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

第531章 改旗易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晴空蒼鷹 本章︰第531章 改旗易幟

    “主公英明!”

    趙普眼中精光一閃,立刻抓住話頭,上前一步道,“此乃天賜良機!李弘冀倒行逆施,江寧朝廷人心離散,根基動搖!”

    “我軍當立即豎起‘討逆’大旗,傳檄天下!痛斥其罪,昭告其惡!”

    “號召治下所有忠義之士、節度方鎮,棄暗投明,共誅國賊!以上將軍破大周、滅南漢的赫赫威名,仁義之師,必能令四方景從,瓦解其根基于無形!”

    大將李雄亦是信心滿滿,聲如洪鐘︰“趙大人所言極是!”

    “末將以為,淮河以南,手握重兵、淮南幾位節度使,老狐狸武昌節度使何敬洙、保信節度使孫漢威、尤其是清淮節度使劉仁贍老將軍!此等忠貞之士,豈能坐視李弘冀篡逆?必能響應我軍檄文,投效主公麾下!”

    暗衛指揮使萵彥也適時補充道︰“據最新密報,江寧朝中,如韓熙載韓大人,已憤然辭官歸隱。”

    “常夢錫、江文蔚等耿直大臣,因多次上書勸阻,已遭李弘冀打壓排擠,處境堪憂。朝堂之上,忠良噤聲,奸佞當道,此正是我軍分化瓦解、爭取人心之時!”

    沉穩的將領吳翰卻眉頭緊鎖,提出了現實的顧慮。

    “雖然是天賜良機,然我軍年淮河力抗大周,夏末又遠征嶺南,破國擒王,將士疲憊,糧秣消耗甚巨。”

    “新得之嶺南數十州,百廢待興,民心未附,尚有零星抵抗需彈壓清剿。此刻若再興大軍,北上討伐江寧,戰線過長,補給艱難,恐非萬全之策。操之過急,反受其咎啊!”

    李從嘉聞言,深邃的目光掃過吳翰,緩緩點了點頭。

    吳翰的擔憂,正是他心中所慮。

    嶺南新定,潭州根基雖固,但連番大戰,確實需要休養生息。

    更重要的是,李弘冀剛剛政變上位,其內部清洗尚未完成,外部反應尚未明朗,此時傾力北伐,風險巨大,且可能迫使驚惶的李 做出更瘋狂的舉動,逼急了引大周入寇!

    或讓那些原本搖擺的勢力因恐懼而抱團。

    “吳將軍所言甚是。”

    李從嘉的聲音沉穩有力,一錘定音︰“立即興兵,深入江寧腹地,確非明智之舉。”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大輿圖前,手指先重重敲在潭州,然後劃過長江,點在江寧的位置,最後掃向武昌、壽州、廬州等關鍵節點。

    “然,逆賊當道,豈能坐視?”

    他話鋒一轉,眼中閃爍光芒,“兵鋒雖暫不北指,然討逆之聲,必響徹寰宇!分化瓦解之策,刻不容緩!”

    他轉身,目光如電,掃視群臣,下達命令︰

    “趙普、潘佑!命你二人,即刻草擬討逆檄文!檄文需字字如刀,歷數李 弒叔囚父、殘害忠良、禍亂朝綱之十大罪狀!昭告其得位不正,天地不容!”

    “昭告我永定軍,將高舉義旗,繼承烈祖之遺風,討還公道,為天下誅此國賊!檄文務求激越磅礡,傳檄天下各州府縣,軍營驛站,務使人盡皆知!”

    “萵彥、董!命你二人,挑選能言善辯、膽大心細之士,攜帶檄文副本及本帥親筆密信,分赴武昌、壽州、廬州等地!”

    “秘密聯絡何敬洙、劉仁贍、孫漢威等節度使!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懾之以威!務必使其知曉,依附逆賊,死路一條;歸順義師,前途無量!”

    “即便不能立刻舉兵來投,也要令其心存異志,按兵觀望,甚至暗中輸送情報、物資!”

    “董、萵彥,密切關注江寧動向,尤其是韓熙載、常夢錫、江文蔚等被迫害、辭官之忠直臣子!設法秘密接應,護其周全,迎其至我潭州或嶺南!此等賢良,豈能容奸賊摧殘?”

    “其余諸將!整軍備武,撫慰士卒,囤積糧秣,肅清嶺南余孽,安撫新附州縣!此乃根本,不可懈怠!待時機成熟,義旗所指,必叫那金陵偽朝,地動山搖!”

    “諾!”

    階下文武,齊聲應命,聲震屋瓦。

    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李從嘉那看似平和命令下蘊含的磅礡力量。

    這不是退縮,而是更高明的進攻!

    以檄文為刀,以游說為劍,以人心為戰場,要在李弘冀那看似穩固的新朝根基上,撬開第一道致命的裂縫!

    一場沒有硝煙,卻可能更加驚心動魄的戰爭,在李從嘉返回潭州後的這個秋天,悄然拉開了序幕。

    討逆的檄文如同燎原的火種,從潭州飛速傳向四方。

    隱秘的使者如同暗夜的幽靈,穿梭于長江兩岸。

    李弘冀在金陵龍椅上的獰笑尚未散去,來自南方的驚雷,已然在江寧朝廷的上空,隱隱炸響!

    隨著事態的發展,李從嘉也走向了唐代帝王,很多時候走過的路,兄弟刀兵相見,是無奈的選擇,宗族內斗,也是事態的必然走向。

    安史之亂,香積寺之戰,裂唐之始,由此而發!

    黃巢起義,五代動亂由此開始。

    亂世也需要從此來終結。

    李從嘉在潭州發出的討逆檄文與分化之策,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迅速在動蕩的南唐版圖上激起了層層漣漪。

    而第一朵最耀眼、也最具戰略意義的水花,在短短半個月後,便從江北重鎮廬州綻放!

    廬州,義旗高舉

    保信軍節度使孫漢威,這位坐鎮廬州、扼守淮南門戶的悍將,在收到李從嘉親筆密信和那份字字泣血、歷數李弘冀十大罪的討逆檄文時,幾乎沒有任何猶豫。

    他屏退左右,獨自在節堂中對著檄文和密信靜坐了整整一夜。

    燭光搖曳,映照著他剛毅而復雜的臉龐。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救民之情,大周退兵後,廬州民生凋敝,餓殍遍野。是李從嘉,頂著江寧朝廷的猜忌和壓力,從本就不寬裕的永定軍糧草中,硬是擠出大批糧食賑濟廬州!

    這份雪中送炭的情誼,廬州百姓至今感念,他孫漢威豈能忘懷?

    反觀江寧朝廷,李在位時,對江北前線將士的艱難處境少有體恤,糧餉時常拖欠,援兵更是奢望。

    如今李弘冀篡位,朝堂烏煙瘴氣,更是只顧著清除異己,何曾想過他們這些戍邊將士的死活?

    “李弘冀!弒叔囚父的禽獸,也配坐那龍椅?”

    孫漢威猛地一拍桌案,眼中怒火與決然交織,“李從嘉將軍,才是真正的仁義之主,擎天之柱!”

    翌日清晨,保信軍節堂。

    孫漢威召集麾下主要將領,當眾宣讀李從嘉檄文,痛斥李 罪行。

    他目光如電,掃視眾人︰“朝廷無道,奸佞竊國!我保信軍,深受永定軍李節度使大恩,豈能附逆?!今日,本帥決定,舉保信軍全境,歸順永定軍李節度使麾下,共討國賊!有異議者,斬!”

    話音未落,他已拔出佩刀,殺了江寧朝廷監軍,震懾全場!

    在孫漢威的積威和永定軍赫赫威名的雙重作用下,保信軍上下並無大的波瀾。

    廬州城頭,象征南唐的旗幟被迅速降下,換上了永定軍的旗幟!

    討逆的檄文被抄錄無數份,張貼于大街小巷,飛馬傳檄保信軍下轄各州縣!

    孫漢威更是親自寫下效忠表文,遣心腹快馬加鞭,送往潭州李從嘉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方便以後閱讀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第531章 改旗易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第531章 改旗易幟並對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