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人跑了縣城兩家糧行,以高價又買了二百斤精米、四百斤糙米、一百多斤面粉。
客棧老板問︰“糙米現在是什麼價格?”
手下答︰“四十文錢一斤。”
客棧老板驚掉下巴︰“四十文!平常也就賣二十六七文。”
拓跋于榮問︰“面粉呢?”
“面粉六十文一斤,倒是沒漲多少,不過糧行總共也就只有這麼點。”
陽河人不愛吃面食,平常面粉在這里的銷量很低,糧行備貨也少。之前拓跋于榮他們已經去買過面粉,這下算是將糧行的面粉全買完了。不過大米,糧行是收緊了不賣。
客棧老板感嘆道︰“現在糧食價格太高了!等你們走後,我這客棧也不能再賣飯食了,否則搞到我自己都沒飯吃。”
拓跋于榮道︰“你飯食漲價不就行了。”
客棧老板搖頭︰“漲價都不行。你看看,現在糧食那麼緊俏,有銀子人家都不賣。何況現在連菜都沒有,如何賣飯食?”三天前客棧就沒菜了,現在他們是面食就著米食。
說完,他有些不太好開口,問道︰“冒昧地問一下,你們打算什麼時候走?”
“目前不會走。”
客棧老板臉皮抽了抽,露出苦澀神情。
拓跋于榮道︰“放心吧,有我們在,不會讓你全家餓著。”
客棧老板知道他們剛買了糧食,可是客棧中那麼多災民。
他朝後院望了望,問道︰“你不會一直收留他們吧?”
拓跋于榮剛要回答,只見縣衙主簿帶著兩名差役跨進客棧。
“杜掌櫃!”差役喊了一聲。
客棧老板杜明亮趕忙迎上前,點頭哈腰︰“大人,您怎麼來了!”
主簿道︰“听說你這里收留了不少災民?”
杜明亮躬身答道︰“不是小的收留,是客棧里的一位貴客收留。”
“哪個貴客?”
“那位。”
杜明亮指向屋子角落一張桌上的拓跋于榮。
主簿望去,因為光線的原因看不太清楚,向前走了幾步,一眼認出︰“榮公子?”
拓跋于榮微笑拱了拱手,算是打招呼。
主簿轉頭問掌櫃︰“你這里的災民是榮公子收留的?”
杜掌櫃點頭哈腰︰“是,小人就做點小本買賣,哪有本事收留那麼多災民,都是榮公子收的。”
收留災民最主要的是供給他們吃喝,主簿知道榮公子的來頭,知道他富得流油。
主簿對掌櫃道︰“縣令大人命我尋一處地方安置災民,我去看過好多地方,都沒有合適的。我看你這里地點寬敞,有現成的馬廄草棚。要不你為陽河縣出份力,將你這里作為縣衙的臨時災民安置點。”
杜掌櫃聞言,呆愣原地。
他本意想拒絕,但又不敢拒絕的太直接,搜腸刮肚想著如何委婉,最後就變成呆愣愣地望著主簿。
主簿道︰“只是臨時征用。這段時間下雨,我們想搭建災棚,可是這大雨滂沱的,沒法搭。”
主簿還真不是一來就打客棧的主意,他看過好幾處地點。有現成屋子的,面積太小,頂多能容納三四十人;面積大的,什麼都沒有,就是塊空地,得要搭建棚子。可是這下雨天,且不說那地方滿地泥濘,搭建棚子的木材、茅草,上哪兒去弄?想來想去,他想到客棧。
客棧老板咽了咽唾沫,將拒絕的話咽下去,說道︰“臨時安置一陣子,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們沒有多余的糧食。”
主簿道︰“這個你放心,糧食由衙門出,你就提供個場地,不會讓你承擔其他的。”
听到只是提供地方,不用出錢,杜掌櫃就放心了。誰叫他將後院馬廄修得那麼大,可以歇二三十匹馬、停十幾輛車。
話說,你以為他這樣的客棧很賺錢嗎?其實不然。陽河縣地處偏遠,過往的客商很少,有時候十天半個月生意不開張。因為即便有客商經過,別人不一定在他這里停歇。所以,他雖然有這麼間客棧,但實則賺不了多少錢,也就夠一家子生活。
主簿道︰“行吧,你收拾一下後院,我去張榜公告,從明天起,你這里開始接收所有災民。”
主簿說完,跟榮公子打了聲招呼,然後有些開心地回去復命。
拓跋于榮全程听下來,想了想,命令手下將他們買的糧食全部搬到他們住的房間,一袋都不留在廚房。然後跟掌櫃解釋︰
“我這是為了不與他們官家的東西混在一起。我建議你也把你的東西收起來,否則混在一起,到時候不好說。”
掌櫃想想,覺得有道理,于是他也去搬東西。
……
今日晚飯,拓跋于榮他們一群人吃的是烙餅加米粥。災民們吃的就只有米粥。
有的災民是新來的,不解問︰“我們怎麼沒有餅?”
客棧老板道︰“人家是自己買的米面,包括你們現在喝的粥,也是他給買的。縣衙說了,從明天起,你們的伙食由縣衙管,我這里只是提供個落腳的地方。”
到今天為止,陽河縣城內已知的災民有八九十人。此時有的災民還在別處,不知道縣衙為他們統一安排了地點。不過隨著明天告示一貼,差役敲鑼打鼓巡街告之。分散在各處的災民會匯集到這里。
吃過晚飯,少華對拓跋于榮道︰“我們還是走吧!”
“走去哪兒?”
“回岩腳村,或是繼續往前。”
“往前路不通。如果是回岩腳村,你忘了我們還要等糧食?”
少華無奈搖頭道︰“感覺這里越來越亂糟糟的。”
拓跋于榮也有同感。不過他心煩的”亂“,是馬匹與人混居在馬廄中,還有他那九輛車。明天這里的人變多,他擔心有人手腳不干淨,或是有人傷害到他的馬匹。
榮順號用來跑長途的馬,都是好馬,一匹價值上百兩銀子。如果拓跋于榮丟了一百兩銀子,他不會心疼,但如果丟了或傷了價值百兩的馬,他會十分心疼。
雖然那馬也不是他親手養大的,但他對馬就是有這樣的情感。
想了想,拓跋于榮去找客棧老板,讓老板想辦法找個地方,給他安置那九匹馬。
老板能有什麼辦法!馬廄里將要住人,馬不能拴在那……想來想去,他決定騰出兩個房間。
一匹馬價值一百多兩銀子,九匹馬就是價值上千兩。這麼貴重的”物品“!不得騰個房間好好裝著。
其實拓跋于榮也是這麼想的,但他不好提,畢竟那是住人的房間。
盡管目前房間內沒人住,但在里面養過馬之後,重新收拾很麻煩。
所幸客棧老板不嫌棄,說干就干,先把房間騰空,然後又將馬料馬草搬進去,最後將馬牽進去。
至于拓跋于榮那九輛車,將車上東西搬空,然後將車架歸置到牆邊,盡量騰出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