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紅頂商人

第517章 最主要的貨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幕後天網 本章︰第517章 最主要的貨源

    一听這些知識和對官場的理解都是從“秦家”那個高門大院里學來的,肖文斌臉上立刻露出了“原來如此”的表情,沒有絲毫懷疑。

    他隨即很自然地將這個話題帶過,重新回到了正事上︰

    “嗯,有道理。那咱們言歸正傳,”他拿起筆,指向剛才的記錄,“你剛才說農業也可以成為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江北區那家大型養殖場的例子我也知道。

    但是,那種規模投資太大了,動輒十萬上百萬,根本不是普通農民能參與的。”

    他皺起眉頭,說出了現實的困境︰“如果只是鼓勵農民自家養個幾十只、上百只雞鴨,規模上不去,產值也有限,難道我們還為了這點產出,挨家挨戶去收稅嗎?

    估計他們情願不養,也不會願意交這個錢,畢竟搞養殖也有不小的風險,一場雞瘟可能就血本無歸了。”

    顧方遠听著,笑著搖了搖頭。

    語氣帶著一種引導。

    “農民已經夠辛苦了,負擔也很重,我們的思路不應該是想著怎麼直接從他們那點微薄的收入里‘拿錢’。

    但是,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從他們從事的養殖業所‘衍生’出的行業下手。”

    “衍生行業?”肖文斌立刻捕捉到這個新詞,感覺眼前一亮。

    趕緊低頭在記錄本上工整地寫下了這四個字,並劃上了重點符號,“具體是什麼意思?你詳細說說!”

    顧方遠活動了一下手腕上那塊精致的梅花表。

    身體微微前傾,擺出了一副深入探討的架勢,反問道︰

    “我來問你,假設一戶農民,他家里養了50只雞,除了留一部分自己家里吃以外,剩下的那些,他會怎麼處理?他會拿到哪里去?變成什麼?”

    肖文斌不明白,顧方遠為什麼突然問這麼一個簡單到近乎常識的問題。

    不過他還是如實回答道︰“自然是留著下蛋,‘雞屁股銀行’也算農民一項重要的零散收入嘛。

    如果還有多余吃不完的,那自然是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去售賣,換點油鹽錢。”

    “問題的關鍵就出現在這里!”顧方遠的手指在茶幾面上重重一點,發出清脆的聲響。

    “你認為,農民只是簡單地將自家產的零星家禽、雞蛋拿到集市上擺攤售賣,你們當地政府無法從中直接獲得稅收,所以才一直看不上農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對吧?”

    肖文斌被說中了心思,有些尷尬地點了點頭。

    “沒錯……實際情況就是這樣。當地政府最多在集市上收取一點微薄的攤位費或者衛生管理費。

    經過鎮政府一層截留、使用,等最終能交到區財政的時候,已經剩不下幾個錢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顧方遠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輕輕擺動。

    語氣帶著一種啟發式的否定。

    “不!老肖,根本原因不是收不到稅,而是你們看待這個問題的角度和思路出了偏差!”

    他身體前傾,目光灼灼地問道︰“我問你,南方的集市,是不是大多都在鄉鎮府附近有固定的場所和場地?不像北方有些地方是輪流趕集,對吧?”

    “是啊!這是咱們南方的特點,每個鄉鎮都有一個固定的集市地點。怎麼了?”肖文斌依舊不明所以,他覺得這在整個南江市都是如此,再正常不過了。

    “那當地鎮政府,作為土地和市場的管理者,是不是完全可以利用這個固定的集市,投資修建一些規範化的、磚混結構的固定門市部或者攤位?”

    顧方遠的語速加快,帶著一種規劃的激情,“無論是鎮政府自己經營這些店鋪,還是將它們長期出租給商戶。

    收取穩定的租金和管理費,這筆收入,是不是就等于實實在在地增加了鄉鎮一級的財政收入?這比收那點流動攤位費要穩定和可觀得多吧!”

    他繼續深入分析︰“你再想,現在農村為什麼大多是逢五逢十,幾天才趕一次大集?

    一是因為農民和居民沒有那麼多時間天天去逛集市;

    二是因為賣家,尤其是那些自家有富余農產品的農民,也沒有那麼多貨物需要天天擺賣,貨源補充不上來。

    那麼我現在問你,集市上最吸引人、每天生活都離不開的‘貨物’,最主要的是從哪里來的?”

    “工廠?”肖文斌試探性地回答,但語氣已經不那麼確定了。

    “除了工廠生產的工業品呢?那些活雞活鴨、新鮮蔬菜、豬牛羊肉、魚蝦蛋奶呢?”

    顧方遠見對方還是一臉茫然的樣子,也懶得再繼續考驗他了。

    直接揭曉答案︰“這些最主要的貨源,自然來自農業和養殖業本身啊!”

    他的聲音變得有力︰“如果某個鄉鎮的生豬養殖形成了規模,豬肉供應充足,鎮政府是不是可以扶持或者引入一個商戶,開設一個全天候營業、專門售賣新鮮豬肉的固定店鋪?

    如果雞鴨養殖多了,是不是可以開設一個專賣活禽、蛋類的店鋪?還有魚塘產的魚、大棚種的反季節蔬菜等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你只要明白這個核心道理就行,”顧方遠總結道,手指在空中用力一點。

    “一旦這些固定店鋪開起來,當地鎮政府不但能長期、穩定地賺到門市部的租金,還能堂堂正正地收取這些商戶的工商稅和營業稅!這難道不是清晰可見、可持續的稅收嗎?”

    他深吸一口香煙後緩緩吐出,目光炯炯。

    “這些店鋪,本質上就相當于一個‘中轉站’和‘放大器’,它們從分散的農民手中收購零散的農產品,再通過規範的店鋪集中銷售給有需求的居民和采購商。

    這中間因為存在明確的商業交易行為,所以產生了真正的商品流通,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穩定且可監管的市場!”

    他的語氣帶著一種對支江區獨有的自信。

    “咱們支江區和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咱們這里的老百姓,尤其是龍港鎮及其輻射區域的居民,收入水平高,擁有非常強勁的消費能力和購買欲望.....”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0紅頂商人》,方便以後閱讀1980紅頂商人第517章 最主要的貨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0紅頂商人第517章 最主要的貨源並對1980紅頂商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