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商量離別
岩腳村。
徐蓉重新調整了一下住房,讓家秀、袁婆幾人搬出老房子,將這里讓給劉氏住,畢竟這房屋本來就是劉氏的。至于徐蓉家旁邊的那間房,留給邵母住。
此時已近傍晚,干活的人陸續收工回來。
徐玉福見老房子騰出來還給劉氏,說他也要搬回老房住。就像以前一樣,他原本就住在老房子。
徐蓉不同意,堅持要他與鄒子義他們一塊兒住。
徐玉福嗔怪道︰“為什麼呀!老房空著也是空著,我從小就住在那里,我喜歡住在那里。”
徐蓉道︰“你一個人住,沒人監督,誰知道你又會干出什麼事。”
“我能干出什麼事!”徐玉福嘟囔,但他也知道姐姐指的是什麼事。
徐蓉道︰“你先跟鄒子義他們一塊住。等娘回來,看娘的意思。”
其實她把老房子騰出來,也考慮到劉氏可能會認下小紅。到時候,小紅的身份就變了。至于會變成什麼?還是那句話︰等劉氏回來。
這時少華過來叫徐蓉。他之前與拓跋于榮在一塊兒,講了他的“新底細”,也就是他們家姓姜、他父親是六品校尉,他因為年輕氣盛、誤傷人命,被判流放,最後又跑來岩腳村。
拓跋于榮是知道他真實底細的,想要隱瞞眾人,必須有他配合。
拓跋于榮爽快答應,這一點小謊,對他來說無所謂。
另外,少華又跟他講了,父母希望他回流放地。說實話,其實少華也覺得回流放地是最佳選擇,因為現在知道他身份的人已經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增加了江州姚家的那一大群人。人多口雜,少華隱隱感到危險。
說到邵州,拓跋于榮有話要講,不過他讓少華過來喊徐蓉一塊兒講。
徐蓉、少華來到拓跋于榮的房間。
拓跋于榮道︰“有件事,我本來想等穆青回來再與你們商量,不過少華說回邵州,現在講也無妨。”
“何事?”徐蓉一頭霧水。
“邵州裁撤了一些駐軍,這個你們知道吧?”
“知道。”徐蓉和少華听馮樹講過。他們之所以能買到軍馬,就是因為軍隊養馬場也裁撤了。
拓跋于榮道︰“我與李國有生意往來,邵州與李國接壤,為了方便今後的一些事情,等穆青探路回來,我打算在邵州也建一個榮順號。”
他在重陽縣建“榮順號”,為的就是與邵州、李國連成一線,形成榮順號的一條商路。
拓跋于榮問少華︰“你的流放地是在邵州哪里?”
少華答︰“武縣回龍山。”
拓跋于榮听說過武縣,沒有去過,問道︰“那里是有什麼東西嗎?”
一般流放的人都是為官家一些項目干苦力,比如為皇帝挖山修陵墓、修長城,為官家采石、挖礦等等。
少華道︰“那里有座鐵礦。”
拓跋于榮回想一下從邵州到李國的線路,並不經過武縣,問道︰“武縣離龍口縣有多遠?”
“大概一百二十多里。”這里指的是華里,也就是六十多公里)
曾經少華途徑過龍口縣,因為它是一個由東向西的重要交通樞紐,位于國道,也是邵州相對繁榮的一座縣城。
“倒也不遠……”拓跋于榮思忖,說道︰“你回邵州,不必去武縣,就在龍口縣。到時候我在那里建座商號,你幫我守著。”
徐蓉嘴角抽了抽︰“你倆是在商量什麼呢?”
“商量少華回流放地。”
徐蓉有些不解,望向少華︰“你真要回去?”
少華鄭重點頭︰“現在知道我在這里的人太多了!我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
徐蓉擰眉︰“你真要離開我?”
之前少華也提過回邵州,但是他倆沒有討論,現在算是正式討論。
少華眼中滿是不舍︰“我也不想走,但是……”
拓跋于榮輕松道︰“你別把事情想得那麼嚴重!走南闖北做生意,你要把你想象成我這樣,你去邵州是去做生意,不是去服刑。”
少華皺眉︰“你的意思我懂。但是,我回邵州,就是為了讓別人知道我在那里。如果我留在龍口縣,不回武縣雙龍山,那不還是等于人不在嘛!”
拓跋于榮道︰“你當然是要先回趟武縣,不過……”武縣的官吏能不能搞定,現在拓跋于榮心里也沒譜。
他道︰“總之,等穆青回來。他回來後,我們再商量商量。”
穆青此行,不僅是去李國送辣椒籽、種辣椒,還有其他別的任務。
他對徐蓉道︰“你不是要種辣椒、種棉花嗎?邵州也可以種。據我所知,邵州軍屯也是可以商量的,我們可以與他們合作。”
現代地名中,帶“鎮”“營”的地名,在古代,那就是軍隊鎮守設立的地方,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演變為行政區域,卸去軍事駐防功能,成為一個僅次于縣的人口聚居地。
不過在古代,某某鎮、某某營,那里一定有駐軍,而且同時也伴隨有軍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拓跋于榮說完,問少華︰“武縣那里有什麼駐守軍屯嗎?”
少華搖頭︰“我對武縣不了解,不過回龍山有駐軍。至于他們有沒有軍屯,不清楚。”
他只是個干活的,又不是管事的,知道的東西只是眼楮能看到的範圍。
拓跋于榮若有所思。
徐蓉問少華︰“你真的要走嗎?”
少華看著徐蓉,眼中滿是復雜。
他一定是要走的,只是,什麼時候走?現在徐蓉懷孕四個多月,他想看著孩子出生。可是,還要再等五六個月,他似乎又等不了那麼長時間。
拓跋于榮擺弄茶杯,輕松道︰“玉蓉!你不要想得那麼嚴重。你看穆青,一年天南地北的跑幾趟,我自己也幾乎是這樣,沒有多少時間好好在一個地方待著。”
這段時間,拓跋于榮是在等紙坊攢夠一定數量的柔紙,他要帶著柔紙再去趟京城。
徐蓉深深吐了口氣。拓跋于榮的意思她理解,只是,理解歸理解,不舍歸不舍。
這時廚房開飯了,伙計端著碗筷飯菜進來。見他們有三個人,又再去端兩份。
徐蓉沒什麼胃口。少華今天才剛回來,然後又說要走,她心里難受。
少華和拓跋于榮都看出她不高興,但是,走是早晚的事,此刻最好不要多言。
因為“多言”無非就是承諾一些什麼,但是,有些話最好不要輕易承諾。因為拓跋于榮知道,少華還有件大事沒跟徐蓉說呢!要是說了,徐蓉肯定會炸毛。
喜歡余世蓉華請大家收藏︰()余世蓉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