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隨著李 指著的地方看去。
只見在浩浩蕩蕩的江面上,有一條條黑色蜿蜒的木架,一眼望去有幾十條木架趴伏在地面上宛如黑龍。
離得太遠了,眾人也看不真切,只能依稀看得出來有人在其中來回穿梭。
李 回頭問了一下馮延巳道︰“馮愛卿遠處,在長江邊上的木架何物?”
“臣看的不太真切!”馮延巳眯著眼楮眺望著。
戶部尚書常夢錫道︰“回稟聖上,可能是用來汲水的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李 反問了一句。
旁側江寧府尹陳喬上前一步道︰“騎兵聖上,前一陣安定郡公兼團練使李將軍,還和我討要些木匠,說要造些水車,可能是此物。”
李 這才想起一個多月未見到的六皇子,已經被派去當團練使了。
“這是他的封地?”李 問道。
“回皇上,李將軍任命為江寧城東團練使,前方仙林鎮正是他的食邑。”府尹陳喬恭敬的回答著。
“走,都去瞧瞧!”
說著李 好奇心起,便改變行程,帶著一眾文武大臣奔著遠處而去。
看著近,走著遠,眾人又花了半個多時辰,才來到江邊。
走近了才看到不同之處,只見巨大的水車,一節節排開,宛如一條匍匐在地上的黑龍,足有四尺高,木板轉動,正在一扇扇的汲水,宛如一溪流泉水,向著水池里涌入。
正常龍骨水車一丈長,二尺高,而這些龍骨水車卻足有五丈長,綿延十多米,需要多人驅動,宛如一架架龍骨水車拼接而成,但是汲水效率也明顯快上好幾倍。
待李 等人走到近處時,不知李從嘉從哪里趕了過來,施大禮向李 叩拜。
“父皇在上!兒臣向父皇請安!”
“免禮,平身!”
這父子見禮完成後,李 開口問道︰“這是你的封邑?這是在干什麼?”
李從嘉重瞳閃亮解釋道︰“啟稟父皇,這是兒臣趕制的巨型龍骨水車,為了使方便百姓汲水。”
“江邊地勢低窪,百姓取水灌溉,往往需要挑水來取,往返費時費力!”
這點在場文武群臣都知道,李 以前也見過龍骨水車,但不如眼前之物,如此巨大。
又听李從嘉講述著。
“以前龍骨水車太短小,兒臣稍作改良,通過連桿傳動,將小龍骨水車,銷接在一起,加上傳動,一節節排開,提高龍骨長度,從而盡可能的遠距離汲水。”
李從嘉做法類似拼接在一起的火車箱,一節節火車廂組裝在一起,形成了一列的火車。
“好辦法!”陳喬稱贊了一句。
“李從嘉又道在地頭修建了水池,蓄水池位置較高,又修建了水渠,這樣就方便給水田灌水了。”
“不錯!確實節省人力!”李 也點頭稱贊。
江南地區本就是水系發達,小河小溪也是縱橫交錯,通過這個巨型龍骨水車引導,將最後末節的五六丈的距離疏通。
極大的方便了百姓的灌溉農田,稻米又以水田為主,所以可想而知能夠提升產量。
在場文臣武將,無不覺得此物新奇,但是細想之下也覺得在合理之中,只是多鑽研設計把一堆木頭組裝起來。
李 轉身而起,看著遠處田地,只見有人汲水、有人在修整水渠,還有人在耕牛犁地,時不時揮著鞭子。
一副怡然自得的農家景象。
正當這時,戶部上書常夢錫道︰“咦,這老牛身後怎麼栓了這麼多鐵犁。”
常夢錫感嘆的不是因為木犁換鐵犁而是因為數量多。
眾人仔細看去才發現,一個老黃牛身後用繩子掛著一根木棒,而在木棒上穿了四個鐵犁。
走一趟能犁地四尺寬,是正常一個鐵犁四倍範圍。
李從嘉領著眾人向前而去,拿著鐵犁道︰“在這鐵犁上,犁尾處有個圓孔,我將木棒穿在上面,這樣把木棒架在耕牛上,可以一次拉著四把鐵犁,提高了四倍的速度。”
在後世中比較常見的耕作方式,在這個時代卻還沒有產生。
一是因為木犁更換成鐵犁,阻力減小,耕牛能夠拉的動,另一個原因就是在鐵犁上打了孔調整重心,便于拖動。
實際上後世,仍有很多地區用的木犁,後靠人拉犁耕地。
這一個場景,足以震撼在場的文武群臣。
李 滿意的看了看兒子︰“很好,你做的很好!”
“巨型龍骨水車和穿孔鐵犁,都是你這一個月多研究出來的?”李 又追問了一句。
李從嘉道︰“前人本就有基礎,兒臣不過是多花些時間制造歸集在一起,這幾日在駐所,日日見百姓辛勤勞作,便做研究此法。”
“蒙恬筆,蔡侯紙,都是制造歸集前人經驗,從嘉頗入此道,朕重重有賞!”李 哈哈大笑的說著。
這次勸課農桑,沒有往年那種枯燥的樣板兒,完全出乎了李 的意料。
“兒臣無需賞賜,若是此法得效,能在各地快速推廣,以朝廷動員之力,盡快改善民生。”李從嘉上前一步進言說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理當如此,馮僕射、孫僕射,救濟民生,宰相之責,二位快些推廣起來。”馮延巳心里一苦,剛剛還是馮愛卿呢,現在就成為馮僕射,這明顯中意六皇子的措施。
“微臣,遵命!”
二人一同應聲。
李從嘉心道︰“這若是讓馮延巳領任務而去,不知道會辦辦成什麼樣的結果,怕是只會讓工部打造龍骨水車和鐵犁,然後分發到各個縣衙,自己現在一窮二白,不如趁此機會再說一說。”
“父皇,兒臣諫言!”李從嘉上前一步行禮道。
“但說無妨!”
“想隋朝時煉鐵官場專營,導致鐵價高,產量低,到大唐時,煉鐵官營、民營並存之而煉鐵之業才大興于世,快速推廣。”
“兒臣以為巨型龍骨水車和穿孔鐵犁也當如此,二者本就制作容易,應當讓各地商賈工坊多多制作。”李從嘉也是仔細分析原因說著。
李 思索片刻道︰“準奏,此事若成利國利民,官府和民間,都應該大力推廣,這東西仙林鎮有制造經驗,撥些錢幣,快快趕制出來一批。”
“兒臣遵命。”
“安定郡公兼團練使李從嘉,在地方不足兩月就獻上此物,利國利民,賞糧錢百貫,食邑增五百戶!待到秋收後看此地成效,再行封賞。”李 心懷舒暢。
“兒臣,叩謝父皇賞賜。”
正當李從嘉喜滋滋受到賞賜時,馮延巳眼底卻閃出一道寒芒,心道︰“這小皇子,怕是要冒尖爭儲君之位了,要想辦法滅一滅他氣焰。”
李從嘉卻不知道自己背後正有一把無形大手,馮延巳心生一計,要將他扇飛拍走。
喜歡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請大家收藏︰()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