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後,他又帶著一絲小心翼翼,對著袁濤輕聲詢問道︰“成佛,我可以嗎?”
“當然可以了,人人皆可成佛,你為什麼不行!”袁濤語氣堅定地回應道。
“人人皆可成佛……”了凡反復咀嚼著這句話,仿佛在品味世間最珍貴的仙釀。
隨著他對這句話的深入領悟,身上的氣勢愈發強大,如同洶涌的潮水般不斷攀升。
最終,在他的頭頂上方,緩緩凝聚出了一顆虛幻的舍利。
這顆舍利散發著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如同一顆星辰般璀璨,而後慢慢降下,融入到了了凡的百會穴之中。
看見這一幕的眾人,此時已然有些麻木了,震驚得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
要知道,佛門的舍利子,其珍貴程度就如同道門的龍虎金丹大道一般。
擁有了它,並不一定意味著實力會立刻變得多麼強大,但這卻是一種明悟的象征,
證明此人已然悟道,獲得了更進一步的絕佳機會,
這可是無數人夢寐以求卻求而不得的天大機緣啊!
在這一瞬間,了凡的身價可謂是暴漲,變得更加珍貴無比。
“阿彌陀佛,袁施主說吧,貧僧想听一听具體的方法。”
了凡強壓著內心的激動,語氣中卻仍難掩那一絲顫抖。
看著眼前了凡和尚那副極力克制激動的模樣,袁濤心中暗自偷笑。
他深知,有野心就好,倘若了凡真的已然看破紅塵,心如止水,那他還真不知道該用什麼來激勵眼前這位高僧了。
“老子想要蓋一座寺廟,就選在這半山腰好了。
但是蓋寺廟所需的一切東西,都要你自己去化緣。”
袁濤緩緩說道。
袁濤的話音剛落,立刻有一位世家子弟迫不及待地蹦了出來,
大聲說道︰“不用那麼麻煩,袁世兄蓋寺廟的費用我們家包了,保證給你建得威嚴莊重又美輪美奐!”
然而,他話音未落,便尷尬地發現,所有人都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他。
“你去化緣的時候,要用同等的勞動去跟主家換取一塊磚石。
你可以給主家做任何事情,小到幫忙掃掃院子、挑一擔水之類的瑣事,大到抓鬼驅邪、救人一命這般的大事。
但無論如何,每次都只能收取一塊磚石,而且最關鍵的是,絕對不能踫錢,一切用度都只能通過化緣來解決。”
袁濤耐心地繼續解釋著。
當袁濤說完這一番話的時候,了凡整個人瞬間愣住了,在場的其他人也都被這奇特的要求驚得呆若木雞。
眾人皆知,這應該是一種佛門禪功,在佛門之中頗為常見,
例如不能吃肉、閉口不言等戒律,修煉成功之後,基本上都會產生一些神奇的效果。
但是現在袁濤要求了凡去化緣一座寺廟,通過這種“萬家升佛”的方式,最終會發生什麼樣的奇妙變化,大家心里都沒有底。
然而,憑借著對佛門修行的了解,大家也都隱隱猜到,最後的結果必定會震驚天下,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最後會怎麼樣?”
了凡顫顫巍巍地詢問著,聲音中充滿了期待與忐忑。
但是袁濤卻只是一聳肩,輕松地說道︰“誰知道呢,干還是不干,大和尚給句痛快話!”
在袁濤那看似隨意卻又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逼問之下,了凡緩緩閉上雙眸,
深深吸了一口氣,仿佛要將世間的喧囂與雜念一同吸入,而後再一並摒棄。
片刻之後,他緩緩睜開雙眼,目光堅定地直視著袁濤的眼楮,
口中念了一聲“阿彌陀佛”,緊接著,語氣沉穩而堅毅地說道︰“這個任務,貧僧就接下了。”
“你無需如此鄭重其事,在此期間,只要是通過這種方式得來的磚石,都能用于建造這間寺廟。
而且啊,如果有其他人願意與你一同遵守這個戒律,你大可以將他們收為弟子。
我可沒想著讓你一個人單槍匹馬地干,不然這得到哪輩子才能完工啊,老子還滿心期待著看看最終的結果呢。”
袁濤看著一臉嚴肅的了凡,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著,同時又補充了一些相關的規矩。
就在此時,旁邊剛剛完成晉升的酆曼語,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如同發現了寶藏一般,
急切地看向袁濤,開口問道︰“世兄,世兄,我也能像這樣蓋一間道觀嗎?”
袁濤轉過頭,上下打量了一眼酆曼語,而後摸著下巴,略作思索後說道︰“你不必蓋道觀。
你可以去化緣,然後在各個城市里建造一些收養孤兒的【保育院】。
具體的操作方式,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對待。
嗯……最後的效果,應該差不多吧。”
袁濤越說聲音越小,底氣也愈發不足。畢竟,這法子確實有些臨時拼湊、糊弄人的嫌疑,
至于最後到底能產生什麼效果,袁濤自己心里也沒個準譜。
但他心里明白,倘若酆曼語真能將此事辦成,那可著實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能拯救無數孤苦無依的孩子,活人無數。
酆曼語並未察覺到袁濤話語中的異樣,滿心興奮地跑到一旁,自顧自地琢磨起來。
然而,心思縝密的楊飛宇卻滿臉懷疑地走上前,略帶質疑地問道︰“你是不是在糊弄她呀?
這方法明顯和大和尚的那個不是一個路數,最後真能弄出什麼名堂來嗎?”
“哈,哈,哈哈哈,哪能是糊弄人呢?
應該是能有些收獲的吧。”
袁濤打著哈哈,試圖掩飾自己的心虛。
可看著袁濤這般模樣,楊飛宇心里愈發篤定,袁濤就是隨口一說,壓根沒什麼把握。
“走,走吧,跟我去家里看看,我得給大家安排一下住宿。”
袁濤見楊飛宇一臉懷疑,趕緊轉移話題,帶著眾人回到了千崖寨上。
一到寨中,袁濤一邊有條不紊地安排著房間,一邊吩咐手下人去準備豐盛的宴席。
畢竟這些世家前來的人,也不知道會在此處停留多久,袁濤並不想將他們趕走。
在他看來,這世間的人情世故,向來都是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牆。
人家既然都主動示好,自己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白白得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