來,“姜維的目標不是函谷關,是……”他猛地轉身,“快,派快馬去洛陽報信,蜀軍可能要繞道襲取潼關!”

    此時的潼關,守將王渾正看著地圖打哈欠。他剛收到司馬昭的令,說函谷關吃緊,讓他派五千人去支援。“王基那老東西就是膽小,”他對副將道,“姜維才幾萬人,還能飛過函谷關不成?按令出兵,剩下的人接著喝酒。”

    副將剛領命,外面突然響起喊殺聲。王渾醉醺醺地沖出去,只見火把如潮,蜀軍已殺到關下,領頭的那員大將鐵肢揮劍,正是姜維!

    “怎麼可能?”王渾酒意全醒,看著關下的蜀軍,突然想起什麼,“糟了,關外的吊橋!”

    潼關的吊橋昨夜被暴雨沖壞了一半,還沒修好,此刻正歪斜地架在壕溝上。阿萊娜的羌騎已踩著吊橋沖了過來,銀槍掃處,魏軍士兵紛紛墜溝。

    “放箭!放箭!”王渾嘶吼著,可城樓上的弓箭手剛彎弓,就被蜀軍的連弩射倒一片——那些連弩,正是馬鈞改良的新款,射程遠超魏軍的弓箭。

    不到半個時辰,潼關的城門就被撞開。姜維的鐵肢指著跪地求饒的王渾︰“把他捆起來,派人送長安去。”他對張達道,“留一千人守關,其余隨我直取洛陽!”

    第三折 洛陽城外初交鋒

    洛陽的朱雀大街上,司馬昭正煩躁地踱步。案上的軍報堆得像小山,最上面那封寫著“潼關失守”。他猛地一腳踹翻案幾,青瓷碗摔得粉碎︰“鄧艾、鐘會都是廢物!連個姜維都擋不住!”

    謀士賈充連忙上前︰“大將軍息怒,依屬下看,可讓成濟帶禁軍守皇城,再召各地兵馬勤王。姜維孤軍深入,糧草不濟,撐不了多久。”

    正說著,外面傳來喧嘩。司馬昭沖到門口,只見天邊煙塵滾滾,隱約有“漢”字旗的影子。“來得這麼快?”他咬著牙,“傳我令,打開北門,讓百姓疏散,禁軍列陣迎敵!”

    洛陽北門外,姜維勒住馬。城牆上的“魏”字旗在風中獵獵,禁軍列成方陣,甲冑鮮亮,卻掩不住士兵們慌亂的眼神。“張達帶步兵攻東門,”他對阿萊娜道,“你帶羌騎繞到南門,制造混亂,我攻北門。”

    鼓聲響起,蜀軍開始攻城。張達的步兵推著雲梯沖到東門,卻被魏軍的滾石砸得人仰馬翻。“將軍,城門太堅固了!”他大喊著,被塊巨石擦過肩頭,鮮血直流。

    姜維在北門看得清楚,鐵肢指向城牆中段︰“那里的磚石顏色新,是去年修補的,讓連弩射那里!”

    五十架連弩同時發射,箭雨如蝗,密集地釘在城牆中段。磚石果然松動,王二趁機讓工兵營架起投石機,石頭“轟隆隆”砸上去,很快就砸出個缺口。

    “沖!”姜維揮劍當先,蜀軍士兵踩著缺口涌入。城樓上的成濟揮舞長戟抵抗,卻被姜維的鐵肢格開,佩劍順勢劃過他的咽喉。禁軍見主將被殺,頓時潰散。

    就在蜀軍即將佔領北門時,南面突然傳來號角聲。阿萊娜的聲音遠遠傳來︰“將軍小心,魏軍援兵到了!”

    姜維抬頭,只見南面塵煙大起,旗號是“鎮南軍”——是司馬昭的弟弟司馬孚來了。“撤!”姜維當機立斷,“退回潼關,再做打算!”

    蜀軍撤出洛陽時,張達不解地問︰“將軍,咱們快打贏了,為何要撤?”

    姜維望著洛陽城頭,鐵肢捏緊了劍柄︰“司馬孚帶了至少三萬人,咱們只有兩萬,硬拼討不到好。留著洛陽,讓司馬昭睡不著覺,才是好棋。”

    第四折 糧草計破勤王兵

    潼關的守將府里,姜維正看著地圖。桌上的糧袋見了底,張達愁眉苦臉地進來︰“將軍,糧倉只剩十日的糧了。司馬孚在洛陽城外扎營,各地勤王兵越來越多,咱們被圍住了。”

    阿萊娜把銀槍往地上一頓︰“不如殺出去,跟他們拼了!”

    “拼不得。”姜維搖頭,鐵肢指向地圖上的伊水,“勤王兵雖多,卻各懷心思。青州兵想搶功勞,徐州兵怕損失,咱們可以……”他湊近張達耳邊低語幾句,張達眼楮越來越亮。

    次日,青州兵的營外突然來了群“逃難百姓”,個個面黃肌瘦,手里捧著陶罐。“將軍行行好,給點吃的吧。”為首的老漢哭訴著,“蜀軍把咱們的糧食都搶光了。”

    青州守將石苞是個貪功的,見百姓可憐,就讓人放他們進來,還賞了幾袋米。夜里,這些“百姓”突然發難,掏出藏在陶罐里的短刀,殺了哨兵,放火燒了糧營。

    火光沖天時,石苞才知中計,可糧營已燒成白地。“姜維!我操你祖宗!”他怒吼著,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蜀軍趁亂殺出,搶走了他的戰馬。

    徐州兵的守將諸葛誕听說後,立刻下令嚴查進出的人。可沒過三日,營里就鬧起了瘟疫——士兵們上吐下瀉,根本站不穩。軍醫查來查去,發現是井水被下了藥。

    “是蜀軍干的!”諸葛誕氣得摔了藥罐,卻不敢追擊——他怕中了埋伏。

    司馬孚在中軍帳里看著軍報,氣得渾身發抖。短短十日,勤王兵折損了三成,糧草被燒了一半。“姜維這是釜底抽薪啊!”他對副將道,“傳令各營,緊縮防線,沒我的令不許出戰!”

    可他沒料到,姜維根本沒打算打。夜里,蜀軍悄悄撤出潼關,只留了座空營,營里插滿了稻草人,上面寫著“司馬昭是奸賊”。

    等司馬孚發現時,蜀軍早已無影無蹤。他望著空蕩蕩的營地,突然一口血噴出來︰“姜維……我誓殺你!”

    第五折 回師長安固根基

    長安的冬雪下得正緊,姜維帶著軍隊回城時,百姓們都在城門口候著。老人們捧著熱湯,孩子們提著燈籠,看到“漢”字旗就歡呼起來。

    “將軍可算回來了!”槐里縣的縣令迎上來,手里捧著賬冊,“按您的吩咐,冬麥種下去了,商隊從西域換了不少棉花,夠士兵做棉衣了。”

    姜維的鐵肢接過賬冊,上面記著“芝麻種植三百畝”“銅礦冶煉五十斤”。他笑著點頭︰“讓農官開春教百姓種棉花,咱們不僅要守住長安,還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阿萊娜把銀槍靠在門邊,搓著凍紅的手︰“卓瑪姐姐說,西羌各寨願意派兵來幫忙,開春就能到。”她從懷里掏出個布偶,是個鐵肢將軍的模樣,“這是羌人孩子做的,說要送給將軍。”

    姜維接過布偶,鐵肢輕輕摩挲著。布偶的臉上縫著顆紅豆,像個小小的紅心。“告訴孩子們,等打跑了魏軍,我帶他們去看成都的錦里。”

    張達扛著新造的連弩進來,臉上沾著機油︰“馬鈞師傅改的連弩能射七支箭了,他還說要造個能飛的木鳥,能傳信呢。”

    王二跟在後面,手里拿著張圖紙︰“將軍您看,這是長安周邊的水利圖,咱們開春修幾條水渠,保證來年豐收。”

    雪越下越大,落在“漢”字旗上,瞬間就化了。姜維站在城樓上,望著關中平原,鐵肢指向東方。那里,洛陽的方向隱在風雪中,但他知道,總有一天,蜀軍的旗幟會插在洛陽城頭。

    “開春後,”他對身邊的將領們道,“咱們就練新兵、造軍械、種糧食。等準備好了,再打回去。”

    風卷著雪花掠過城樓,帶著遠處傳來的羌笛。那笛聲里沒有悲傷,只有對春天的期盼,和對家國的熱愛。姜維的鐵肢緊緊握著佩劍,劍鞘上的“漢”字在雪光中閃閃發亮。

    第六折 整飭吏治安民心

    長安的積雪剛化,姜維就帶著張達巡視各縣。走到霸陵縣時,正撞見縣尉在抽打一個老農。“大膽刁民,竟敢抗繳賦稅!”縣尉的皮鞭抽在老農背上,留下一道道血痕。

    “住手!”姜維的鐵肢攥住皮鞭,力道之大讓縣尉痛呼出聲,“蜀軍的規矩是輕徭薄賦,你為何強征?”

    老農泣不成聲︰“將軍明鑒,他說要收"守城費",家里的冬麥剛夠吃,哪有多余的糧……”

    縣尉臉色發白,卻強辯道︰“將軍,長安剛定,需加固城防,收點費用也是為了百姓……”

    “拖下去,杖責三十,貶為庶民。”姜維的聲音冷得像冰,“另選清廉的鄉紳暫代縣尉,告訴各縣,再有苛捐雜稅,定斬不饒!”

    回到長安,他立刻召集各縣令,案上擺著兩堆竹簡——左邊是百姓稱贊的好官,右邊是貪贓枉法的劣吏。“你們自己看,”姜維的鐵肢指著右邊的竹簡,“這些人,輕則罷官,重則問斬。”他又指向左邊,“做得好的,賞糧食五十石,傳告全縣表彰。”

    會後,一個叫甦則的縣令留下來,捧著個瓦罐︰“將軍,這是下官種的土豆,產量高,耐儲存,能當糧食。”他倒出幾個拳頭大的塊睫,“去年在地里試種,一畝收了三百斤,比小麥多一倍。”

    姜維拿起土豆,用鐵肢刮了塊皮,露出里面的白肉。“讓農官在各縣推廣,”他對甦則道,“你教百姓種植,成功後升你做京兆尹。”

    甦則喜出望外,連連作揖︰“下官定不辱使命!”

    第七折 春訓新軍礪鋒芒

    開春後,長安城外的校場熱鬧起來。新兵們分成十隊,由老兵帶著操練——有的練刺殺,有的練射箭,還有的跟著馬鈞學用連弩。

    姜維站在高台上,看著隊列里的青壯。他們大多是關中百姓,臉上還帶著稚氣,卻學得格外認真。“把連弩分給他們,”他對張達道,“三天後考核,合格的編入先鋒營。”

    阿萊娜帶著羌騎在旁邊操練馬術,銀槍舞動如飛,槍尖的紅纓在陽光下劃出一道道紅痕。她突然勒轉馬頭,銀槍直指百步外的靶心,喝聲“中”,槍尖精準穿透靶心的紅布。新兵們看得目瞪口呆,隨即爆發出喝彩聲。

    “想學嗎?”阿萊娜的聲音清亮如笛,她策馬繞著隊列慢跑,“跟著我練,不出三個月,你們也能百發百中。”她突然翻身下馬,撿起地上的木劍,遞給一個瘦弱的少年,“來,刺我。”

    少年握著木劍,手都在抖。阿萊娜步步緊逼,直到劍尖抵住她的咽喉︰“別怕,出劍要狠,要準,想著身後的家人。”少年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猛地刺出——雖然偏了些,卻比剛才有力多了。

    姜維在高台上看得點頭,鐵肢指向正在調試投石機的馬鈞︰“讓新兵試試那個。”馬鈞立刻招呼幾個青壯,教他們轉動搖柄、調整角度。一個叫李敢的鐵匠兒子學得最快,第一次就將石頭投到了八十步外,引得眾人叫好。

    三日後考核,一千二百名新兵通過了測試,被編入先鋒營。姜維親自給他們授甲——這些甲冑都是繳獲的魏軍皮甲,重新打磨上漆,胸口還畫著個紅色的“漢”字。

    “從今天起,你們就是蜀軍的兵了。”姜維的鐵肢按著李敢的肩膀,“記住,你們不是為我打仗,是為關中的百姓,為漢室的江山。”

    李敢握緊了手中的連弩,聲音雖抖卻堅定︰“誓死追隨將軍!”

    校場的吶喊聲震得遠處的柳枝都在搖晃。阿萊娜的銀槍挑起一面新的“漢”字旗,與城頭的旗幟遙相呼應。風里帶著泥土的腥氣,混著新兵的汗水味,釀成一種名為“希望”的氣息——那是屬于蜀軍的,屬于關中的,更是屬于整個漢室的春天。

    姜維望著隊列里一張張年輕的臉,鐵肢輕輕按在腰間的佩劍上。劍鞘上的“漢”字被陽光照得發燙,像一顆跳動的心髒,在關中的大地上,奏響了北伐的序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方便以後閱讀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第214章 長安秋點整三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第214章 長安秋點整三軍並對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