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大案系列

第168章 上海“94.11.23”涉外持槍殺人劫財案偵破紀實(1)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幸運小溪水 本章︰第168章 上海“94.11.23”涉外持槍殺人劫財案偵破紀實(1)

    面對持槍搶劫的劫匪,被劫的外籍男子居然只給一塊錢,劫匪頓時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你他媽的以為這是燒火棍嗎?”

    “砰砰砰…”

    這是一個真實案例,發生在九十年代初期的上海。

    1994年11月23日下午,上海虹橋賓館14樓靜悄悄的。客房服務員小王推著清潔車來到1408房門口,按了好幾下門鈴都沒人應。

    她看了看手表,這個點客人一般都在房間休息的。猶豫再三,小王還是掏出萬能鑰匙打開了房門。

    門一開,刺骨的冷風迎面撲來。小王打了個哆嗦,抬頭一看,窗戶玻璃碎了個大洞,冷風正呼呼地往里灌。

    碎玻璃碴子撒了一地,窗簾被扯得歪歪扭扭。再往地上看,小王腿一軟差點坐地上——一個渾身是血的男人臉朝下趴在窗邊,身下的地毯都被血浸透了。

    小王是一個小姑娘,哪見過這個血腥的場面,頓時嚇得驚恐萬狀,聲嘶力竭地喊道︰“殺人了,有人被殺了,快來人啊!”

    邊喊邊連滾帶爬沖出房間。

    上海刑偵隊的數名警察在接警後,十分鐘就趕到了現場。帶隊的公安局領導一進門就看出了門道︰

    門鎖完好無損,凶手八成是被害人自己放進來的。

    房間里的景象更觸目驚心——地上散落著四顆子彈、兩個彈殼,窗台邊還嵌著一顆彈頭。

    被害人手腳都被黃色膠帶捆過,嘴巴也被封住,手上全是玻璃割的傷口。法醫初步檢查發現,死者頭上被砸了二十多下,胸口還有個槍眼,這一槍擊穿了身體,直接要了命。

    痕跡專家蹲在地上研究了半天彈殼,突然想起了什麼,他仔細查看現場遺落的彈殼,肯定地說這槍是把老五四,應該是雲南那邊登記過的。

    一查記錄,果然有這麼一個報警記錄,這把槍兩年前在雲南德宏一個鄉政府被盜,之後就再沒出現過。

    案情分析會上,老偵查員們討論得很激烈,有人認為這很可能是一起職業殺手干的。

    公安局領導指著彈殼說,這破槍打兩發就卡殼,正經殺手不會用這種破爛。

    這分析得應該很有道理,殺手除了有膽量之外,最關鍵的還是武器,不能說一流的,但也不可能是個破槍,萬一打不響被人一把抓住,不就玷污了自己江湖威名?

    西安“小黑”魏振海不就是用了一個不匹配的子彈,丟了小命?

    大家琢磨著,凶手能說韓語把被害人騙開門,又對豪華賓館這麼熟悉,很可能是東北那邊的朝鮮族。看這作案手法,就是圖財害命的流竄犯,不像有政治背景。

    專案組立即分成兩個小組展開行動。第一組由經驗豐富的刑偵隊長帶隊,重點排查賓館周邊的東北籍人員,特別是會說韓語的朝鮮族居民。

    他們拿著被害人照片,把附近的小餐館、理發店、雜貨鋪都跑了個遍。

    有個賣烤冷面的東北老板回憶說,那幾天確實見過幾個生面孔,但都是來做生意的,看著不像壞人。

    連續走訪了三天,往往看上去是很有價值的一條線,卻怎麼也抓不住。

    另一組直奔雲南查槍。兩名偵查員連夜收拾行李,第二天天沒亮就趕去虹橋機場。

    飛機上,年輕的小偵查員困得直打哈欠,老偵查員卻盯著案卷出神,說這把槍兩年前就丟了,現在突然在上海出現,這里面肯定有蹊蹺。

    到了昆明,當地警方很配合,很快就查出這把槍原來是德宏州一個鄉黨委副書記的配槍,1992年10月被盜的,當時還丟了8發子彈。

    一個鄉黨委副書記也配槍?不熟悉當時歷史背景的可能不清楚,

    根據資料記載,在90年代以前,一些偏遠山區或邊境地區,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社會治安復雜,管理難度較大。

    為了有效應對突發情況,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鄉黨委干部是可以配槍的,一是自衛,還有就是領導隨時就可能出來處理突發事件。

    而雲南德宏州就位于邊境地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中國西南邊陲,西、北、南都與緬甸交界,社會治安十分復雜。

    老偵查員當機立斷要去德宏。去德宏的長途車在山路上搖搖晃晃,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

    年輕偵查員看著窗外翻下山的汽車殘骸,手心直冒冷汗。更嚇人的是會車時,兩輛大巴幾乎貼著過去,後視鏡都快蹭掉了。顛簸了兩天,終于到了軒崗鄉。

    鄉派出所的老民警翻出當年的記錄本,紙張都泛黃了。老民警指著牆上的地圖說,這把槍是在鄉政府大院丟的,外人根本摸不進來,肯定是熟人干的。

    可惜關鍵證據都在一場火災中燒光了。他們找到丟槍的副書記,這位老干部說起這事後悔不已,說千不該萬不該把窗戶開著,那天他下班回來,槍就不見了,這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生人進來全村都知道。

    上海這邊,另一組偵查員正在日夜查問出租車司機,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對于三萬多出租車,他們硬是拿著被害人照片,一個公司一個公司地跑。

    司機們都說沒見過可疑人員。更麻煩的是查賓館住宿記錄,那時候全靠手寫登記。

    十幾個偵查員天天熬夜抄資料,把一萬多客人的信息做成卡片,手指都磨出了繭子,都知道哪怕錯過一人,說不定錯過的這個人就是歹徒,而其他工作就算白做了。

    轉眼到了12月,專案組再次奔赴雲南。這次他們帶著更詳細的排查名單,可查來查去,不是時間對不上,就是動機不足。

    有個嫌疑人倒是很可疑,听說跟丟槍的副書記有過節,听說書記的槍丟後,就跑緬甸去了。可仔細一查,案發時他正在緬甸賭場輸錢呢,根本沒作案時間,偵查員問他為什麼正在查槍丟的事,他要出逃。

    他說︰“都知道我和副書記有過節,擔心查到自己身上說不清楚,怕被弄到刑警大隊審訊時挨揍,干脆跑的遠遠的。”

    1995年開春,公安部召集各地刑偵專家在上海開會。會議室煙霧繚繞,各地來的老偵查員們熱烈討論。

    北京來的專家指著地圖說,這把槍是關鍵,從雲南到上海,肯定有人帶它過來。

    8月份,雲南警方又發現新線索︰有個在押毒販交代,曾經賣過一把五四式手槍給東北人。

    偵查員們立刻第四次趕往雲南,這次他們在邊境蹲守了一個多月,把會說韓語的東北人查了個底朝天。

    有個叫老刀的緬甸線人說,前陣子是有個東北佬在這邊轉悠,說是做玉石生意,但總打听黑市買槍的事。

    偵查員們順藤摸瓜,終于在一家小旅館的登記簿上發現個沈陽來的許姓男子,入住時間剛好和槍支出售時間吻合。

    更可疑的是,這人會說韓語,還經常往上海跑。

    偵查員們為了查案,在雲南那真是拼了老命。這幫上海來的干警,學著當地傣族爺們穿起了筒裙、圓領汗衫,腳上趿拉著人字拖。

    想想看,一群北方漢子硬要裝本地人,那模樣活像穿了戲服——皮膚太白,走路太板正,張嘴就是一股子上海腔調。他們在寨子里轉悠,老百姓背地里都管他們叫\"穿裙子的公安\"。

    那年國慶節,別人家都在過節,他們蹲在邊境線上啃方便面。有個傣族大媽看不過去,給他們送了竹筒飯,還嘀咕這些漢人公安比他們寨子里的狗還辛苦。

    可線索就像竹筒里的糯米飯,嚼了半天還是沒餡兒。

    轉機來得太突然了,十月底有個蹲號子的混混想減刑,跟獄警報料說,在岩醫生家打麻將時見過槍,枕頭底下壓著把\"五四式\",黑得發亮。

    這消息讓專案組像打了雞血——岩醫生就住在縣委大院隔壁,案發那會兒他老婆還在李副書記家當過保姆。

    等他們第六次殺到雲南,岩醫生嚇得直哆嗦,說槍是緬甸表哥借他玩的,早還了。

    調查發現這緬甸人確實有槍,但比案發時間還早兩年。岩醫生還槍時,他緬甸表哥正在賭場輸得底朝天,槍套都當賭注押出去了。

    這時候日歷已經翻到1995年底,案子拖得連派出所看門的大爺差不多都能背出案情。

    一名偵查員有天蹲在瀾滄江邊刷牙,突然把搪瓷缸子一摔,說他們查案跟這江水似的,光知道往前沖,忘了江底還有暗礁。

    他們重新捋線索,發現有個細節被忽略了——李副書記家被盜那天,隔壁正在辦婚宴,當時請的廚子就是從緬甸來的。

    這次去雲南的隊伍可謂是精銳盡出。領隊的是刑警大隊大隊長,這個老刑偵眼角的皺紋比檔案袋上的褶子還多。

    跟著他的都是一些狠角色︰副大隊長,破案時總愛嚼檳榔,牙齒都染成了紅褐色;刑科所的專家,戴著瓶底厚的眼鏡,看個指紋能趴那兒研究一整天;

    還有兩名年輕偵查員,這倆年輕人查起案來跟拼命三郎似的。

    出發前,公安局領導拉著大隊長的手直嘆氣,說這都第六趟了。

    話沒說完,大隊長就打斷他,說領導放心,毒販子最愛配槍耍威風,這次他們重點查這條線,說不定柳暗花明。

    領導一愣,隨即拍了拍他肩膀——這老伙計把他想說的話都說完了。

    這幫人真是豁出去了。一名年輕偵查員當時才二十出頭,連對象都沒談,在動員會上紅著眼眶說,案子不破,他就在雲南扎根了。

    而大隊長直接讓老婆把換洗衣服打包寄到雲南,擺明了要打持久戰。

    1996年5月,六個人又殺回雲南。一名偵查員還是那身滑稽打扮︰花筒裙配人字拖,就像一個不倫不類的傣族小伙。

    每天花一塊錢坐摩的去公安局\"上班\",那摩的司機是個獨眼龍,後來都混熟了,見著他們就喊上海公安,今天又要去哪兒盯梢。

    有天傍晚,大隊長和偵查員蹲在路邊攤吃米線,辣椒放多了,嗆得直冒汗。突然緝毒副局長火急火燎跑過來,鞋都跑掉一只。

    這位副局長平時說話慢條斯理的,這會兒卻跟機關槍似的,讓他們別吃了,說有線報,有個毒販子手上有把帶\"8\"字的五四式。

    大隊長一听,差點激動的把筷子弄掉在地上,米線湯濺了一褲腿,這消息來得太突然,他們都不敢信了。

    兩人跟著副局長一路小跑回公安局,因為穿著人字拖鞋,跑起來“拍嗒拍嗒”的響,干脆提著鞋子,光著腳丫子沖進辦公室。

    副局長說的這個毒販子姓張,是個\"毒槍雙修\"的老油條。

    審訊時他交代,94年11月,有個沈陽來的許慶國,花兩千塊買了他一把\"五四式\"。

    那小子裝得人模狗樣的,說什麼外資公司翻譯,還會嘰里咕嚕講外國話。不過槍不是他搞來的,是郎小四那孫子賣他的。

    說到這個郎小四,卻是一個慣偷,二流子一個,听說他如果隔兩天不從別人家偷點東西,拿在自己手里,他心里就發慌。

    92年10月那天晚上,他送完女朋友回家,路過鄉黨委李副書記家,看見窗戶沒關嚴實,借著月光往屋里一瞄——好家伙!牆上掛著把黑黝黝的手槍!待續未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90年代大案系列》,方便以後閱讀90年代大案系列第168章 上海“94.11.23”涉外持槍殺人劫財案偵破紀實(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90年代大案系列第168章 上海“94.11.23”涉外持槍殺人劫財案偵破紀實(1)並對90年代大案系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