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華

第213章 啟程回國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拾參娘子 本章︰第213章 啟程回國

    十天後,八月二十二日,穆青一行人啟程。

    這次他們帶走了一萬多斤干辣椒,總共三十多車,平均每車裝載三百斤。

    一匹單馬木車的載重量大概在六百斤左右,但是考慮到山路崎嶇、長途跋涉,並不能按照馬的一般承受力來運,否則可能會出現馬匹損傷或車輛損壞。

    穆青在給粟召國王講運輸的時候,同時也抱怨李國境內沒有國道。

    粟召听後,覺得是時候該修國道了。點頭同意,承諾等秋收後就開始修。

    這次穆青出發,只有五輛車是他們自己的。另外三十車,是李國的馬匹車輛。

    除了運載辣椒的人員車輛,粟召還派出一個五人使團,準備前往華國京城,覲見皇帝。

    使團有什麼樣的任務,穆青不關心。不過他承諾將這些人安全送到京城。

    于是,三十多輛車拉運貨物,九輛車拉運人和路上的生活物資,總共四十多輛車浩浩蕩蕩出發。

    李國絕大部分人沒有出過國境,包括粟召派出的使臣,他最遠也就到過盤山埡口。那里是李國與華國的交界處。

    使臣厲馳逸一路上恭維穆青,夸贊他們之前第一次是如何到達李國的?這出境的路,連厲馳逸自己都不太熟悉,恐怕也會走錯、折返,但他們身為夏國人,第一次來李國,居然能準確找到方向道路。

    穆青是老江湖,知道他這話中暗含試探之意,回答道︰“有人的地方問人,沒人的地方,我們也會走錯。”

    其實,他們還真沒走錯。早在幾年前,夏國就派人來勘察過李國地理,繪制過李國地圖。這次消失的五十人,也是繼續勘察,將一些局部地方補全。

    勘察不是一下兩下就能完成的事情。夏國派人潛入李國境內,有的人在李國已經待了好幾年,完全融入當地,變成本地人。

    穆青又道︰“再說我們常年在外,對認路、找路有一定的經驗。”

    “什麼經驗?”厲馳逸假裝好奇。身為三十多歲、有生活閱歷的人,厲馳逸自己也知道如何找路。

    “比如看星宿,看路上的印記,看周圍植物生長的情況。”

    兩人探討起如何辨識方向,一路上聊得挺愉快。

    經過七八天的車程,他們到達兩國交界處。

    李國這邊,有國王的手諭,守關士兵立即放行。出了李國關口,前行五十多里,是華國關口。

    李國與華國有地界之分,但是軍隊駐扎、鎮守的關口不在一處。

    一則,是因為地理原因。總不能李國佔據了這個關卡要地,華國也在這里佔據,這樣豈不是要打起來。

    二則,為了避免上述情況,雙方在中間空出段緩沖區,各自在各國領土上,找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作為關卡。

    所以,當踏出李國關口,並不等于就出了李國領土。要走上一段路,中間的某個地方,那才是兩國領土交界處。

    五十里的中間地帶,夠馬車走上好一陣子。當他們來到華國關口,已是下午太陽偏西之時。

    穆青下車,前去交涉過關。

    所謂交涉,就是向駐守軍官稟明身份,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有沒有帶貨物,什麼樣的貨物要繳納多少過關費用。

    幾個月前他們出關時,就已經在這里登記過,軍爺對穆青幾人有印象。但是,那三十幾輛李國馬車,以及車上的貨物,軍爺要好好檢查。

    古代出入境也有管制物品。比如從境內運出大量白銀、黃金、鐵器、礦產等等,這些是不允許的,除非有朝廷批文。而從境外運輸到境內,白銀、黃金、礦產、鹽巴、茶葉、甚至糧食等等,各種物品有各自的規定要求,要好好細細盤問。

    軍爺命車夫將每一輛車上的貨物打開。

    當看到麻袋中紅顏色的干果,軍爺問︰“這是什麼?”

    “辣椒,吃的。”穆青拿起幾根干辣椒,掰開給軍爺看。

    軍爺疑惑地看著他,示意他吃給自己看看。

    穆青道︰“這是調料,做菜用的。等一會過了關,我用這個給你炒個辣子雞。”

    軍爺半信半疑的望了望他,然後一輛車一輛車的逐個檢查。

    檢查完,軍爺問︰“你們所有車,總共是拉了多少?”

    穆青答︰“一萬斤。”

    軍爺問︰“這辣椒,是賣多少文錢一斤?”

    “一百文。”

    軍爺想了想道︰“那你們一斤交五十文錢吧。”

    听到五十文,厲馳逸頓時瞪大眼珠︰“五十文?天吶!!”這簡直是天價關稅。

    軍爺瞄了眼這個看起來像個鄉紳的中年男子,沒有理會。

    穆青苦笑道︰“軍爺,這只是一種普通佐料,新鮮時還可以當菜吃,它不是香料。”

    軍爺說出五成關稅,是將辣椒當香料了。香料的關稅很高。

    “不是香料?”軍爺拿起根辣椒聞了聞。

    “真的不是!”穆青解釋︰“我們在慶州也種著辣椒,只是從北方運到南方路途遙遠,遠遠超過從李國運來的路程。這辣椒說起來,就跟蔥姜蒜一樣,它不是什麼稀罕香料。”

    軍爺半信半疑。

    穆青道︰“這樣,一會我就做給你吃。你嘗一嘗這辣椒的味道。”

    跟沒有見過辣椒的人解釋,真的有點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親自嘗一嘗。

    說完,穆青將軍爺拉到一旁,悄悄塞給他一個十兩的銀錠,壓低聲音道︰“給個機會,你們可以先把車扣著,等我給你們做一頓嘗嘗,你就知道辣椒是何物了。”

    軍爺掂了掂手中銀錠,態度有所緩和,說道︰“我們這一班有三十個人呢!”

    穆青露出為難之色︰“軍爺,三百兩,你還不如直接收我關稅呢。”

    一萬斤辣椒,每斤征收五十文錢關稅,總共就是五百兩。假如穆青行賄,一人給十兩,總共就是三百兩。

    軍爺眯眼斜望著他︰“你說什麼呢,我是說我們有三十個人吃飯!”

    華國軍餉,百夫長一月都才一千文錢,什長五百文、伍長三百文。當然,這是發給他們的銀錢,衣服食物軍營全包。

    剛才穆青給這人十兩銀子,這人只是管理十人的什長,一個月有五百文錢軍餉,十兩銀子,相當于他二十個月的收入。

    人再貪心也不能貪得太過,何況一個什長,他可沒想過要敲詐人家幾百兩。想都不敢想!那至少得是他們將軍才敢想的數目。

    穆青發現是自己誤會了,松了口氣。

    兩人說定,馬車暫時先扣在城牆關內。穆青派人去買雞、買肉、買酒。他這一頓,不僅是做給邊關軍士們嘗嘗辣椒為何物,同時也是為以後鋪墊個良好基礎,畢竟之後辣椒還要接著運呢。

    厲馳逸看著穆青如此討好軍官,心中有些感慨︰不愧是華國,什麼都高人一等!

    身為小國使臣,厲馳逸沒有拿大,晚飯時與守關軍士把酒言歡,順便問了一下過關貨物的相關規定。

    听完之後,他發現國王想要與華國通商的想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關稅。否則無論是他們從華國買入商品,或是向華國賣出,單單這關稅就貴得離譜。

    席間,穆青豎起耳朵,听到厲馳逸詢問的那些問題。他嘴角微勾,希望李國使臣最後能把通商談下來。

    這天晚上,他們宿在邊關城池內。第二天,交了二百兩的貨物稅銀,繼續啟程。

    離開關口,繼續前行十幾里,便是營口鎮。

    關口一般建在地勢狹隘的地方,這樣可以用少量兵力便能守住關卡。而鎮守邊關的大部隊,則是駐扎在不遠處的後方。在沒有戰事的時候,並不需要那麼多士兵去守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余世蓉華》,方便以後閱讀余世蓉華第213章 啟程回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余世蓉華第213章 啟程回國並對余世蓉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