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

第126章 組建輕型炮兵營和缺乏人才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努力碼字早晚能成功 本章︰第126章 組建輕型炮兵營和缺乏人才

    李雲龍和趙剛抵達之後就立刻開始布置起了場地,將坦克停在了征兵點的後面,引人注目。

    具體招兵的事宜李雲龍並沒有去直接插手干預,而是搬了一條凳子坐在了一旁開始就著自己步兵團的情況安排接下來的編制問題。

    對于接下來新一團的安排,李雲龍還是有想法的。

    此時的新團不管是裝甲部隊還是步兵部隊,其實都已經是足夠的,唯一缺乏的就是炮火。

    6門75毫米步兵炮和兩門150毫米的步兵炮在1940年以前的戰場,說實話在戰場中是並不弱的。

    但是現在已經是1940年了,1941年後,世界各大國就會開始對自己的步兵單位進行了改變。

    而李雲龍作為八路軍的先驅者,自然也是要開始對自己手頭上的部隊進行改編。

    新1團共下轄4個步兵營,一個裝甲防空炮混成營,總共5個營的部隊團直屬工兵連,特戰小隊,警衛排,團部直屬野戰醫院,團部直屬火力支援連,以及一個加強後勤連。

    這樣的編制很明顯是已經超編了一個步兵團應該有的編制。

    不過對于超編這件事情在八路軍來說一直都是常有的,再加上還沒有去開闢自己的根據地,所以李雲龍還沒有準備將手頭上的部隊分開。

    其實最主要的就是沒有足夠的團級軍官。

    此時李雲龍手下最專業的軍官也就是2個中校,中校統帥一個步兵團,雖然說勉強能用,但還是有些不足。

    這才是李雲龍現在都還沒有把整個新一團給分開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原因,比如說火炮數量的不足。

    為了應對接下來百師大戰過後小鬼子越來越強大的部隊,所以李雲龍做出了一個決定。

    從現在開始更改團級步兵單位,給步兵團裝備一個輕型炮兵營試點。

    計劃是這樣的,在新一團里面裝備一個輕型炮兵營作為輕型火力支援,步兵營提供足夠的輕炮火力。

    在沒有成立步兵師之前,輕炮營將會一直和步兵團一起存在,以應對越來越復雜的戰場局勢。

    輕型炮兵營

    總人數︰650人裝備12門 efh1840型105輕型榴彈炮

    1. 營部︰

    指揮人員

    營長 1 名,是整個輕型炮兵營的最高指揮官,負責作戰指揮、訓練、管理等全面工作,具備豐富的炮兵作戰經驗和領導能力。

    副營長 2 名,協助營長開展工作,在營長不在或無法指揮時可接替指揮,同時分管一些具體的事務,如後勤保障、訓練安排等。

    參謀人員︰

    作戰參謀 2 至 3 名,負責收集戰場情報、分析敵我態勢、制定作戰計劃和方案,為營長的決策提供參考和建議,需要具備扎實的軍事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

    情報參謀 1 至 2 名,專門負責收集、整理和分析情報信息,包括敵方炮兵的部署、行動、武器裝備等情況,以及戰場的地形、氣象等環境信息,為作戰提供情報支持。

    通信人員︰通信班約 10 人左右,配備多部電台及相關通信設備,確保營部與各下屬連隊、上級指揮部之間的通信聯絡暢通無阻。在戰斗中,通信人員要快速、準確地傳遞各種指令和信息。

    其他人員︰包括文書、司機、勤務兵等若干,負責營部的日常事務和保障工作。

    2. 通信分隊︰通信分隊約 20 人左右,主要任務是保障營內的通信。裝備有有線通信設備,如電話線、電話交換機等,用于在相對固定的陣地或營地之間建立通信;同時配備無線通信設備,如便攜式電台等,以便在行軍、作戰等移動狀態下保持通信。

    3. 校射分隊︰校射分隊約 15 人左右,配備有光學觀測儀器,如望遠鏡、炮隊鏡等,用于對火炮的射擊進行觀測;還擁有一些簡單的測量工具,用于測量距離、角度等參數,以便準確地校正火炮的射擊。

    炮兵連︰一般下轄 3 個炮兵連。

    連部︰

    連長 1 名,負責本連的指揮和管理工作,要熟悉本連的武器裝備性能和炮兵戰術,能夠根據上級的命令組織實施射擊任務。

    副連長 1 名,協助連長工作,分管連隊的訓練、後勤等具體事務。

    通信兵 3 至 4 名,負責連部與各排之間的通信聯絡。

    文書、司務長等若干,負責連隊的文書記錄、後勤保障等工作。

    炮兵排︰每個炮兵連下轄 3 個炮兵排,每個排約 15 人左右。

    排長 1 名,指揮本排的炮兵進行作戰。

    炮手若干,每個連有 4 門 105 毫米輕型榴彈炮,每門炮配備 4 至 5 名炮手,分別負責裝填彈藥、調整炮位、瞄準射擊等操作。

    彈藥手若干,負責搬運、裝填彈藥,保證火炮的持續射擊。每門炮通常配備 3 至 4 名彈藥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自衛武器︰每個炮兵連配備 6 至 8 挺輕機槍,用于自衛和防空,一般分布在連部和各炮兵排。

    這樣的一個輕型炮兵營,再加上自己步兵團配屬的步兵炮,足以在小鬼子旅團一級的敵人火力對決中佔據上風。

    650人的炮兵營,現在李雲龍的系統中有400人,隨後再在這里招募一些新的老百姓加入軍隊。

    搬炮彈這種彈藥手的工作自然不需要系統士兵來擔任,完全可以由這些剛剛招募進來的新兵稍作訓練,然後替代。

    400人稍微勉強一下,組建一個輕炮營還是不成問題的戰斗力應該不會下滑的太嚴重。

    邊在心里這麼想著李雲龍,一邊就把自己心中的想法開始全部都寫到了本子里,然後將他妥善地放到了自己的公文包內。

    是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了,還是需要妥善保管好的。

    不過人才的不足依舊困擾著李雲龍,要組建一個新的輕型炮兵營,那是不是需要一名中校營長來擔任炮兵營長。

    而且不只是輕型炮兵營缺乏營長,就連李雲龍現在的各營級指揮官說實話都還沒有到合格的地步。

    同時副團長也同樣沒有足夠水平的人來擔任,無疑讓李雲龍頭疼到了極點。

    中級指揮官的缺乏,讓李雲龍難受的要命。

    現在也就只能從矮個子里挑高個子,直接挑選各級學高學歷的軍官,擔任營長副團長等等職位。

    但是這樣子擔任的軍官是無法發揮出整支部隊的有效戰斗力的,至少他們無法像李雲龍一樣直接細微的對自己手下的部隊進行指揮,李雲龍作為團長,他可以將自己的指揮效果深入到連一級。

    營長的具體標準就是可以將自己的指揮深入到排一級,連長就更不用說了,他必須會直接將自己的指揮深入到班一級。

    雖然這些級別的軍隊就算沒有高層指揮官的指揮,也能發揮出十成的戰斗力,但是有指揮官的話,那就意味著能發揮出12成的戰斗力。

    人才,人才!好缺少人才啊!

    必須想辦法讓系統再爆一些人才出來。

    喜歡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請大家收藏︰()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方便以後閱讀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第126章 組建輕型炮兵營和缺乏人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第126章 組建輕型炮兵營和缺乏人才並對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