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

第137章 為了活命,靠水吃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晴空蒼鷹 本章︰第137章 為了活命,靠水吃水

    湘江水面波浪起伏。

    李從嘉路過江邊,春風拂面帶來絲絲涼意。

    他目光所及之處,一位老叟正靜靜地坐在岸邊垂釣。

    手中握著一卷麻線。

    突然間,麻繩微微一緊,老者的目光瞬間變得銳利起來,他熟練地握住麻繩,開始小心翼翼地收線。

    經過一番短暫的拉扯之後,一條活蹦亂跳的小魚終于被提上了岸。

    這一幕,讓李從嘉心中頓時有了新的想法!

    這個時代釣魚可是靠運氣吃飯的,因為漁具太簡陋了。

    李從嘉快步向前走到老者身邊,看他手中木桿上掛著較粗的麻繩, 魚鉤也宛如柳枝般粗細。

    “老丈,釣了多少魚?”

    老叟回頭看了一眼,見是名將軍打扮的少年,立馬站起身來懼怕的回答道︰“將軍,今年水大,魚倒是不少,老朽釣了三條條小魚,剛剛夠熬湯喝。”

    李從嘉見他所用魚線是一種布麻類的細線,由于泡了水,下面已經有些糟了。

    吃不住勁兒,顯然不可能釣到大魚。

    “你家里可有漁網?”李從嘉又是追問道。

    老叟道︰“將軍,我家中有網,前日朗州叛軍撤走,在江上網了三天魚,網已經濕了,正在晾曬。所以今日出來釣幾條魚。”

    “一網能捕多少魚?”李從嘉追問道。

    “老朽一人捕魚,一網半個時辰,運氣好的話能撈上來三五條大魚。”老丈見這位將軍問的仔細,也是一五一十回答著。

    “也就是六斤魚。”李從嘉心里估算著。

    李從嘉點了點,這年頭沒有尼龍縴維,網都是用麻繩和布編制的。

    正所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真實的情況。

    也是敬業的漁民!

    因為漁網使用一段時間,必須晾曬,持續使用下去,漁網麻繩都會被泡的糟爛,根本不耐用。

    李從嘉和老者聊了一陣,了解當下情況,這釣魚完全是個技術活!

    老叟是個漁民,釣了半輩子魚,所以這大災之年過的還算不錯。

    想想後世有專業的釣竿和超細的強韌的魚線,都有很多人釣不到魚呢。

    小漁船一網下去,能捕撈幾百斤的魚。

    這個時代的捕魚產量,是後世遠遠不能比的。

    李從嘉知道最早原始人用獸筋釣魚!

    到後來秦漢時期發展用蠶絲,金屬絲,唐宋開始用麻繩,元、明時期由于棉花的大力發展,紡織技術大大地提升,已經可以用棉繩釣魚。

    現在這種麻繩,宛如柳枝粗細,太粗了釣不到魚,太細了遇到大魚釣不起來。

    所以很多人都用竹網編制的魚具……

    李從嘉了解些情況後,興奮的回到潭州城中。

    “我要做些漁網,動員潭州百姓捕魚為生,能救一些人算一些人!”

    李從嘉想著現在地里沒糧,山里沒獸,只剩下浩浩蕩蕩的湘江水,還能養活人。

    岳州城更是靠著洞庭湖,那是內陸巨大的產魚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他要把後世改進的漁網提前做出來。

    提高捕撈技術,能救多少人算多少人,這年頭大江大河里的魚很多,就是網不上來。

    折返回潭州城中,李從嘉發動戶曹官吏,收集漁網,並且在漁網上掛上了魚鉤。

    整整折騰了一夜。

    李從嘉按照宋朝時期出現的漁網,織成了一種緡鉤的捕魚工具。

    它由一根長主線和多個帶有鋒利魚鉤的支線組成。

    這種漁具的設計充分利用了魚類的行為習性,使得漁民可以在較大範圍內捕撈到更多的魚類,極大地提高了捕魚效率。

    第二天一早,湘江水面上。

    在李從嘉的安排下。

    “出發!”

    兩艘小船在江面上平行而行,漁民站在船上,手持著那根連接著數百個魚鉤的綸線。

    慢慢的放入江水中。

    拉網的範圍巨大,展開之下足有將近三丈寬,兩艘小船橫在江面上同向而行。

    旁側武將、文吏指指點點,看著江上兩艘小船,不知道李從嘉要干什麼。

    這些魚鉤,間距大約一尺左右,末端還附有黑色石塊,以保證它們能夠順利沉入水底。

    董這兩日看著李從嘉忙活,卻啥也不懂︰“這黑色石塊是什麼東西?”

    “那是鉛塊,鉛塊重能讓漁網快速的沉下去。”李從嘉解釋說著。

    當兩船緩緩前行時,這串相連的魚鉤,在水中形成了一張大網,等待著路過的魚兒自投羅網。

    特別是應用鉛墜,讓漁網瞬間就張開了,再用拉繩兜住四個角。

    兩船滑行瞬間就兜住了不少的魚。

    隨著船只滑行,漁民只覺漁網越來越重,里面兜住了不少魚。

    “快,收網!”

    “這勁太大了,我快兜不住了。”

    當兩船慢慢合攏,將漁獲兜上來的時候,所有人都驚訝了!

    只見漁網之中,活蹦亂跳,足足有上百條魚和鱉類。

    “竟然能有這麼豐厚的收入。”

    張璨驚訝的說著,他是運糧民夫出身,從小在江邊長大, 也沒見過這種方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百斤魚獲,熬上魚湯,能夠數百人吃飽一頓了。”張泌也是感慨的說著。

    李從嘉見這兩艘小船,四個人,一網兜下來就有這麼多魚獲,也是頗為歡喜。

    “董在這里主持捕魚之事,捕撈的魚獲,快運到城中,百姓以魚食為主!”

    “張泌,讓潭州戶曹組織女工,用苧麻織網,越多越好,命令府衙把戰船都拿出來,來江上捕魚!”

    苧麻是縴維最細,最耐用的一種麻繩原料。

    一場轟轟烈烈的捕魚行動,就此拉開序幕,有官府組織的,集中力量辦大事。

    除了耕種之外,最快的收獲就是捕魚……

    這類漁具的使用,使漁獲量大為提高……幾天下來,近百艘小船,下江捕魚。

    漁具至此又有了一次飛躍,李從嘉把後世南宋的捕魚技術提前問世了。

    也就是在同一天, 岳州城已經開始了一場大戰。

    張璨、馬成信率領百人大隊,最先騎快馬趕到岳州城。

    此時岳州守軍楊師!他是蒲公紀手下的一名裨將,去年升職為岳州指揮使,領兵兩千,鎮守岳州,掌管兵權。

    這幾日他也是密切關注著,潭州城大戰。

    楊師剛剛听說朗州軍大敗的消息,他做事沉穩,一板一眼。

    此時湖南全境,都歸屬王逵統轄,在自己的國家內,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況且潭州大戰,雙方慘烈,他也不知道王逵被殺。

    只是打探的消息,朗州撤軍,全都退守益陽。

    在他收到戰報消息的第二天,依舊照常,開放城門,商旅通行,百姓絡繹不絕。

    張璨,馬成信等人已經混入了岳州城。

    喜歡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請大家收藏︰()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方便以後閱讀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第137章 為了活命,靠水吃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第137章 為了活命,靠水吃水並對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