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次成功的偵察和反伏擊作戰,讓陸青陽帶來的新式步槍和那套神乎其神的“排雷探路”組合在部隊里打響了名頭。
但實戰是檢驗武器最好的平台,也最能暴露問題。
幾次戰斗間隙,戰士們圍著陸青陽七嘴八舌
“陸專家,這槍啥都好,就是夜間開火,槍口焰太扎眼了。”
“是啊,要是有個啥東西能把這火光遮一遮就好了。”
“還有這彈匣,30發還是覺得不夠勁,叢林里接上火,換彈匣的功夫都嫌長。”
“這軍裝顏色在深綠帶褐的林子里,還是太顯眼了,趴草叢里都覺著像個靶子……”
陸青陽認真听著,一一記在心里。
他知道,這些看似細微的體驗,往往決定著戰士們的生死。
他空間里有現成的消音器、大容量彈鼓、現代數碼迷彩的技術,但直接拿出來太驚世駭俗。
必須用這個時代能理解、能實現的“土辦法”來解決。
他找到了指揮部後勤修械所的負責人——一位姓李的老班長,臉上滿是機油和歲月的痕跡,手指粗糙但異常靈巧。
“李班長,戰士們提了些想法,我琢磨了幾個小改動,看咱們修械所能不能試試?”
陸青陽態度謙和,拿著槍和戰士們破舊的軍裝,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
李班長起初不以為意,他見過太多“專家”的理論,但听到陸青陽的具體方案時,渾濁的眼楮漸漸亮了。
“李班長,我看咱有空罐頭盒和廢棄的槍管鋼料,能不能車加工一個一頭封閉、一頭有螺紋能擰在槍口上的圓筒?里面不用太復雜,就隔成幾個腔室,塞上咱們擦槍用的細鋼絲球或者鑽些錯開的小孔。
原理就是讓火藥燃氣在里面多拐幾個彎,膨脹冷卻一下,雖然做不到完全沒聲音,但降低槍口噪和抑制火焰應該有效果。”
陸青陽一邊說,一邊用樹枝在地上畫著簡單的結構圖。
這其實就是最原始的抗流式消焰器原理,只是材料極其簡陋。
李班長拿著草圖琢磨了半天,一拍大腿“有門兒,這法子听起來靠譜,不就是給槍口加個‘隔間’嘛,我這就找材料試試。”
“彈匣容量,暫時不好改結構,但我看能不能用鐵絲和帆布做一些‘彈匣並聯器’,把兩個甚至三個彈匣固定在一起,一個打空了,直接拔下來翻轉180度就能插上另一個,能省下從彈袋里掏新彈匣的那一兩秒鐘。”
陸青陽比劃著。
這是戰場上士兵們自己都會琢磨的土辦法,他只是將其規範化和簡易化。
“這個簡單,咱們帆布和鐵絲有的是,馬上就能做一批出來給偵察連試試。”李班長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價值。
“至于軍裝,全部換裝不現實,但我們可以就地取材,用鍋底灰、泥巴、芭蕉葉汁、甚至搗碎的各種綠色褐色植物,在軍裝表面不規則地涂抹、浸泡,破壞它單一的輪廓和顏色。
還可以用繩索和網兜在頭盔,背上綁上一些就地采摘的樹枝樹葉,隨時更新,動態偽裝。”
陸青陽提出了適應性偽裝的概念。
“嘿!這個好,就跟咱們老家打獵披個簑衣似的,成本低,效果好。”李班長連連點頭。
說干就干。
在李班長的帶領下,修械所和後勤的幾個巧手戰士熱火朝天地忙活起來。
空罐頭盒被精心裁剪、焊接。
鐵絲被彎成合適的卡扣。
帆布被縫制成結實的並聯帶。
幾天後,第一批“土制”改良裝備出爐了。
陸青陽親自帶著加裝了簡易抑焰器的槍和並聯彈匣,和偵察連的戰士一起進行了夜間試射。
“砰,砰。”槍聲變得沉悶了不少,最關鍵的是,那明顯的槍口火焰幾乎消失不見,只剩下一點微弱的光亮。
“太好了,這下黑夜里咱們就是‘隱形’的神槍手了!”大劉興奮地喊道。
並聯彈匣在模擬遭遇戰中更是大受歡迎,火力持續性顯著提升。
而那些用天然染料涂得花花綠綠,插滿枝葉的戰士,往叢林里一趴,幾步之外就很難被發現。
王雷看著這些看似不起眼卻極為實用的小改動,用力拍了拍陸青陽的肩膀,感慨道“青陽同志,你真是咱們隊伍的寶貝疙瘩,不光有好家伙,還能讓好家伙變得更好用,這些土辦法,可是能救很多兄弟的命啊。”
李班長也對陸青陽豎起了大拇指“陸專家,有理論,還不脫離實際,能跟我們這些老粗想到一塊去,厲害!”
……
看著無人機和機械狗在雷區高效作業,雖然大大降低了人員風險,但陸青陽意識到,這種精細探測和標記的方式,對于需要快速推進的大部隊來說,效率依然不夠。
尤其是面對敵方大面積,高密度的雷場,需要一種更快速的開闢通道的方式。
他的目光投向了指揮部空地上那幾輛飽經風霜,覆蓋著泥漿的軍用卡車和吉普車。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中成型——造一輛簡易的機械排雷車!
這個念頭並非空想。
他空間里存有關于各種掃雷技術的資料,從最古老的滾壓式到先進的爆破索。
以當前的技術條件,最可行的就是機械碾壓式掃雷。
他再次找到了修械所的李班長,還有部隊里經驗豐富的老汽車兵。
“李班長,老張師傅,我想試試看,能不能給咱們的卡車‘穿個盔甲’,讓它能去碾地雷。”陸青陽開門見山。
李班長和汽車兵老張都嚇了一跳。老張首先搖頭“陸專家,這太危險了,車底盤可不經炸,一炸就廢了,司機也完了!”
“所以我們要改裝。”
陸青陽早有準備,他拿著樹枝在地上畫起來,“我們不要求車完全防炸,那不現實,我們要做的是,讓它在觸發地雷時,能最大程度保護駕駛艙,並且能繼續工作。”
他詳細解釋了自己的構想選擇一輛狀態較好的甦制嘎斯51卡車。
首先,在最關鍵的車底和駕駛艙底部,用後勤能找到的最厚的鋼板進行加固,形成一個簡陋但有效的“v”形防爆層,將爆炸沖擊波和破片導向兩側。
駕駛艙的四周同樣加焊鋼板,車窗改用窄小的觀察縫,打造一個簡易的“裝甲駕駛室”。
在卡車車頭前方,加裝一個可拆卸的,沉重的實心鋼制滾筒。
喜歡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