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虜的事情順勢被解決掉,八路軍對于戰俘的觀念開始出現了轉變,不再繼續優待他們而是要求他們發揮出他們還能發揮出的價值。
再將這件事情解決掉以後,會議仍在繼續一樣又一樣的提案被提出來,有金融上的,有農業上的,也有軍事上的。
除此之外,各支部隊也在誰優先裝備上主要裝備而開始了爭執。
隨著李雲龍的整軍計劃浮出水面八路軍現有的部隊將全軍換裝德械武裝。
現階段所有八路軍裝備的武器只要不是配套的都會直接被換下去。步槍全部換裝為g43半自動步槍全面半自動步槍時代已經來臨了。
但是雖然說李雲龍已經做出了許諾表明全軍換裝,但是該有的爭奪卻依舊在。
產能是有限的,庫存也是有限的,所以哪支部隊先換上哪支部隊後換算就成為了一個問題。
誰不想優先換上這些武器裝備,誰不想先穿上新的軍裝,誰不想讓自己的部隊作為王牌主力存在。
從某種方面來說,哪支部隊優先換裝就意味著哪支部隊在八路軍中意味著是主力部隊,越是換裝的越是主力。
當然了,要把教導總隊和第一騎兵師排除在外,甚至就連那些國民擲彈師也得排除在外,這幾支部隊已經優先換裝完畢。
針對現有的情況,八路軍各部也需要做出一些新的安排,將各個步兵師重新劃分早前的甲乙丙三種劃分方式已經不再合適。
第一騎兵師是八路軍中的王牌部隊,他們是獨一檔的存在頂級的王牌。
緊接著就是原教導總隊的各個步兵師,裝甲師以及直屬部隊他們是八路軍中的主力作戰部隊,也是可以賴以信賴的精銳部隊。
除此之外,就是李雲龍之前弄起來的二線預備部隊國民擲彈兵師。
國民擲彈兵師雖然說大部分由本土人口構成,但依舊有大量的系統士兵充斥其中再加上數次的戰斗,讓他們變得愈發精銳,因此這支部隊在八路軍中也是排在第3列的存在,他們在同一個行列的,還有八路軍之前的各支整編部隊。
國民擲彈兵師以及八路軍之前的整編部隊下面就是八路軍各支部隊原有的老兵組成的主力部隊,他們的戰斗力在八路軍中排在第4檔。
而在八路軍主力部隊下面,就是各基干團和民兵部隊加載一部分的系統骨干所組建出來的前線部隊,他們雖然也是步兵師,但是戰斗力和裝備方面卻和八路軍弄起來的各支部隊有截然不同。
此時的八路軍總共有72個師的兵力,這72個師被劃分成了三大主力作戰集群。
但集群這樣的編制並非是常規編制,所以在大同會戰結束後,雖然短時間內還沒有將其全部解散,但是主力作戰集群的編制早晚是會被解散的因此一個新的常備方案就必須拿出來。
莫名的李雲龍的腦海中就想起了曾經的野戰軍。
還有一種蠢蠢欲動的沖動,想要將此時的八路軍劃分成4支野戰軍。
畢竟這可是榮耀的傳承呀,怎麼說也是可以做的。
李雲龍在一邊蠢蠢欲動,而八路軍的其他指揮官和指戰員則是在思考應該怎麼樣來替代現有的軍隊制度?
大同會戰。在進行讓他們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事情,李雲龍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並沒有軍這一級別的部隊存在。
在大規模的戰場上看到李雲龍指揮部隊是以師為單位,然後強行依靠著集團軍龐大的參謀本部指揮下屬的各個師並沒有組建軍級單位。
而集群總部則是直接指揮各個集團軍作戰。
這樣的指揮體系所依靠的是李雲龍這邊這些專業的軍官以及龐大的參謀團體,但是這對于八路軍來說並不適用。
這些專業的職業軍官人數是有限的,在百萬大軍的時候還能做到指揮那麼人數更多呢。
八路軍之後肯定還要擴張,那麼參謀本部的人數肯定是跟不上的,甚至這些參謀本部的參謀都要被拉出去當別的指揮官。
可是國內的軍事指揮體系更亂,什麼集團軍軍還有兵團等等一系列的編制到處都是,可以說是混亂不堪。中國軍隊在與日軍的交戰中指揮系統繁雜,正是因為這一點。
所以一眾大佬紛紛開始討論了起來,究竟要用怎樣的編制來替代現有的軍事體系?
倒不是說李雲龍的這一套現有的軍事體系不好,主要是這一套現有的軍事體系是需要大量的專業軍官支撐起來的,八路軍人數還是有些不足。
一位一位的大佬互相討論著,只有李雲龍在自己的腦海中繼續想著各大野戰軍的構思。
此時的他越是這麼想,就越覺得四大野戰軍的構思是相當的好用。
比如說第一野戰軍可以命名成西北野戰軍調動兩個集團軍主要負責對大西北地區的作戰事宜負責陝西,甘肅,寧夏,新疆,西藏,青海,還有蒙古內蒙古地區的問題。
這一片地區明顯都是可以迅速納入到自己這邊,根據地中的讓西北野戰軍去處理是再好不過的事。
除此之外就是第二野戰軍,第二野戰軍則負責對南下作戰的戰略部署,負責應對山西以南的日軍威脅。
第二野戰軍大體就是用來負責防御日軍進攻,然後找時間反撲。進攻的時候,第二野戰軍在南下作戰絕對會是主力。
第三野戰軍則是負責對山東地區的進攻負責拿下青島等港口為海軍的到來做好準備,第三野戰軍的兵力應該是在四支野戰軍中最多的。
畢竟在接下來對山東的攻略會是最大的主題。
除此之外,就是大家眾所周知的第四野戰軍4野了。
四野負責什麼想必都不用多說了,那肯定就是對東北地區的攻略。
依舊是重復一遍歷史,而且指揮官和司令官的變動也不做任何的變動,依舊是讓那幾位大佬善。
同時還可以聯合在那邊的東北抗聯配合作戰想必應該會好上許多。
過四野的兵力在初始兵力中想必應該是最少的,畢竟四野所面對的關東軍暫時沒有南下的欲望。而八路軍戰士也沒有繼續向東北進攻的策略。
四野的兵力要得到補充的話,必須是等到三野解決完山東地區的問題,隨後再把三野的部隊調給四野。
喜歡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請大家收藏︰()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