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

第321章 總結和規劃好了自己的發展以及結果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努力碼字早晚能成功 本章︰第321章 總結和規劃好了自己的發展以及結果

    時間一天又一天的過去很快就到了7月16日,在這一天,李雲龍在系統工廠內生產的四門卡爾已經生產完畢。

    同時早在十幾天前,李雲龍要求對整個山西地區剿匪的作戰計劃也已經被通過經過長時間的剿匪和各種各樣的騷操作,他也弄到了一批炮兵。

    在這十幾天的時間里,李雲龍總共讓系統給他弄出了5967系統名士兵,只要再弄個33人,差不多也就到了6000人的地步。

    對于這6000人的安排10分的簡單,他們當中一小部分的士兵將會被抽調出來組建2個卡爾炮兵連

    一個卡爾炮兵人的人數是250人,每個連裝備兩門卡爾臼炮。

    指揮單位︰連部有指揮官、參謀及通信人員,負責指揮協調全連行動。

    火炮操作單元︰每門“卡爾”臼炮配約100人,含炮長、炮手、裝填手等,負責操作火炮,如瞄準、裝填、發射。

    輔助保障單位︰近50人,含機械師、維修員、司機等,負責車輛與火炮維護保養,保障彈藥、燃料等物資供應。

    別看一個連只裝備了兩門這種火炮,但是這可是要比古斯塔夫來的好很多。

    相對于于一個連可以服役兩門的卡爾就跑古斯塔夫,幾乎前前後後需要4000人的部隊,所以還是600毫米的小卡爾比較合適。

    可卡爾的炮兵連就需要消耗500人的系統士兵,那麼對于現在的李雲龍來說,它相當于還有差不多將近4500人。

    有了這4500人,他總算是可以開始放肆的擴張自己的火箭炮兵部隊了。

    這火箭炮兵營大概是三個炮兵連一個炮兵連裝備,六門火箭炮。

    可以裝備150毫米的,也可以裝備240毫米280毫米乃至320毫米的。

    照李雲龍現在的想法就是他準備組建一個火箭炮兵團,然後一個團配。速4個營4個營分別裝備150毫米240毫米280毫米和320毫米。

    這樣的話在任何情況下火箭炮兵都可以出動相應的火力,需要小規模火力的時候就可以使用150毫米的大規模。火力就可以使用320毫米的中等規模,火力就240和280毫米的。

    不讓專業的炮兵和填裝手來操作的話,那麼一個火箭炮兵可以在短短10秒鐘的時間內打出108發各式的火箭彈,然後在花山80秒的時間負責填裝炮彈。

    這樣的火力密度,絕對能夠讓太原內部的小鬼子好好的吃上一壺。

    不過按照李雲龍的編制來說,一個火箭炮兵營大概需要800~900人之間。150毫米的只需要810人,而最多的320毫米的火箭炮兵營則是需要890人。

    在這樣不同的編制之下,李雲龍設想中的一個火箭炮團,4個火箭炮營大概就需要3380人。

    這個炮兵團的人數居然已經超越了一個步兵團,當然了,這也是因為李雲龍給炮兵團多加了一個營的緣故。

    就按照老李現在的人數來決斷的話,將填專屬之類苦力的活通通就交給一些非專業人士來處理的話,他的。4500系統士兵總共可以替他組建出兩個團的炮兵團。

    如此一來,教導總隊直屬的火箭炮團將有兩個,然後再搭配上三個炮兵團,他在太原會戰中可以投入的直屬炮兵力量就是144門牽引術火炮和144門火箭炮。

    外加四門卡爾臼炮作為決定性的火力支援,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調動另外4個師的炮兵力量也同時加入這場戰斗中來。

    在解放戰爭中,解放軍曾經動用過大炮兵集群作戰理念,也就是說將各支部隊的炮兵集中起來組成炮縱,然後集中火力支援,這在炮兵火力不足或者說是稀少的情況下極為有效。

    這個作戰理念是甦聯人提前先提出來的,最後在甦德戰爭中經過了戰爭的考驗,甚至影響到了德國人的炮兵作戰,他們也逐漸將炮兵集群集合在了一起。

    答案擺在自己面前可以抄,李雲龍又怎麼可能不抄呢?所以他也同樣準備將自己的炮兵部隊集中起來組成炮兵集群,也就是所謂的炮縱。

    在此之前,他需要先將自己所需的武器裝備生產出來,從卡爾臼炮生產完畢之後,所有工廠已經回到了他們平時的生產狀態。

    這段時間的發展中,李雲龍的戰斗機數量已經來到了149。架。

    4號坦克的數量來到了166輛,也就是一個營還要多半個營的兵力。

    b29轟炸機的數量沒有任何的變動,依舊是五架。

    東風和旋風防空車同樣也是沒有任何的變化依舊是6輛。

    等李雲龍的所有發展計劃完成之後教導總隊的兵力結構也會出現了一些變化,現在擁有一個步兵師,一個山地師,兩個國民擲彈兵師。

    這4個師是主力作戰部隊,然後還有教導總隊的直屬部隊,三個機械化步兵營和一個坦克營以及兩個坦克連。

    三個炮兵團以及兩個火箭炮兵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兩個教導總隊直屬的卡爾臼炮支援連。

    至于教導總隊其他的譬如工兵營之類的輔助部隊就不再提到。

    此時的李雲龍手下的教導總隊兵力總量甚至已經來到了9萬人,那僅僅只是計算陸軍方面,一旦將空軍的部隊加上去,9萬多人還不足以形容。

    將各種地勤人員加入之後甚至兵力已經快要達到了10萬人。

    這個兵力的數量甚至已經快要追上八路軍的129師,妥妥的八路軍中主力部隊。

    到這種勢頭發展下去估計用不了多久,李雲龍的教導總隊兵力就會追上129師的部隊,然後成為八路軍中最強大的一支作戰部隊。這不僅僅是戰斗力最強大,甚至在兵員的數量上都會超過。

    如李雲龍坐在指揮部內,看著自己發展結束後會獲得的兵力,整個人的心情可以說是非同一般的愉悅。

    成就感就是這麼弄出來的。

    自己從一個小小的新一團團長發展到現在為止,甚至都還沒有超過一年的時間,最多也就是6個月的時間自己就已經拉出來了將近10萬人的軍團。

    看著自己這段時間一直努力發展出來的軍隊李雲龍整個人那叫一個高興。

    為了保證火箭炮的生產足夠夠得上自己所需,所以李雲龍也是做出了一些些小小的調整。

    做原本在生產二級步兵班裝備的軍工廠,直接被李雲龍騰了出來改成了生產火箭炮。

    此時距離已經定制好的太原會戰時間總共還有28天的時間,28天說多不多說少不少5座軍用工廠同時開始生產火箭炮的話,一天就可以生產6.25門。

    常來說生產處理所需的武器裝備需要23天的時間,所以還有5天的生產可以繼續調撥回步兵班裝備中生產更多的步兵班裝備。

    李雲龍現在一天時間就可以生產出41.66套步兵班裝備。

    也就是說他8天的時間就會生產出一個步兵團所需要的所有武器裝備,這樣的生產能力已經稱得上高效。

    現在他所有的部隊都已經是奇招滿員的,剩下的時間用來生產一批武器裝備作為後備的武器使用倒也是足夠的。

    很快李雲龍就將自己所有的發展計劃制定完畢,然後軍用工廠的生產也進行了稍微的調整。

    一切都開始按部就班的發展。

    喜歡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請大家收藏︰()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方便以後閱讀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第321章 總結和規劃好了自己的發展以及結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第321章 總結和規劃好了自己的發展以及結果並對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