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長江兩岸卻已提前被戰爭的陰雲籠罩。
江寧朝廷與潭州永定軍,這兩股代表南唐李氏兄弟,新帝李弘冀與上將軍李從嘉的龐大軍事力量,如同兩條蓄勢待發的巨龍,幾乎同時開拔!
沿著蜿蜒的長江開始了致命的絞殺。
一場決定大唐未來歸屬,乃至撼動整個江南格局的內戰,轟然爆發。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間飛越千山萬水,在周邊諸國的朝堂上激起了截然不同的漣漪。
成都府,蜀宮花蕊殿。
後蜀皇帝孟昶聞訊,撫掌大笑,連日來的陰霾一掃而空。
“好!好一個兄弟鬩牆!”
他興奮地拍著御案,立時傳旨大宴群臣。殿內絲竹管弦驟起,珍饈美酒如流水般呈上,孟昶甚至召來了他最寵愛的玉娘等一眾妃嬪伴駕。
席間,他環顧左右心腹。
得意洋洋的樞密使王昭遠、精于諂媚的宣徽使伊審征、掌管軍務的韓保貞、趙崇韜。
意氣風發道!
“李從嘉那小兒,這幾年在湘江、嶺南咄咄逼人,壓得我蜀中喘不過氣!如今他們兄弟自相殘殺,實乃天佑我大蜀!”
“讓他們斗個兩敗俱傷,我蜀軍便可坐收漁利,一雪前恥!飲勝!”
殿內頓時一片歌功頌德、觥籌交錯之聲,仿佛南唐的流血,便是蜀國最大的福音。
接著奏樂,接著舞!
汴梁城,皇宮中。
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驅散,殿內雖有地龍,卻仍透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陰冷。
柴榮裹著一件厚重的玄色裘氅,斜倚在御座上,臉色蒼白得近乎透明,額角滲出細密的冷汗。
一陣劇烈的頭痛毫無預兆地襲來,如同鋼針狠狠刺入顱骨,令他眼前陣陣發黑,搭在扶手上的指節因用力而泛白,才勉強壓下一聲悶哼。
這惱人的頭痛,已糾纏他數月,御醫束手,湯石罔效,像跗骨之蛆般蠶食著他昔日充沛的精力。
他目光落在身側那小小的身影上,年僅七歲的皇子柴宗訓,正努力挺直小小的腰板,端坐在特設的錦墩上,一雙清澈的大眼楮努力模仿著父皇的威嚴。。
專注地听著殿下重臣的奏對,盡管那稚嫩的臉上還帶著懵懂。
看著兒子那副竭力想裝成“小大人”的模樣,柴榮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被猛地刺痛,隨即涌起無邊無際的憂慮與酸楚。
‘朕……還能護佑你多久?這萬里江山,千斤重擔,你稚嫩的肩膀,如何扛得起?’ 這個念頭像冰冷的毒蛇,纏繞著他的心,比那頭痛更甚。
殿下,宰相範質、王溥,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都虞候韓通等股肱之臣肅立兩旁,空氣中彌漫著凝重。
這是柴榮給皇子留下最堅實的後盾,但是能逃脫這個時代被大臣篡位的命運嗎?
柴榮驅散腦中的混亂……認真听起了奏報。
當南唐李氏兄弟傾國大戰、長江烽煙驟起的急報呈上時,殿內本就壓抑的氣氛更是為之一滯,落針可聞。
“陛下!”
首相範質率先打破沉默,聲音低沉而審慎,帶著對龍體深深的憂心。
“李弘冀、李從嘉兄弟鬩牆,舉國相爭,此戰無論孰勝孰敗,南唐元氣大傷已成定局。”
“此實乃天賜良機于我大周!待其兩敗俱傷,筋疲力竭之時,便是我王師渡江南下,一統江淮,廓清寰宇之期!”
他深知陛下病體沉重,此等良機不容錯過,卻更需把握火候。
王溥立刻躬身補充,語氣同樣謹慎︰“範相所言極是。然南唐雖內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我軍需厲兵秣馬,枕戈待旦,靜待其鷸蚌相爭至力竭之時,再行雷霆一擊,方為萬全之策。”
他擔憂陛下求成心切,反受其害。
趙匡胤虎目精光一閃,踏前一步,聲音洪亮有力,帶著武將特有的銳氣︰“陛下!臣觀此二人,李弘冀剛猛暴烈,勇則勇矣,然失于急躁;李從嘉隱忍深沉,善撫人心,更兼用兵詭譎難測!”
他腦海中閃過當年壽州、光州城下血戰的畫面。
那李從嘉雖年輕,卻指揮若定,萬軍叫陣,勇猛無匹。其麾下永定軍韌性之強,戰術之刁鑽,給周軍造成了巨大麻煩,甚至曾以偏師奇襲,兵鋒一度迫近汴梁近畿,震動朝野。
“此戰看似龍爭虎斗,勝負難料,然以臣觀之,李從嘉勝算……或更大幾分!”
“我軍當趁其主力盡出、後方空虛之際,早作綢繆,一旦其顯露疲態或露出破綻,便當機立斷,揮師渡江,犁庭掃穴,畢其功于一役!”
韓通也重重抱拳,沉聲道︰“臣附議!願為陛下先鋒!”
柴榮靜靜地听著,劇烈的頭痛似乎因這關乎國運的消息而奇異地稍緩了一瞬,讓他得以凝聚起精神。
他深邃的目光緩緩掃過眾臣,最終定格在幼子柴宗訓那努力維持嚴肅、卻難掩稚氣的小臉上,心中百感交集。
‘永定軍……’
這個名字在他心頭滾過!
帶著復雜的情緒,是宿敵的忌憚,也有幾分對手的認可。
壽州堅城下的挫敗,光州拉鋸的艱難,還有那支如鬼魅般突襲至汴梁城下、雖被擊退卻足以驚出他一身冷汗的偏師……
李從嘉的隱忍、謀略和那份在逆境中爆發的狠勁,給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相較之下,李弘冀雖悍勇,卻失之剛愎,其手段也過于酷烈。
他無意識地用手指輕輕敲擊著冰冷的紫檀扶手,節奏緩慢而沉重,仿佛在衡量著帝國的未來與幼子的命運。
南方那兩條正在殊死搏殺的蛟龍,每流一滴血,都在為大周鋪就更平坦的道路。
他必須撐下去,撐到那一天,為宗訓,掃清這最大的障礙!
“諸卿……所言甚是。”
柴榮的聲音帶著病中的沙啞,卻依舊蘊含著帝王的決斷。
“傳朕旨意︰沿江諸軍,整軍備戰,偵騎四出,務必時刻掌握南唐戰局動向!糧秣軍械,加緊籌措。待時機成熟……”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如電,斬釘截鐵,“朕,當親提勁旅,為天下百姓,收此江南錦繡河山!”
柴榮話鋒一轉,看向第一大將趙匡胤,囑托道︰“匡胤,你為皇子的武術師傅!亦有師徒之情,定要為朕好好教導……宗訓!”
“末將,定不負陛下之命。”趙匡胤恭敬說著。
話音落下,偏殿內一片肅然,只有幼子柴宗訓似懂非懂地,學著父皇的樣子,用力挺了挺小小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