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暗渡陰平計中計
建興十八年冬十月,寒風裹挾著細雪掠過劍閣古道。姜維獨臂摩挲著武侯劍的龜裂紋路,凝視著鐘會大軍駐扎的雲盤山。三日前鄧艾兵敗涪城的消息傳來,鐘會非但未撤,反而在山腰築起九座鐵壁營寨,每座營寨間以鐵索飛橋相連,遠遠望去如九道猙獰的鎖鏈橫亙天際。
\"將軍,魏軍新造的"鎖雲陣"詭譎難測。\"曹霖展開羊皮圖紙,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魏軍的兵力部署,\"每座營寨配備三百張強弩,鐵索橋可隨時升降,若強攻必陷入萬箭穿心之境。\"
姜維將圖紙鋪在青石案上,指尖劃過雲盤山的等高線。寒風卷起他鬢角的白發,在燭火中飄動如霜。\"鐘會熟讀兵法,知我必攻劍閣。\"他突然抓起案頭的陶硯,重重砸在圖紙中央,\"但他不知,真正的殺招不在正面!\"
當夜子時,阿萊娜率領三千羌兵悄然離開蜀軍大營。她腰間的狼眼匕首在月光下泛著幽藍,身後士兵背負的牛皮水囊里裝滿桐油——這是姜維制定的\"火鴉計\"︰由羌兵偽裝成運糧隊,從陰平古道繞至雲盤山後,趁夜點燃桐油引發山火,迫使鐘會撤營救火。
山道崎嶇難行,羌兵們踩著積雪艱難前行。阿萊娜突然抬手示意隊伍停下,狼眼寶石在黑暗中閃爍︰\"有血腥味!\"她彎腰刮起地上的積雪,指縫間滲出的暗紅冰晶還帶著余溫。
話音未落,兩側山崖突然亮起無數火把。魏軍伏兵的喊殺聲震得積雪簌簌落下,箭矢如暴雨般傾瀉而下。阿萊娜揮刀斬斷飛來的箭矢,大聲喊道︰\"分散突圍!\"但山道狹窄,羌兵們在箭雨中死傷慘重。
\"中計了!\"阿萊娜看著從身後包抄而來的魏軍,終于明白這是鐘會設下的陷阱。原來鄧艾兵敗竟是誘敵之計,故意泄露糧草大營的位置,引蜀軍分兵。她望著被火光照亮的魏軍軍旗,上面的\"鐘\"字刺得她雙眼生疼。
千鈞一發之際,山道盡頭傳來熟悉的戰鼓聲。姜維騎著赤兔馬,獨臂揮舞武侯劍,率五千精兵殺來。劍刃劈開夜色,每一次揮砍都帶走一條人命。\"阿萊娜,帶傷兵後撤!\"姜維的吼聲蓋過了廝殺聲。
但鐘會早有準備,魏軍從三面合圍,將蜀軍死死困在山谷中。姜維望著越來越多的魏軍,心中暗叫不妙。他突然瞥見山腰處的鐵索橋,心中一動︰\"曹霖,你帶兩千人佯攻東側營寨,吸引魏軍火力!阿萊娜,你率羌兵趁機搶佔鐵索橋!\"
激烈的戰斗持續到黎明,蜀軍雖然勇猛,但魏軍人數眾多,且佔據地利。姜維看著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知道再耗下去必全軍覆沒。他猛地將武侯劍插入地面,高聲喊道︰\"鳴金收兵!\"
第二折 武侯祠前啟玄機
敗退至葭萌關的蜀軍大營里,氣氛壓抑得讓人窒息。傷員的呻吟聲、將領的嘆息聲,交織成一曲悲壯的哀歌。姜維獨坐在軍帳中,望著案頭的武侯劍,劍身上的龜裂紋仿佛又深了幾分。
\"將軍,鐘會派人送來戰書。\"曹霖將一卷羊皮紙遞上前,\"言辭極盡羞辱,還說三日後將踏平葭萌關。\"
姜維展開戰書,目光掃過上面的挑釁之詞,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突然,他的目光被戰書邊緣的暗紋吸引——那是一種只有蜀漢高層才知曉的加密符號。他拿起油燈湊近細看,暗紋竟組成了\"定軍山\"三個字。
\"備馬,我要去定軍山。\"姜維突然起身。
\"將軍,此時離開大營,恐有不妥。\"曹霖勸阻道。
\"諸葛亮丞相葬于定軍山,戰書上的暗號必然有所指。\"姜維披上斗篷,\"你留守大營,加強戒備。\"
定軍山在風雪中顯得格外肅穆。姜維獨臂扶著武侯祠的石柱,望著祠堂內諸葛亮的塑像,心中百感交集。他還記得當年丞相北伐時的意氣風發,如今卻山河破碎,只剩他一人苦苦支撐。
\"丞相,維無能,未能守住蜀漢疆土。\"姜維跪在蒲團上,重重叩首。起身時,他的目光落在諸葛亮手中的羽扇上——那把羽扇他再熟悉不過,每次出征,丞相都會執扇指揮,運籌帷幄。
突然,他發現羽扇的扇骨排列有些異樣。仔細觀察後,他驚覺扇骨組成的竟是雲盤山的地形圖,而圖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畫著一座廢棄的礦洞。姜維心中一動,立刻返回大營。
\"傳令下去,召集所有熟悉雲盤山地形的老兵。\"姜維回到大營後立刻下令。
很快,幾名老兵被帶到軍帳。其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看著姜維畫出的礦洞圖,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將軍,這礦洞確實存在,但早已廢棄多年。傳說當年漢高祖劉邦為躲避楚軍追擊,曾派人在雲盤山開鑿此洞,直通山腳。\"
姜維心中大喜,立刻制定新的作戰計劃︰由曹霖率兩千精兵從正面佯攻,吸引魏軍主力;他則親自率領三千精銳,從礦洞潛入雲盤山,直搗鐘會的中軍大營。
第三折 鐵索橋上生死決
三日後,曹霖的鼓聲準時在雲盤山前響起。魏軍見蜀軍來攻,立刻進入防御狀態。鐘會站在主寨的了望台上,望著山下的蜀軍,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姜維,你果然還是選擇了強攻。\"
與此同時,姜維率領的精銳部隊正在礦洞中艱難前行。洞內潮濕陰暗,不時有碎石掉落。士兵們舉著火把,小心翼翼地前進。突然,前方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姜維抬手示意眾人隱蔽。
一隊魏軍巡邏兵舉著火把走來,姜維數了數,共有二十人。他向身邊的士兵做了個手勢,眾人立刻分散開來。當魏軍巡邏兵走近時,蜀軍突然發動襲擊,片刻間便解決了敵人。
經過兩個時辰的跋涉,蜀軍終于抵達礦洞出口。出口位于雲盤山半山腰,正對著鐘會的中軍大營。姜維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地形,發現通往大營的必經之路上有一座鐵索橋,橋上戒備森嚴。
\"阿萊娜,你帶一百人,趁亂搶佔鐵索橋。\"姜維低聲下令,\"記住,一定要快!\"
阿萊娜領命而去,她率領羌兵分成小隊,悄悄接近鐵索橋。此時,曹霖的進攻越來越猛烈,魏軍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山下。阿萊娜抓住機會,一聲令下,羌兵們如離弦之箭般沖向鐵索橋。
橋上的魏軍沒想到蜀軍會從背後殺出,頓時亂了陣腳。但很快,他們便組織起反擊。阿萊娜揮舞著狼眼匕首,在橋上左沖右突,鮮血濺滿了她的衣襟。她知道,這座橋是成敗的關鍵,一旦失守,姜維的計劃將功虧一簣。
姜維在後方看到鐵索橋方向的喊殺聲,知道行動已經開始。他高舉武侯劍,大聲喊道︰\"弟兄們,隨我殺!\"三千精銳如猛虎下山般沖向鐘會的中軍大營。
鐘會沒想到蜀軍會突然從背後殺出,驚慌失措地組織防御。但此時魏軍的主力都在山下,中軍大營兵力空虛,根本無法抵擋蜀軍的進攻。
就在蜀軍即將攻破大營時,意外發生了。一名魏軍將領揮舞著大刀,砍斷了鐵索橋的一根主索。鐵索橋劇烈晃動,橋上的士兵紛紛跌落。阿萊娜死死抓住橋索,看著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墜落,眼中充滿了悲憤。
第四折 火焚連營破雲陣
鐵索橋的晃動讓姜維心中一緊。他知道,必須速戰速決。\"集中火力,猛攻中軍大帳!\"他揮舞著武侯劍,帶領士兵們發起最後的沖鋒。
此時,鐘會已經從最初的驚慌中恢復過來,他親自指揮魏軍抵抗。魏軍的箭雨如蝗,蜀軍士兵不斷倒下。但姜維毫不退縮,獨臂揮舞著武侯劍,劍刃上的血跡已經凝固。
\"將軍,鐵索橋要斷了!\"一名士兵焦急地喊道。
姜維回頭望去,只見鐵索橋在劇烈晃動,阿萊娜和剩下的羌兵正在拼死抵抗。他心中一痛,但很快便做出決定︰\"不要管鐵索橋,全力進攻!\"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突然指著遠處喊道︰\"將軍,火!\"
眾人望去,只見雲盤山後燃起熊熊大火,火勢借著風勢迅速蔓延。原來是阿萊娜在鐵索橋即將斷裂之際,下令點燃了隨身攜帶的桐油。大火如一條火龍,直撲魏軍的糧草大營。
鐘會見狀,臉色大變。糧草大營一旦被毀,他的十萬大軍將不戰自潰。\"分出一半兵力,救火!\"他急忙下令。
姜維抓住機會,高聲喊道︰\"弟兄們,魏軍軍心已亂,給我沖!\"蜀軍士氣大振,如潮水般涌向魏軍大營。
戰斗異常慘烈,魏軍在大火和蜀軍的夾擊下,漸漸支撐不住。鐘會見大勢已去,只得率領殘部撤退。姜維望著狼狽逃竄的魏軍,長舒一口氣。但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勝利,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
\"將軍,阿萊娜姑娘她們...\"曹霖望著已經斷裂的鐵索橋,聲音低沉。
姜維的目光望向燃燒的大火,心中默默祈禱。突然,他看到火光中有一道熟悉的身影——是阿萊娜!她渾身是血,正帶領著幸存的羌兵向這邊趕來。
\"快,接應她們!\"姜維激動地喊道。
當阿萊娜被扶到姜維面前時,她已經奄奄一息。\"將軍...我們...做到了...\"她艱難地說完這句話,便昏了過去。
姜維緊緊握住她的手,眼中閃過一絲淚光。他知道,這場勝利來之不易,是無數將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第五折 殘陽如血照漢魂
劍閣之戰的勝利,暫時解除了蜀漢的危機。但姜維知道,曹魏絕不會善罷甘休。他站在收復的劍閣城頭,望著北方的天空,心中思緒萬千。
\"將軍,陛下派人送來嘉獎令。\"曹霖拿著一卷竹簡走來。
姜維接過竹簡,展開看了一眼,便放在一邊。他更關心的是如何鞏固防線,防止魏軍卷土重來。\"傳令下去,加固劍閣城防,清點傷亡,安撫百姓。\"他沉聲說道。
此時,一名士兵匆匆跑來︰\"將軍,阿萊娜姑娘醒了!\"
姜維立刻趕往軍醫帳。阿萊娜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如紙,但眼神已經恢復了清明。\"將軍,我們贏了。\"她看到姜維,露出一絲微笑。
\"是的,我們贏了。\"姜維握住她的手,\"但這只是開始。曹魏不會就此罷手,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阿萊娜點點頭︰\"我知道。羌兵們都願意繼續追隨將軍,保衛蜀漢。\"
姜維心中感動,他知道,這些羌兵都是阿萊娜的族人,他們願意為蜀漢拼命,全是因為信任阿萊娜,信任他。\"告訴羌兵們,等戰事平息,我一定會帶他們回家。\"
接下來的日子里,姜維日夜操勞。他重新部署兵力,訓練士兵,改良武器。他還派人深入民間,安撫百姓,征集糧草。劍閣城在他的治理下,漸漸恢復了生機。
但好景不長,三個月後,探馬傳來急報︰\"將軍,司馬昭親率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直逼蜀漢!\"
姜維握緊武侯劍,獨臂指向北方︰\"傳令下去,全軍備戰!告訴弟兄們,此身可滅,漢魂不熄!\"
殘陽如血,映照著姜維堅毅的臉龐。他知道,真正的考驗即將來臨,而他,早已做好了為蜀漢流盡最後一滴血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