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的肺腑之言,不僅能打動晚輩楊劍,更能打動‘生死之交’軍方大佬。
他們這代人,打完了三代人的仗。
他們這代人,吃完了三代人的苦。
如今他們這代人,終究要塵歸塵,土歸土.........
于是乎,軍方大佬強烈挽留姜會武吃完午飯再走。
可姜會武執意不再多留,他最後深望軍方大佬一次,眼里滿是欣慰與贊揚,卻唯獨沒有不舍。
楊劍理解不了那代人之間的情誼,他只能默不作聲地跟在那代人的身後,以這代人的身軀,繼承起那代人的精神!
鐘克強安排一輛軍牌商務車送陸懷遠與姜會武,楊劍回去。
軍方大佬一直目送商務車消失,這才肯回去。
回去的路上,姜會武突然開口︰“不好意思陸書記,讓你久等了。”
陸懷遠沒有托大,他客客氣氣地回敬︰“老支書哪里話,我等您是應該的。”
聞言,姜會武看向副駕駛的楊劍,說道︰“這孩子太愛惹事兒,也就你能管住他吧。”
陸懷遠順著老支書的目光望去,毫不吝嗇地表揚句︰“楊劍不錯,進步很大,他也沒有枉費您的苦心。”
這突如其來的表揚,讓楊劍有些暗暗竊喜,但卻不敢表露出來,只能繼續盯著前方的路況,豎起耳朵,繼續聆听。
只听老支書再道︰“這孩子就是個屬猴的,我不求人盯著點,怕他惹了大亂子,再被人家給壓倒那五指山下,再也翻不了身了。”
老支書的言外之意是,擔心楊劍再次被牽扯進斗爭當中,再次被停職反省等等,這才帶楊劍去見軍方大佬,以救命之恩,換來一道‘護身符’。
“老支書的比喻非常恰當,我也是因為听說楊劍被人壓在了小山下,這才派人叫他過來談談。”
“至于老支書所擔心的事情,我想應該不會再發生了。畢竟楊劍同志,真金不怕火煉嘛。”
陸懷遠的回答,幾乎可以算是一份承諾,同時也在提醒楊劍,打鐵還需自身硬,真金才不怕火煉!
雖說老支書的歲數很大,可他並不傻,難得能跟省委書記同乘一車,自然要幫楊劍說說好話。
“這孩子跟我在一起住了八年,我比誰都了解他,別看現在乖得不像話,可真要鬧起來,你就往死里打!”
“哈哈哈,好!我記住老支書的話了。”陸懷遠開懷大笑,他又何嘗沒拿楊劍當作自己的孩子吶?
“臭小子!”老支書笑罵道。
“哎~”楊劍轉身應下。
“你能被陸書記相中,這是你的造化!以後多听陸書記的話!收一收你那愛顯擺的臭毛病!多向南方人學習!多向陸書記學習!听見沒?”
“听見了!”楊劍正色應下,可心里卻突然忐忑不安了起來,生怕老支書的反常,是那不好的兆頭啊!
“陸書記啊——”老支書突然轉身看向陸懷遠。
“您說。”陸懷遠也側過身子看向老支書。
“我這輩子就那一個遺憾,我也知道我的要求有些強人所難.....”
“可我還是想求一求你,如果,如果有可能,把他們都接回來吧,行嗎?”
老支書的淚眼婆娑,換來了陸懷遠的一句承諾︰“老同志,我答應您!只要有機會!我會竭盡全力地把他們全部接回來!”
“是全部!一位都不會少!以最高的禮數接回志願軍戰士們的遺骸!”
“謝謝!我代表戰友們,謝謝您!”說著,老支書就要起身感謝,卻被陸懷遠給按住。
“楊劍!”
“在!”
“通知辦公廳,以奉天省委、省政府的名義,邀請韓國駐華大使來奉天省洽談商業貿易事宜。”
“是!”楊劍揚聲應下。
陸懷遠對著老書記說道︰“老同志,我答應您的事情,現在就辦!請您給我一些時間!”
“謝謝!謝謝陸書記!”老支書感動到落淚,他被陸懷遠的執行力所折服,這與軍方大佬所給出的承諾,高下立判。
可老支書與楊劍都不知道的是,就在剛剛的那間接待室里,陸懷遠與軍方大佬,僅用寥寥數語,就達成了一致。
時間退回到半個小時之前,接待室里只有軍方大佬與陸懷遠。
“時間有限,我長話短說,老肆野要在奉天聚首,你就裝作什麼都不知道,他們向軍委報備過了。”
“是!”
“關于接回志願軍戰士遺骸的事情,你現在就開始著手接洽,一定要搶在陳翔的前面。”
“明白!”
“有難度嗎?”
“沒有!”
“有就說出來,趁我還在。”
“真沒有。”
“政壇可以小亂,反腐可以繼續,但軍隊絕對不能出問題!黨指揮槍,牢記!”
“是!”
“航母要到了,軍委提名叫‘奉天號’,以示奉天省對華夏的突出貢獻。做好保密工作,一定要確保首艘航母的順利!”
“是!”
“懷遠,好好干!別辜負我們對你的厚望!”
“是!”
“回去吧,不留你吃飯了,有機會京城再見。”
“首|長,再見。”
僅僅十分鐘的交談,讓鐘克強、軍區政委、楊劍等人,都誤以為陸懷遠與軍方大佬之間的會面並不順利。
可誰又能想到,正是因為陸懷遠與軍方大佬之間的會面過于順利,這才導致‘局外人’的誤會。
而陸懷遠與陳翔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陸懷遠不會主動站在父親的余蔭之下,可陳翔卻在到處炫耀我的父親是誰!!!
性格決定命運,家教決定高度,在性格與家教上,陳翔拿什麼來跟陸懷遠比???
軍車把陸懷遠與楊劍送到了省委大院,老支書本想坐客車回奉陽,可司機卻執意要送老支書到家門。
于是乎,楊劍撥通王俊杰的電話,吩咐王俊杰去鎮口迎一迎,並密切關注老支書的身體狀況,時刻向他匯報。
“小楊,這件大事兒,咱倆一起完成!”
“是!陸書記!”
“物色位同志先去奉連接洽韓商,最好能用資本的力量逼迫韓方配合、妥協!”
“明白!”
正是因為陸懷遠同志與楊劍同志的不懈努力,首批志願軍戰士的遺骸,將會在不久的將來,終于如願沉埋在祖國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