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套精心構建的體系,其最核心、最具魅力之處,無疑是為全民搭建了一條公平公正的晉升通道。
無論你出身如何卑微,是生于市井陋巷,還是長于窮鄉僻壤,亦或是來自豪門望族,
在袁濤這里,只要你懷揣真才實學,具備卓越能力,就有機會獲得為袁濤效力的寶貴權利,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套體系切切實實地踐行著“能者上,庸者下”的理念,毫不留情地打破了那些陳舊腐朽的規則。
要知道,在許多舊家族中,“血脈論”根深蒂固,猶如一道堅不可摧的枷鎖,牢牢禁錮著人們的命運。
嫡子即便平庸無能,只因血脈正統,便能穩坐高位,享受無盡榮華;
而庶子哪怕天賦異稟、能力超群,卻始終難有出頭之日,一生都被壓制在家族底層,才華得不到施展,抱負無法實現。
然而,袁濤的出現,宛如一道曙光,為那些空有一身本領卻苦于沒有機遇的人,撕開了黑暗的一角,給予了他們一個改變命運的契機。
如今,機會已然擺在眼前,袁濤所提供的平台也算寬廣且穩固。
若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依舊無法嶄露頭角,那便只能說,這類人不過是徒有其表,只會夸夸其談的“嘴強王者”罷了。
此外,袁濤還引入了儒家的民心信仰體系,這一舉措猶如春風化雨,潤澤了整個勢力範圍。
在袁濤的悉心治理下,麾下普通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子可謂是好過多了。
曾幾何時,百姓們的生活猶如在荊棘叢中艱難前行,充滿了恐懼與不安。
夜里睡夢中,一家人可能會莫名遭遇橫禍,一覺醒來,便陰陽兩隔,連緣由都無從知曉;
走在大街上,或許只因他人一個不順眼的眼神,便會被當街砍殺,生命如螻蟻般脆弱;
更有甚者,一些喪心病狂之人,竟會拿孕婦腹中胎兒打賭,
為了所謂的勝負,公然當街將懷胎九月的孕婦剖腹,這般行徑,簡直令人發指,听聞者無不毛骨悚然。
百姓們為了躲避這些隨時可能降臨的災禍,許多人一輩子都被困在自己出生的村子里,
不敢邁出半步,如同驚弓之鳥,整日提心吊膽。
而現在,隨著袁濤統治體系的逐步完善,這些噩夢般的場景已漸漸遠去,
百姓們終于能夠在相對安穩的環境中生活,心中的恐懼也逐漸消散,開始重新對未來充滿希望。
然而,世事往往難盡如人意,頗為可惜的是,
即便袁濤構建了如此看似完備且公平的體系,最終真正能夠從中受益的,大多也只是各個世家庶出的能人。
對于廣大普通百姓而言,他們似乎依舊難以觸及這一體系帶來的實質利好。
這其中的緣由,著實令人深思。
心性、眼界,這些看似無形卻至關重要的因素,在普通百姓與世家子弟之間,劃出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這種差距並非一朝一夕形成,更不是短短一兩代人就能夠輕易抹平的。
不過,萬事開頭難,能邁出第一步已然殊為不易。
至少在袁濤的統治之下,百姓們的地位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終于從任人宰割的“兩腳羊”,升級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人”。
貴族們也不再如往昔般高高在上,仿若遙不可及的“神”,現在他們不過是代袁濤管理百姓的“官”罷了。
袁濤憑借著果敢的手段與堅定的決心,猶如揮舞著一把利刃,硬生生地將那巨大的身份差距削平了不少。
姜鈺對袁濤的性格了如指掌,她深知袁濤絕非信口開河之人,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絕非玩笑。
因此,她神色莊重,認真地點頭,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袁濤提出的條件。
實際上,關于這些管理人員,長公主殿下早有謀劃,甚至連一些基礎的將校人選,她也在暗中籌備。
然而,新皇登基這一變故,對她的勢力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各方勢力重新洗牌,使得她在人員籌集方面困難重重,最終收攏的人員與她最初預想的數量相比,缺口著實太大。
但無論如何,如今好歹算是邁出了第一步,至少已經成功地將自己的人安插進了袁濤的勢力範圍,未來便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而在草原的另一處,羥氏的忽蘭哈敦可汗,已然緊急召見了左賢王。
此刻,這兩位草原上的地仙境強者,周圍的氣氛顯得格外壓抑,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左賢王,對于忽略王的事情,你有何看法?”
忽蘭哈敦汗率先打破沉默,語氣雖未直接質問左賢王,但其中的不滿與焦急卻清晰可辨。
畢竟事到如今,對于那股突然闖入草原的神秘勢力的來意,大家心里已然基本有數。
忽蘭哈敦汗話里話外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希望左賢王能夠出面,無論采取何種手段,都務必解決眼前這一棘手的難題。
“可汗,實不相瞞,我也一時沒有什麼絕妙的辦法。
依我之見,不如我們兩家聯合出兵,直接將這伙囂張至極的‘兩腳羊’一舉推平。
待事成之後,我什麼都不要,權當是我為此次事件向您賠禮了,可汗意下如何?”
左賢王身姿英武挺拔,目光堅定地望著忽蘭哈敦汗,言辭懇切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忽蘭哈敦汗凝視著眼前這位英武不凡的左賢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心里清楚,如今草原局勢錯綜復雜,忽略王的覆滅已讓各方勢力人心惶惶。
若不妥善應對,自己的部落必將面臨巨大危機。
然而,聯合左賢王出兵,雖看似是解決眼前困境的辦法,但其中也暗藏風險。
一旦處理不當,即便此次危機能夠僥幸度過,部落也極有可能因實力損耗而被其他勢力吞並。
畢竟,弱肉強食,這便是草原上亙古不變的生存法則。
在草原的風雲變幻之際,羥氏與左賢王所屬的兩個部落,為了應對袁濤勢力帶來的威脅,迅速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動員。
一時間,廣袤的草原上塵土飛揚,馬蹄聲、號角聲交織在一起。
兩個部落傾盡全力,竟動員了將近七十萬的大軍。
這七十萬大軍,猶如一片黑色的海洋,浩浩蕩蕩,氣勢洶洶,他們懷揣著剿滅袁濤勢力的決心,準備在戰場上掀起一場血雨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