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處理仙林鎮的事情,隔天又來到了江寧府東團練使駐所。
此地已經有句容、丹陽兩縣之兵。
去年救了大火,皇帝李 念李從嘉練兵有方,救火勇猛,賞賜2000兵額的軍餉!
可以掌兵合計2000人,再加上他自留800兵,操練恩養,合計兵卒3000。
臨走時候交給李雄等人練兵。
李從嘉來到駐所內,遠遠士兵們操練喊聲。
“齊步跑。”
“行而止!”
在晨曦初露的時刻,的校場已經充滿了緊張而有序的氣息。
李從嘉身著玄黑甲,登上校場高台,看著江寧府東團練兵約有3000人。
“今日點卯,請眾將軍依次報到。”
李雄最先走出,高聲喝道︰“李雄領長刀步兵800人,報到!”
眾將軍一次報數喊著。
吳翰領弓弩兵500人。
馬成信、馬成達領大盾親兵各200人,合計400人。
萵彥、宋克鵬、林益領騎兵各100人,合計300人。
沙萬金領長槍兵300人。
張璨領大斧兵300人。
謝彥質領工程兵200人。
潘佑、董 、張泌後勤兵200人。
將士們報數的喊聲一個比一個響亮。
李從嘉看著眾人環視一圈道︰“你們當中的很多人跟我經歷過朗州大戰,都是我的兄弟袍澤。”
“今天我再次鄭重承諾,只要你們同心同德,上下一心,我將不會拋棄任何一個人。”
“眾位將軍,兵額必須實報實說,不許吃空餉,若讓我查到有吃空餉的,必將嚴懲不貸。”
“遵命!”
這個時代的兵,如果報1000人,實際上可能只有800多人,剩下200多兵額的缺口都有將軍吃空餉喝兵血。
李從嘉奉行高薪養廉。
名額數量越真實,越是精兵。
三千士兵整齊地排列成方陣,猶如鐵壁銅牆一般,靜默無聲,只等著指揮官一聲令下。
校場中央的旗幟隨風飄揚,獵獵作響,仿佛也在為這場訓練助威。
後兩個兵種是李從嘉設置安排,主要為輔助兵種。
工程兵驅動民夫,挖掘戰壕,建立防御工事,安裝攻城器械。
主打技術兵種。
後勤兵則是包含了醫療兵和食物保障,以及監軍統計戰功人員。
他們都具備一定實戰能力。
李從嘉設置這兩個兵種,也是因為實戰中需要,以前都靠民夫來完成,實際的效果並不理想。
主要還是為了打造精兵!
“開始操練!”
隨著一聲清脆的鑼聲響起,訓練正式開始。
士兵們立即動了起來,他們按照各自的職責和訓練科目迅速展開行動。
騎兵們躍上戰馬,揮舞著長槍,在教官的帶領下繞著校場奔跑,馬蹄揚起陣陣塵土;
步兵則分成若干小組,進行格斗、隊列變換以及盾牌與長矛配合的演練;
弓箭手們站在指定位置,拉滿弓弦,瞄準靶心,一時間箭如雨下,射向遠處的目標。
教官們騎著快馬穿梭于各組之間,大聲呼喊著指令,糾正士兵們的動作,確保每個戰士都能達到最高的訓練標準。
他們的聲音堅定有力,回蕩在整個校場之中。
偶爾,教官會停下來,以身作則,激勵士氣。
士兵們的臉龐被汗水浸濕,但他們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的松懈或疲憊,只有專注和堅定。
每一次揮刀、每一回轉身、每一個步伐,都展現出了高度的協調性和紀律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漸漸升高,陽光灑落在每一個士兵身上,為他們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盡管訓練強度很大,但沒有人抱怨,因為在這片土地上。
李從嘉讓他們吃飽穿暖,還能養育家人。
操練持續到正午時分,當最後的號角吹響,宣布上午的訓練結束時,三千士兵依然保持著嚴整的隊伍,接受指揮官的檢閱。
校場四周,觀禮台上的官員和將領們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驕傲和期待。
他們深知,這些士兵是李從嘉的脊梁,是仙林鎮重要力量。
而在遠方,那面迎風招展的李字旗幟似乎也在訴說著一個不變的真理。
跟著主公走。
他就是所有人旗幟和方向。
當眾人演練完畢後,大兵散去。
李從嘉把一眾,營長,都頭留在駐所中。
“最近可有什麼事情要匯報?”
林益和宋克鵬上前行禮匯報道︰“主公去年派我二人到螺城,尋找稻子種。”
我二人,跨越三國,歷時一年,找到了一種水稻。
“佔城稻!”
“此稻米具有耐旱早熟的特點,而且高產,適應性強。一年兩熟,甚至三熟,極為高產。”
“我們還特地從螺城帶來了幾名種植水稻的老農。讓他們來到了江寧城。”
“好,生長周期有多久?”李從嘉追問道。
林益說道︰“90120天,就可以成熟,只要播種得當時機掌握好,一年可以做到三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宋克鵬也說著“我們當時看到有這樣的道中也很驚訝,要不是主公一年前的謀劃,打死我們也不敢相信。”
在場眾人聞言無不驚訝。難怪這幾日他們剛回來就顯得神秘兮兮。
竟然找到了如此優良的稻種。
“你們做的很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既然如此今年春天就推廣種植佔城稻!”李從嘉開心說著。
這為自己的謀劃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礎。
因為這個時代很缺糧,靠天吃飯,很難活下去。
更何況按照歷史的發展,這兩年南唐災難不斷。
李 甚至被迫更改了年號,還哪里有糧去養兵呢?
所以李從嘉在一年前安排去尋找稻種,此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今年只要把糧食播下去,一年三熟之後將會有非常可觀的收成。
李雄上前一步說道︰“我軍現在主要分盾兵,槍兵,刀兵,弓兵,騎兵,然而甲冑,箭矢卻有些不足。”
李從嘉想到自己部隊發展太快,這些配套的東西沒有跟上。
按照自己養精兵的想法,著甲率必須百分之百。
因為只有養精兵才能減少勞民傷財,減少天下勞役的征用。
李從嘉聞言心道︰“我謀劃建設鐵匠工房和木匠工房。也是為了以後自己能夠養得起兵,打造出兵器做準備。”
但是顯然現在是萬萬不可以的。
自己一個六皇子,若是干著兵部和工部的活兒,那豈不是要被別人給捏死了?
私鑄兵甲那是犯了殺頭的大罪!
此時自己跟朝廷要兵要甲。
皇帝給了2000兵餉的配額,而兵器甲冑的撥發,可不會那麼容易,因為這些都要給戰斗部隊。
“3000兵士,皆為袍澤,這個我會想辦法解決!”李從嘉一力攔了過來。
“因為我擔心近日朗州要有一場大戰。”
“不知道父皇會怎樣安排,所以各位將軍務必要勤練兵馬。”
喜歡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請大家收藏︰()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