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之所以由護國公鎮守西南,就是因為無論雲國還是烏斯國,時常在私底下搞一些小動作!
而大乾西南之所在,若是巴蘭有異動,都不需要北地調兵,直接從西南北上,迎戰巴蘭也很方便。
因此,護國公人在一地,卻可威懾三國!
而謝家出事後,雖然兵權看似轉移,護國公提拔的武將也相繼被蕭潛處置,但無論是蕭潛,還是後來的主將林藤元,都沒能撼動謝家在西南的根基。
畢竟,真正支持謝家的,並非某一個人,某一個手下,而是全體將士和被守護多年的西南百姓!
謝家出事,西南的將士沒有辦法為謝家正名,但他們依舊遵循護國公的教誨,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保家衛國,守護百姓安寧!
而如今,西南的兵權已經回歸到新帝手中,皇帝要調兵,自然沒有任何的阻礙。
但張大人心中,裝著的同樣是百姓和大乾!
他與那些只顧著自身利益的世家朝臣不同,因此,他並不會因自己的任務沒有後顧之憂,而罔顧大乾的利益。
就好比現在,西南將士一旦調去南國附近壓陣,邊境必定空虛。
大乾對南國是有底氣了,可西南,豈不是給另外三國開了口子?
所以,張大人才難安。
安歸來自是早就想過這個問題,畢竟,這龍椅他坐一日,就要對得起天下百姓。
“明日起,朕就會將京師周邊的守軍,全部調去西南!”
張大人聞言,震驚的微微睜大眼︰
“那陛下,您的安危……”
“京城之地,除非有人造反,否則,他國是沒機會來犯的!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人來防備!你只要安心在南國辦你的事,至于大乾江山,朕自會守護好!”
皇帝嚴肅認真臉開口。
安歸來心里想的則是,天子腳下若是真的要戰,他直接號召手下的富貴幫,逍遙幫出來,就能組成一支守衛京師的隊伍!
這些人,可都是他的親親手下,忠心耿耿自不必說!
更何況,北地還有二哥呢!
安歸來他還巴不得誰折騰點亂子,然後好讓二哥有理由南下,直接來接手自己呢!
當然,安歸來這麼做,也是有其他意圖的。
兩地守軍調動的過程中,便是安排自己人手混入的好機會。
只是,此刻張大人的內心依舊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陛下話雖說的容易,但!
大乾開朝以來,京師重地,天子之所在,向來是防備最牢固的地方!
歷任皇帝也都是盡可能的削弱外邊的兵權,來壯大完全歸屬于自己的京師守軍!
畢竟,龍椅是個好東西,不僅要防外敵,還有防宮變,防造反的內賊!
而如今,新帝剛經歷過宮變登基不久,就可為了大乾的安危,不顧自身處境!
此等心胸,讓張大人敬佩!
張大人雖曾經在朝堂上撞柱,那時是真的沒有辦法。
可他並非一個執拗的人。
如今,看出眼前的帝王心意已決,自是不會再說無謂的廢話,而是鄭重跪地叩首,
“微臣,領旨!陛下放心,微臣此行,定竭盡所能,讓駙馬命喪南國,且還會想辦法籌謀,讓南國皇室之人,半年之內爭斗不休!如此內耗下去,南國下一任皇帝上位,也將再無精力,染指我大乾!”
皇帝這次雙手將老臣扶起,
“南國皇子眾多,愛卿若是運作得當,此行必定收獲頗豐!”
君臣二人又說了些話,張大人便出了宮。
只是,和以往不同,曾經的張大人回到家經常是灰頭土臉,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
但今日,他卻領了別人眼中看來凶多吉少的出使任務,人卻異常的歡喜。
因為,張大人今日發現,新帝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厲害!
出行南國,以及後續一系列調兵遣將的法子,都能看出︰
新帝雖年幼,但行事卻自有章法,又很有魄力!
“果然,龍種就是不一樣啊!”
張大人如此感嘆,自是拿當今皇帝和之前的偽帝蕭潛對比。
他心中還有沒說出口的想法則是︰
若謝家晚一點出事,現在的大乾在新帝的領導下,定然會越來越強盛!
可惜,張大人不知道,如果謝家不出事,如今皇位上的那個新帝,也不會出現。
張大人出使南國,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準備,且為了盡早到南國布局,他等皇帝給自己安排的出使人員齊備之後,便以最快的速度離開了京城。
第二日早朝,皇帝當朝宣布了兩地調兵的消息,自是引起朝堂上百官的一片反對。
然而,大家反對也沒有用,新帝雖然沒錢,但如今大乾的兵權卻全都集中在皇帝的手中。
這可是蕭氏皇族沒人能做到的事!
誰能想到,經過信儀長公主的一場宮變,林藤元的出逃,兵權就這麼沒有任何阻礙的落到新帝手中?
所以,皇帝大手一揮,直接下令調兵!
當然,大軍出征,糧草先行,各部朝臣暗中盤算著,到時候等後續的糧草輜重跟不上時,陛下就該知道他們不同意出兵的後果了。
然而,安歸來豈能不知道這些人心里打的什麼算盤?
可糧草之事,他根本就沒有指望別人!
二哥說了,若是半路沒糧,根本不要慌!
到時候,良主商行的人會直接主動捐獻糧草!
然後,他這個皇帝,就趁機以良主商行護國有功,獎勵對方皇帝特許的通行令!
如此,良主商行在大乾之內,就可以通商無阻!
如今,朝堂上世家有心眼子的朝臣們,都在想著後續看皇帝笑話,然後趁機拿捏年輕的帝王?
可,他們卻不知道,一場顛覆大乾世家的大戲,已經開始緩緩拉開序幕!
經此一事,朝臣們都以為皇帝過了新年,長了一歲,開始變得越發的穩重,但轉瞬,在又一日的早朝之上,龍椅上的皇帝忽然睡著了。
新帝的呼嚕聲,讓下首因為銀錢之事吵架的戶部和兵部兩位大人都停了下來。
大殿內,落針可聞。
還是福順,在朝臣們震驚的目光中,輕輕的在皇帝耳邊道,
“陛下……”
結果,皇帝猛的睜眼,然後高聲道,
“小女孩!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