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華

第226章 前無古人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拾參娘子 本章︰第226章 前無古人

    “小橙子”醒了。徐蓉記完賬,去洗了洗手,過來抱孩子。

    現在已是深冬,他們屋里燃著炭火,孩子里三層外三層,包得像個粽子似的。

    徐蓉道“要是屋里有暖氣就好了!”

    之前沒孩子,屋里冷一點徐蓉覺得也沒什麼,他們大人挺抗凍的。但是有孩子,而且還是個只有五十天的小嬰兒,徐蓉就特別在意屋內溫度。

    少華道“要不再多生幾個火?”

    徐蓉搖頭“炭火會產生毒氣,火生多了會中毒的。”

    其實炭火產生的是一氧化碳,她覺得說化學名少華會听不懂。

    “哪里有毒氣!那麼多人家燒炭火,也沒見把人毒死。”

    少華說完,忽然想起來,好像還真听說過有毒死的。

    徐蓉道“嚴格來講也不是毒氣,是一氧化碳。這屋里並不密封,你看門下,那麼大條縫,一氧化碳透出去,自然不會中毒。可如果生的炭火多,產生的一氧化碳會更多,到時候,可能……”徐蓉也不知道會不會被毒到,但無論如何她也不會冒那個險。

    少華道“那怎麼辦?”

    徐蓉道“砌一個炕。”

    以重陽縣的氣候來說,其實沒必要,這里冬天再冷溫度也在零上。可是家里有嬰兒,那就不一樣了。

    徐蓉覺得嬰兒在炕上會更好一點。要不然以她那小身體,不像大人一樣能將床捂暖,她實在太小了,床對她來說,睡哪兒都是冰冰涼涼的。

    “好主意!”少華一拍手“我去找人,立即就砌。”

    徐家一群北方人,暖炕、地爐,他們從小到大都在用,其中不乏會砌炕的好手。

    砌炕需要七八天,正好他們屋子外就是廚房。將原先的大床搬開,外頭廚房重新改造,牆上打洞連接到屋內,然後在另外一頭牆邊砌上煙囪,暖炕的位置就確定了。

    在砌炕的這些天,徐蓉暫時搬到宋嬤嬤的屋子和她一塊住。

    宋嬤嬤到岩腳村已經大半年了,她深居簡出,仿佛修行者一般,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屋里,不是做針線,就是在整理書。

    徐蓉看她寫的一大摞手稿,問“你是要整理編輯一部新書嗎?”

    宋嬤嬤搖頭“不是,這些書經常翻閱,有些舊了,我重新謄抄一本。”

    徐蓉道“你何不借這機會,重新編一部新的?”

    宋嬤嬤哂笑道“我哪有那本事!”

    “不是完全創作一本新的,而是將舊有的知識,重新歸納整理。”

    徐蓉想到《本草綱目》。以她不多的歷史知識,她知道“本草綱目”的成就,主要是在于收集整理。

    徐蓉道“你編一本藥書,名字就叫‘本草綱目’。你將所知道的藥材,全都給它收納其中。以部為綱、以類為目。比如草藥類、金石藥類、木頭用藥類、蟲子用藥類……”徐蓉越說越不專業,因為她本來也沒有看過“本草綱目”,只知道它是一本集大成的藥典書。換言之,就像字典一樣。

    徐蓉道“你收錄個幾千種藥物,把它們的性味歸經、主要功能、藥物形狀寫出來,然後再附上幾個方子。你想象一下,這是不是一本很偉大的書!”

    宋嬤嬤听得皺眉“幾千種?”一般藥書上記錄的藥物就兩三百種,多的四五百,她張口就來,幾千種。

    徐蓉道“總之,這本書的基調,就是要又多有全。把所有你知道、不知道的藥物都羅列上去。”

    宋嬤嬤臉皮抽了抽“不知道的如何羅列?”

    徐蓉伸出根手指,做出個靈光一現“叮”的動作“叮,你說到重點了,這時候就需要你去采集了。民間有很多偏方,比如前兩天小橙子有些拉肚子,曹婆用大米炒了煮水給她喝,喝上兩次就好了。你說這算不算也是一種藥呢?當然,大米不是藥,不過這也是個方子。”

    徐蓉忽然想到蠶豆也是藥,說道“誒,對了,其實你可以把它歸在糧食類。大米、蠶豆、小麥、大麥,這些可能應該也會有些相應的方子吧!”徐蓉猜測“總之,就是把你所知道的全列進去。數量要多、要全,那麼你就是前無古人的第一位集大成者。”

    徐蓉知道李時珍是明代人物,在他之前有沒有像《本草綱目》這樣的書徐蓉不了解,不過既然《本草綱目》能成為歷史性的著作,那一定是有它道理的。

    現在她所處的時代,大致相當于唐末宋前(當然,他們也沒有唐朝這個時代),不過,明朝距此差老遠了!提前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編出一本《草本綱目》,徐蓉覺得一定會火!

    當然,也可能在宋嬤嬤的有生之年,她火不了。但是,她一不結婚二不生子,注定要孤獨終老。在她有生之年,找點事情做,那不是挺好嘛!

    宋嬤嬤听了徐蓉的話,仔細想想她不能竊用前人的智慧,但是,她只是將其收錄整理,應該也不算是欺世盜名吧?另外,徐玉蓉舉的例子很對,民間有很多偏方,也有一些未列入藥材的草木用藥,根據民間使用,效果都挺好,這可以算是已經被驗證了方子。宋嬤嬤覺得,這種方子可以編入藥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徐蓉見她听進去了,說道“你也算是個文化人。文化人要做文化人的事,說實在的,我覺得你可以適當收幾個徒弟。”

    之前徐蓉教那氏的一群人識字,沒教多久她就因為生孩子暫停了教學。

    她覺得識字只是第一步,識字之後要學點知識性的東西,比如學會計、學四書五經,總之就是要有實質內容,否則識字無意義,頂多就是能看懂自己的賣身契。

    宋嬤嬤搖頭“我不能收徒。”

    “為何?”

    “因為我師傅不準。”

    宋嬤嬤的學醫道路,可以說是“科班出身”,師從太醫院首。他們對收徒管的是十分嚴格的。除非是師傅分派下來,讓他們帶徒。否則他們自己是無權收徒的。

    如果你無法理解,換一種說法

    這就好像武俠中的各大門派,令狐沖的師傅是岳不群。華山派要不要收徒?那是岳不群說了算,令狐沖無權收徒。假如令狐沖私底下收了徒弟,一來是華山派不承認他收的這個徒弟,二來是令狐沖違反門規,面臨處罰。

    徐蓉不強人所難,她也只是順便問問。假如宋嬤嬤能收那幾個孩子做徒弟,他們將來就可以“以醫為生”。

    在這個社會,做大夫還是挺吃香的。曾經徐蓉請位赤腳郎中,出一趟診,上百文錢。這還只是看診的錢,不算病家給的紅包,不算藥錢。假如遇到大方的,一個月出幾趟診也就夠吃夠喝了。

    宋嬤嬤暗嘆徐蓉的才情,她居然能想到編一部藥典。不得不說,這主意甚好。只是,宋嬤嬤覺得以自己的能力,她無力完成。

    所以,宋嬤嬤打算等回到京城後,將這個主意獻給師傅。以師傅的能力,集結眾弟子,她相信這部藥典一定能問世。

    然而,她什麼時候才能回京?

    十多天前趕集,她往京城寄了封信。告訴老夫人,徐玉蓉生了個女兒;公子也從邵州回來,那邊衙門知曉了公子的動態。總之,宋嬤嬤將了解到的情況,向老夫人全盤稟報。

    接下來,宋嬤嬤就等著老夫人的回信。

    按照之前老夫人透露的意思,她想將孩子帶到邵府撫養。這里窮鄉僻壤,徐玉蓉一個鄉野村婦,老夫人不會讓邵家子孫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曾經宋嬤嬤也認為徐玉蓉是個鄉野村婦,但在這里待了大半年,她發現徐玉蓉很有才華。她的能力不亞于世家大族培養出來的小姐。

    只是可惜,她出身太低。

    喜歡余世蓉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余世蓉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余世蓉華》,方便以後閱讀余世蓉華第226章 前無古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余世蓉華第226章 前無古人並對余世蓉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