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

第284章 利用民用工廠搞一下實體工業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努力碼字早晚能成功 本章︰第284章 利用民用工廠搞一下實體工業

    調整好自己的建造方針之後李雲龍覺得自己的生產能力實在是太落後了。

    就這麼一點點的軍用工廠太不夠了,但是想要獲得更多的軍用工廠還需要看緣分,至少現在他沒有什麼好主意。

    從現在的情況上來說,13座海軍造船廠和13座軍用工廠都是有了自己的任務

    和他們相比民用工廠就比較空閑了,13座民用工廠完全用不了這麼多。

    一座民用工廠用來給李雲龍自己養部隊,給部隊提供食物等等一系列的補給,包括燃油的。

    一座民用工廠則是用來給全八路軍提供各種各樣的補給物資以及金錢援助不是他李雲龍不想提供更多,而是實在是不能提供更多。

    一座民用工廠一個月就相當于給八路軍提供150萬美元或者155萬美元的物資,這個數字可能用美元來表明感覺有點少,但是換成大洋就不一樣了。

    相當于一個月至少給八路軍提供600萬大洋的物資或者是620萬大洋的物資。

    而且這還只是在系統中的價格,如果在八路軍那邊按照市場價一推算至少相當于每個月給八路軍提供1,200萬大洋的物資。

    如此海量的援助已經夠嚇人了,如果將更多的民用工廠投入到援助之中,那無疑會讓整個八路軍都人心惶惶。

    這也有可能讓八路軍失去進取之心,這都是不好的。

    所以現在李雲龍做的最多也就是給八路軍提供一個民用工廠的產能,給他們補給以及各種各樣所需的藥品和物資。

    此如此以來,李雲龍的民用工廠有11座都是閑置的,他們的額度每一天都積攢下來

    現在為止已經有好幾千萬的民用工廠額度被囤積在了這里,雖然在戰爭中可能這點錢不算什麼,但是用在民生方面這點錢可以說是天文數字。

    在1939年,全國的收入總和也區區只有4.3億元

    李雲龍在這短短4個月的時間里面已經囤積了差不多3000多萬美元的額度,換算成大洋也就是1.2億!

    在系統中的價值換算到實際中來需要乘以兩倍,這就相當于他真正已經囤積了2.4億大洋的財富在自己的系統內。

    他儲存的財富已經相當于整個全國收入的一半了,這還不是計算海軍造船廠和軍工廠的產能價值為前提。

    而如此可怕的天文數字李雲龍除了拿出來建設一下雁北地區的這三座縣城之外根本沒有多余的用處。

    而對這三座縣城的建設花銷,哪怕是一個月都花不了20萬美元也就是60萬大洋。

    這或許就是現在李雲龍最大的煩惱,那就是自己明明有很多的錢,但是這些錢不知道用來干什麼好了。

    不能繼續拿錢來改善軍隊的待遇問題吧?

    該說不說,現在的軍隊待遇已經很好了,每個人都穿著高級羊毛布做成的軍裝,個人都有六套軍裝可以更換,還有常服禮服等等一系列所需的衣服。

    牙刷臉盆,牙膏毛巾這些東西更是全部由軍隊提供,毛巾這個東西甚至奢侈到一個月換一條發一條新的。

    並且種各樣的衣服也是第2年就會直接再發放一整套新的,包括四套作戰服以及兩套常服兩套禮服。

    這種待遇別說是在國內了,就算是在世界上也稱得上數一數二的了,伙食上也已經進行過改革了,這麼短的時間內再進行改革,明顯是有些離譜,而且伙食上的標準也是不差了。

    必須把錢扔在軍隊這里,明顯是一個浪費。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雲龍擔心在自己這樣子的供養之下,有可能會培養出一支少爺兵,這不是他想要看見的。

    艱苦作風還是要保留的,雖然我們不缺錢。

    所以此時的李雲龍將自己的目光轉移到了民生工程。

    且除了民生工程以外,建造一些本土的實地軍工廠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系統內的軍工廠雖然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是精品,但是由于自己的系統軍工廠數量還是比較少的緣故產能不足以供應全國的軍隊使用。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在自己的本土也發展出一些軍工廠?

    民用工廠的加持下,至少要什麼機器設備他都能弄得到,這麼獨天得厚的發展條件,他為什麼不考慮考慮呢?

    而且如此一來之後也不需要老師都借著神秘勢力作為由頭了,順便自己的功績也會變得更大。

    就憑借著發展工業,然後帶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打了各種各樣大戰惡戰這麼多的功績之下,說不定自己也能撈一撈元帥之位!

    李雲龍直接就從自己的指揮部內站起身,然後快步來到了應縣的縣委大院。

    這里有應縣的地方政府組織,還有趙剛在這里協調三座縣的發展。

    李雲龍來到縣委大院,為的就是研究一下應縣地區可以發展些什麼,這里有什麼特產之類的可以發展一下什麼其他的工業沒有。

    與其繼續浪費自己系統工廠內儲存的那麼多錢,為什麼不趁自己現在已經有了永久性的根據地,然後開始發展本土工業呢?

    有系統工廠在後面作為後盾以及系統士兵這些高技術高學歷的人才在。這里,李雲龍根本就不怕發展不起本土工業。

    畢竟放眼他的這支部隊,只要是系統士兵的最低的學歷都是初中起步,大部分都是高中和大學的,而且部隊中不乏有碩士和博士。

    而且原本連院士級別的人才都有,只不過院士級別的國寶級人才已經被他拉到研究院去好好的進行研究了。

    只僅僅只是碩士和博士也已經夠用了,而且普通的大學生說實話也是能用的,有這麼多高端人才儲備,難道還怕搞不好三個縣的民生工作以及工業發展問題嘛?

    那絕對是可以做到的,畢竟都是各專業的精英和翹楚。

    所以現在需要好好的看一看應縣地區有什麼樣的特產,還有資源,然後再研究一下另外兩座縣的特產和資源,最後整體的制作出一個工業發展計劃。

    就在李雲龍走進縣委大院找到趙剛,帶來了一批專業人士和趙剛在商討著如何發展如何讓這三個地方的老百姓富裕起來,過上好日子的時候。

    丁偉和孔捷兩個人也已經帶著部隊來到了他們各自要攻擊的縣城下。

    喜歡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請大家收藏︰()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方便以後閱讀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第284章 利用民用工廠搞一下實體工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第284章 利用民用工廠搞一下實體工業並對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