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華

第10章 小竹盒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拾參娘子 本章︰第10章 小竹盒

    第二日,如昨天一樣挑水、找菜、喂雞、燒火做飯,生活單調重復。

    徐蓉削了好多竹條,少華抄完紙讓二弟守著曬紙,早點回來編竹編。

    “我們到新房那邊編吧!”徐蓉攏起地上竹條,準備挪窩。

    劉氏道︰“在這不也一樣?你還麻煩搬過去。”

    她看見徐玉蓉削的竹條特別細,不知道要編啥,想瞧瞧。

    少華想了想道︰“在這編吧。”

    以前劉氏當家,要是當著她的面編東西,劉氏大概率會說“你忙!你沒時間!我幫你拿去賣”,然後將編好的東西拿走,賣了錢裝進自己口袋。

    現在徐玉蓉當家,她答應過讓自己攢私房錢,劉氏應該不會做出什麼來。

    徐蓉說搬過去,是想著︰少華的竹編或許是什麼獨家秘技,不可外傳那種,想幫他保密。既然他都說在這編,那就在這編吧。

    少華拿起地上的竹條看了看,基本符合需要。只見他進屋將砧板拿出來,放在屋外竹凳上,拿了八根篾條在砧板上交叉擺出個米字型,再疊加個米字型,手指緊緊按住米字中心,用另一根細竹絲從按壓的地方開始,挑三壓三,轉著圈的編。

    徐蓉一開始不知道他拿砧板干什麼,這會看明白,他只是找個平整硬實的東西按緊竹篾。

    環顧他們家,桌子是竹編的,凳子是竹編的,表面雖然平整,但多少有些韌性。

    他編了幾圈,用指甲整理下形狀,讓底部圓圈更圓,然後“挑一壓一”,開始在經線處接荊。原先八條竹篾疊起來有十六條經線,經過逐一接經,變成三十二條。繼續接經,變成六十四條。

    底部編好,少華找來一個竹筒,就是徐蓉曾經用來裝蚯蚓的竹筒。然後箍攏一下經線篾條,以竹筒作為固形模具,開始往上編,此時緯線變成“挑二壓二”。

    劉氏在一旁看著,問道︰“這編出來是個什麼東西?”

    少華道︰“小盒子。”

    “裝啥的?”

    “隨便裝啥。”

    徐蓉看他手指縴長、雙手靈巧,莫名的,覺得那雙手有點好看。

    她盯著那雙手看了好久,發現他右手虎口處有道疤痕,感覺是曾經割裂開,後來又長好了。

    少華往上沒有編太高,大約一寸多便停住。他找了根約兩分寬的竹篾做箍口,然後開始收口。

    收完口,修剪掉多余竹片,盒子的一半就做好了。

    以同樣的方法,編另一半。不過另一半要更矮一些。

    徐蓉看著看著,有點皺眉︰這是啥玩意!這種東西有人要嗎?買來干嘛?除了精致好看,感覺沒啥用。

    太陽偏西,徐玉福收完紙回來。見姐夫在編竹編,大姐在旁邊看,母親和三弟在洗菜做飯,默默加入做飯行列。

    大姐又開始游手好閑,不過他不敢說。講好了以後她當家,可是她連飯都不做。

    徐玉福準備生火,看到門口有一筐竹屑。那是徐玉蓉削竹片產生的垃圾。他打算將竹屑燒了,這個用來引火不錯。

    他剛要將竹屑抬進屋,徐蓉忙道︰“別動!那筐東西我有用。”

    “有啥用?”徐玉福不明白一筐竹屑除了燒火還能做啥。

    “反正有用,放著就行。”徐蓉打算用竹屑做紙漿,造紙試試。

    現代衛生紙的造紙工藝她不清楚,不過包裝上印著100原生木漿。可以想象,木頭制成木漿,一定是要先粉碎。現代機械,木頭可以打成碎屑,但是在古代,有什麼東西可以將木頭打成碎屑?

    難得削竹片產生那麼多碎屑,用來試試,萬一可以呢。

    少華也好奇問︰“那筐竹屑有何用?”

    “造紙。昨天不是跟你說了麼,我想試試用竹子造紙。”

    少華默默尋思了一下,覺得可以一試。

    小竹盒編完,飯也做好了。徐蓉現在還沒賺到錢,對劉氏做的沒有一點油水的飯菜,沒有發表意見。之前她還以為少華能編出個什麼東西,結果一看︰一言難盡。

    不過她也不是完全失望,畢竟少華將“小竹盒”賣出去過,說明還是有人買的。

    接下來幾天,徐蓉編竹籃簸箕,少華編他的小盒子。

    七月二十,縣城“趕集日”。這里縣城每十天趕一次集。

    徐蓉想在“趕集日”去縣城賣竹編,叫上少華,他的小竹盒也編了不少。少華卻說︰人太多,不去。

    徐蓉就不明白了︰賣東西不應該是在人多趕集的時候去嗎?

    見他堅持,徐蓉自己一個人去。因為劉氏嫌路遠,她也不去。

    從岩腳村到縣城有四十來里約合二十公里),趕集這天有馬車坐,但一個人要二十文錢。徐蓉沒有二十文,背上要賣的竹籃、簸箕,滿滿一背,吭哧吭哧開始步行。

    四十里,差不多要走四個小時。徐蓉從天亮出發,接近中午才走到縣城。

    重陽縣是造紙之鄉,縣城紙商雲集,平常城里就比較熱鬧,今天趕集,街上人流是平常的數倍。

    徐蓉來到賣竹器、農具的那條街,從街頭走到街尾,沒有找到一處可以擺攤的地方。她來晚了,所有可以擺攤的地方都被佔滿,連犄角旮旯都不剩。

    走出那條街,她找了處有陰涼的地方坐下歇息。

    二十公里!她以前從未徒步走過這麼遠的路,還背著那麼多東西。要不是有原主徐玉蓉的身體,她估計自己現在已經累趴下。想想還要再走回去,她就不好了。

    “你的簸箕怎麼賣?”一位路過大娘站在她面前,指了指地上簸箕。

    “三十文錢一個。”

    大娘扭頭就走,一句話沒說。

    “二十五要不要?”徐蓉在後面喊。

    大娘沒理她,徑直走遠。

    價喊高了,徐蓉反省。一般簸箕就二十多文錢,她喊個高價,本是想等對方還價。結果人家都懶得理她。

    原主徐玉蓉幾乎沒賣過東西,以前都是劉氏來賣,所以現代徐蓉不知道。其實越是趕集,竹籃、簸箕這類東西的價格就越低。

    因為平常閑天不趕集、買竹籃簸箕的人,一般是等著用,二十五、三十文,不在乎多那幾文錢。而趕集這天,可挑選、講價的余地太多,不找到個最便宜的,一般不會買。

    這個道理,其實劉氏也不知道。

    至于少華,他也不知道。

    他之所以沒在今天來賣,是因為他的“小竹盒”,另有買家。

    喜歡余世蓉華請大家收藏︰()余世蓉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余世蓉華》,方便以後閱讀余世蓉華第10章 小竹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余世蓉華第10章 小竹盒並對余世蓉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