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

第32章 邊境危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晴空蒼鷹 本章︰第32章 邊境危機

    李從嘉等人火燒沅江,不再停留,連夜折返回益陽。

    戰爭一旦打起來,生靈涂炭,不得安生,在兩國交戰的背景下,益陽城數萬居民,也如水中浮萍,張仁照、鍾、潘佑等人動員,遷離益陽,逃向潭州城避難。

    有些不願離去百姓, 唐兵也沒有勉強,按照李從嘉要求,分發些糧食,就讓他們留在益陽城。

    翌日一早,在快速動員下,益陽百姓分為兩類!

    留在益陽城中自然是因為故土難離,不願意拋家舍業,想著朗州劉言畢竟是原來楚國大將,不至于屠城欺壓百姓。

    跟著唐兵離開的人大多是後來定居的外地人,知道城牆破碎,根本無法再守,一旦叛軍襲來,怕卷入亂兵中……

    世道紛亂,風雨飄搖,賤民哪有立身之地。

    這就是五代十國,政權更迭,人命如草芥。

    帶著百姓遷移,可比行軍慢的多,一路上攜老扶幼,推著獨輪車、挑著扁擔、扛著包裹,百姓們走的緩慢……哭嚎之聲不絕于耳。

    李從嘉等人最後離開益陽城,看著蜿蜒曲折,浩浩蕩蕩百姓隊伍,心中不勝感慨。

    張仁照組織百姓遷移,幾日下來已經是累的精疲力盡,頗為無奈道︰“郡公,益陽不可守,撤兵即可,為何還要帶著百姓。”

    “太宗常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心不可違背。”李從嘉借用李世民的名言說著自己心中所想。

    “已命爾等遍告城中百姓,可隨行,可留下,全憑百姓自選。都是我唐朝子民,眼見兵亂,怎麼能拋棄?”

    此時幕僚武將對于李從嘉決定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知道他率領兩百死士,沅江一把大火燒了萬石糧草,取得了大勝利,戰略上完全拖慢了叛軍行程。

    對于他遷徙百姓的決定也就是遵命而為。

    保大十年,十月中旬,朗州軍叛軍,叛亂的第十天,李從嘉在連番大勝的情況,戰略性撤退,益陽守城戰、火燒資水、火燒沅江。

    三場大戰,無不危險重重。

    就在此時,第一封奏折終于送到了兩千里之外的江寧府。

    古代常說八百里加急,實際上驛站傳遞消息,換馬換人,日夜疾馳,最快能跑到一日五百里,益陽到江寧府,水路曲折,而且因為戰亂頻發,兩地官道不通。

    水陸並進,將近十天,第一封奏折才到達李手上。

    江寧府,建康宮。

    文臣武將,立于朝堂。

    往日氣色極佳,談笑風生的李陰沉著臉色,看著朝堂眾人。

    劉言起兵造反的情報,文武群臣都已知道。

    “馮愛卿,朗州起兵造反,如何處置?”李問著。

    平章事左僕射馮延巳背後一冷站出來道“啟稟聖上,當命邊鎬整頓軍務,守住潭州城,打探敵軍虛實,劉言今歲召入京中,卻稱病不來,已有不臣之心。”

    “今年八月你還說不會有事,朕派皇子去賑災。”李拍著龍椅呵斥道。

    馮延巳頗為無奈道“今歲大旱,征糧不足,劉言老賊本就不服管教,趁機謀逆,確實不妙。”

    李目光看向神衛都虞侯皇甫暉“皇甫將軍說說看。”

    皇甫暉是當代名將,軍略上有獨到見解。

    歷史上皇甫暉也是傳奇武將。

    年少時驍勇無賴,身份還是一名小卒時策劃叛亂,引發了後唐莊宗李存勖之死,五代中一個主要政權顛覆,由他引發的一場蝴蝶效應。

    十幾年後皇甫暉屢立功勛,職務漸升,在後晉還當過大將軍和石敬瑭掰過手腕,石敬瑭可是把燕雲十六中拱手送人的兒皇帝,千百年都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沒有石敬瑭,南方不會失去屏障,不會有後續幾百年宋朝屈辱史。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皇甫暉是五代重大歷史事件親歷者。

    將星閃耀的五代十國,從一介小卒崛起,皇甫暉有他高光的時刻。

    契丹南下,滅後晉。

    皇甫暉率部投奔南唐,因為他是歷經兩個朝代興亡的,是當代的名將,在南唐獲得高官厚祿,頗受李信賴。

    “臣以為劉言本有不臣之心,去年楚國覆滅,他割據一方,上表臣服,也只是緩兵之計。臣以為應當派出援兵,固守潭州,邊鎬將軍怕是獨木難支。”皇甫暉一番言論,沒有顧及旁人的面子。

    保大十年,南唐沉浸在征服南楚的喜悅氣氛中,諳熟軍務的皇甫暉看出來是假象。

    李好大喜功,愛听人奉承,听他這麼說頓覺刺耳,不再多問,轉頭看向孫忌、韓熙載等人。

    平章事右僕孫忌無奈道“今年大旱,北方周朝新建,郭威虎視眈眈;南面漢劉晟攻打桂州,我軍損兵折將,西面後蜀孟昶剛剛稱帝,也有雄起之心,東面吳越錢氏騷擾邊境。”

    孫忌這句話把,當下南唐處境說的一清二楚,東南西北各有強敵環伺,周、漢、蜀、吳越,亂世求存,都是一方霸主。

    中書舍人韓熙載搖搖頭道“啟稟聖上,去年擴張太快,再次興兵實在困難,應當讓邊鎬守住潭州、任鎬守住岳州,主城不丟,就可明年反攻。”

    中書侍郎徐景運、諫議大夫魏岑、戶部尚書常夢錫也是紛紛諫言。

    慮南唐當下情況,難以再度興兵。。

    “韓愛卿,起草詔書,命邊鎬死守潭州、任鎬死守岳州,派探馬驛卒,傳遞消息,召李從嘉回京復命!”

    歷史上李也確實沒有派兵增援,但朝中所有人都沒想到邊鎬此時竟然在逃回江寧府的路上……

    潭州城內亂兵四起,流言滿城,到處都是災民和亂兵。

    因邊鎬棄城而逃,南唐剩余的兵卒和府衙人員與楚國原有的降卒和殘余勢力,爆發了數次沖突,雙方都缺少統一的指揮,仍舊處于混亂中。

    有傳言說益陽城破,周行逢率大軍攻城。又有傳言說,益陽守軍大勝,火燒資水大營。

    隨著李從嘉、李雄等人率先領兵而來,一切流言終止了。

    城中有權勢的人也探听到了真實消息……火燒資水、火燒沅江。李從嘉強勢剿滅了周行逢八千先鋒軍,使朗州先鋒軍全軍覆沒。

    邊鎬逃跑的第四天,李從嘉終于率軍到達潭州城。

    兵強馬壯,高奏凱歌,一路而來,李從嘉故意造大聲勢,沿途百姓,紛紛避讓。

    李從嘉到了潭州府衙,門外慌亂一片,安排左右親衛道“請潭州刺史商議政事。”

    喜歡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請大家收藏︰()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方便以後閱讀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第32章 邊境危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第32章 邊境危機並對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