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墨夷雨按照 兒的指點,很快就找到了被捆綁和堵住嘴巴的青陽蕾。
當墨夷雨為她解開捆綁並去掉封口後,青陽蕾埋怨道︰“我在這里受罪,你不管不問,反倒跟人家風流快活起來啦!?”
墨夷雨強撐著,以開玩笑的口氣試圖緩和氣氛,道︰“那麼,我就跟你風流吧!?”
“你也就是欺負我行。”青陽蕾回應道。
“不欺負你不行啊!?”墨夷雨勉強說道。
“為什麼?”青陽蕾問道。
“我難受啊!”墨夷雨幾乎失控道。
說話間,墨夷雨解開了青陽蕾的衣服,並順勢趴在她身上,青陽蕾也就不吭聲啦!
可是,讓青陽蕾猝不及防的是,一股強勁內力隨即涌入體內,使得她不禁“哎吆”起來。
墨夷雨放出這股內力後,輕松了不少,馬上警示道︰“ 兒傳給了我太多的內力,趕快打起精神消化掉吧!”
“嗯!”青陽蕾應承道。
接下來,二人開始了雙修。
用李商隱《花下醉》形容當前景象道︰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
“耕地虎”“天畢星” 兒的 特質內力果然非同凡響,最終導致墨夷雨、青陽蕾功力大漲,使得墨夷雨跨入了一流境界而讓青陽蕾也摸到了“後主”大門。
青陽蕾興奮之余,問道︰“ 兒干嘛要傳給公子內力啊?”
“一起對付基山門魔鬼子雞、子髦叔佷。”墨夷雨說道。
“這是怎麼一回兒事啊!?”青陽蕾說道。
隨即,墨夷雨開始給青陽蕾介紹子雞、子髦的情況。
青陽蕾听完介紹後,又問道︰“接下來,我們去哪?”
“ 兒失去內力後,我擔心她會有危險,想追上去看看。”墨夷雨直言不諱道。
青陽蕾受到 兒極大恩惠,當即贊賞道︰“理應如此啊!”
“那就走吧!”墨夷雨說道。
于是,他們起身去追 兒。
再說青陽軫攜蒲曉、西陵肆荷循跡去追渚瀟、熊姜途中,西陵肆荷總感覺心潮洶涌、忐忑不安,于是建議道︰“我總感到心緒不定,此行吉凶如何還是算一卦看看吧!?”
蒲曉一手將西陵肆荷拉到青陽軫身邊,自感有責任消解西陵肆荷的擔心和不穩定情緒,于是鼓動道︰“那就勞煩公子打卦吧!?”
“好 !”青陽軫答應道。
言畢,青陽軫開始卜算起來。
結果,青陽軫得到雷水解,卦辭曰︰“利西南;無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
解卦象征解除困難,意思是說︰“對西南方向有利;無路可走的時候,沿著來的路返回吉利;有路可走的時候,早到吉利。”
蒲曉見到卦象後,說道︰“此行要為肆荷解除困難,肆荷就放寬心吧!”
西陵肆荷听罷,沒有細想就順口問道︰“怎麼單為我解除困難啊?”
“因為利西南啊!這里只有你來自西南,我和公子可是來自東方啊!”蒲曉答道。
“我能有什麼困難啊!?”西陵肆荷嘴硬道。
“那就看你是‘無所往’還是‘有攸往’啦!”蒲曉回應道。
西陵肆荷若承認“無所往”,就要承擔“其來復吉”或者說打道回府的責任,這自然會讓要追回子 的青陽軫、蒲曉為難,于是趕快選擇道︰“我當然是‘有攸往’啦!”
“既然‘有攸往’,自然是‘夙吉’啦!”蒲曉說道。
西陵肆荷見蒲曉佔理,擔心落下拖後腿的嫌疑,趕快催促道︰“那麼,我們就快追吧!”
“走。”青陽軫決斷道。
于是,他們繼續追了下去。
也許是心誠則靈的緣故,青陽軫攜蒲曉、西陵肆荷循跡去追渚瀟、熊姜居然奇跡般地在桃花洞追上了子 。
《廣寧縣志》載︰“桃花洞在閭山中,洞不甚深而桃株無數,花開時燦若錦繡,煙雲護之,士人目曰小桃源。遼西野闊山風冷,春盡桃花尚未開。爭道逢時應爛漫,相期載酒共徘徊。雲封古洞無人到,霞起新枝有蝶來。遙憶故園千萬樹,鶯天紅雨點青苔。”
附宋人石應孫《桃花洞》道︰
桃花五色四時開,片片香隨澗水來。
況是軒轅曾手植,紫煙深處有樓台。
青陽軫見狀,急不可耐地追問道︰“你怎麼會在這里啊!?”
西陵肆荷待要問話,被蒲曉拉走啦!西陵肆荷隨蒲曉走開後,問道︰“我們干嘛走啊!?”
“我們追了子 一路,他們應該有好多私密話要說啊!”蒲曉感嘆道。
西陵肆荷听罷,也就不好再說什麼啦!
回頭再說子 與青陽軫說私密話的情況,還真讓蒲曉說對了,子 含情脈脈地對青陽軫說道︰“霞起新枝有蝶來,鶯天紅雨點青苔。”
接下來就更簡單了,因為子 見蒲曉拉走西陵肆荷後,直接撲進了青陽軫懷里。
小別勝新婚,青陽軫也就不管不顧了,當即就跟子 重溫舊夢啦!
對于桃花洞發生的這一“桃花”事件,用五代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縷鳳》贊嘆道︰
柳色披衫金縷鳳,縴手輕拈紅豆弄,翠蛾雙斂正含情。
桃花洞,瑤台夢,一片春愁誰與共?
奇怪的是,青陽軫跟子 上次同房的情況不同,不僅越來越興奮,還有使不完的勁啊!
反觀子 ,被青陽軫整治的幾乎昏厥過去啦!不得不告饒道︰“軫公子,快放手吧!我們這樣,容易遭受渚瀟的攻擊啊!”
“怕什麼!”青陽軫不以為然地說道。
“看來,公子吸了奴婢的內力就像吃了九尾狐一樣,不受邪氣侵害啦!”子 解釋道。
回顧前面所說,九尾狐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經常以“狐狸精”的形象出現在各種影視及游戲作品中。
《山海經•海外東經》記載︰“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陽北。”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喜歡逐鹿記之奇門遁甲請大家收藏︰()逐鹿記之奇門遁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