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報亭里,賣報的老太太正用布滿皺紋的手數著鋼 ,她身後的牆上貼滿了招工啟事,清一色都是安鋼有關的招聘信息。
工人收入也遠比一般企業高的多。
一個穿著安鋼制服的年輕人從百貨商店出來,手里抱著新買的電視機,臉上寫滿了自豪。
他的同伴們圍著他嘖嘖稱奇,有人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包裝盒。
所以別看這座城市小,消費力一點也不弱。
顧方遠注意到街邊停著幾輛嶄新的摩托車,後視鏡上還系著紅綢帶,顯然是剛提的新車。
商店門口的自行車停放處更是擠得滿滿當當,其中不乏鳳凰、永久這樣的名牌。
龍港鎮生產的東西,這里同樣可以看見。
一個雜貨鋪的櫥窗里赫然擺著各式各樣顧氏罐頭,旁邊還貼著\"南江名優產品\"的標簽。
顧方遠的嘴角微微上揚,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
顧方遠他們走的這條路上,時不時就能看見一輛重卡疾馳而過。
每當卡車經過,地面都會微微震動,卷起的塵土讓路人紛紛掩鼻。
顧方遠卻站定腳步,仔細觀察著每一輛卡車的型號和載重。
“這邊卡車真多,都快趕得上咱們龍港鎮了。”又是一輛重卡駛過,小張忍不住發出感慨。
他這話可沒有貶低安市的意思。
顧方遠瞥了小張一眼,目光中帶著些許警告。
小張立刻意識到失言,趕緊閉上嘴巴,耳根微微發紅。
這里車水馬龍,人多眼雜,很容易暴露自身信息。
龍港鎮車多,那是因為光老顧家就有幾百輛卡車。
再加上最近兩年跟在顧家後面吃肉喝湯的人,也開始陸續買車,這才使一個小小的龍港鎮,汽車數量比南江市市區還多。
想到這里,顧方遠眼中閃過一絲自豪,但隨即又被警惕取代。
他環顧四周,確認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談話。
小張說這里的車多,完全沒有貶低的意思,反而是一種贊揚。
他撓了撓頭,試圖補救道︰“我是說,這里的運輸業很發達...”
韓永武笑著說道,“安鋼鋼鐵運輸,經常會用到卡車,所以這里的卡車多一些很正常。”
他說話時習慣性地用右手比劃著,那只手的食指缺了一截,是戰場上留下的傷痕。“此外,面前有一家運輸大隊,所以這條街道的卡車格外多。”
“運輸大隊?”顧方遠眉頭微挑,右手從口袋里抽出來摸了摸下巴,“私營的?還是集體的?”他的聲音壓得很低,幾乎被又一輛經過的卡車轟鳴聲淹沒。
這年頭以卡車組成的運輸大隊,可以說非常稀罕。
顧方遠的大腦飛速運轉,已經開始計算這個潛在競爭對手可能帶來的威脅。
說不定,以後還會成為他們顧家運輸公司的競爭對手,可以提前了解一下。
顧方遠向韓永武投去詢問的目光。
韓永武這一個月可不僅僅在這里監視吳剛,也對這座城市做了細致了解。
作為一個戰場退下來的老兵,他深知了解環境對作戰會起到極大助力。
所以監視任務都交給其他人去完成,他則負責打探周圍情況。
說到這里,他得意地拍了拍腰間鼓鼓囊囊的筆記本,那里面記滿了這一個月來的所見所聞。
“私營!”韓永武利索回答,煙灰隨著他斬釘截鐵的語氣抖落,“這家運輸隊在70年代就成立了,當時都是一些人力車,專門幫鋼鐵廠送煤。”
他用腳在地上畫了個圈,模擬人力車的行進路線。
“啊?70年代,那不是投機倒把嗎?沒人查?”小張震驚道,手里的煙差點掉在地上。
他的眼楮瞪得溜圓,像個剛進城的毛頭小子。
“查?怎麼查?”韓永武冷笑一聲,“但凡今天查,明天安鋼就宣布煤炭告急,”他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如果耽誤鋼鐵生產,就算有九個腦袋也不夠槍斃的。”
我國自1958年大煉鋼時代開啟後,雖然後來經過整治,取消了大批土法煉鋼,但鋼鐵需求一直有增無減。
顧方遠想起秦父書房里那份全國鋼鐵產量報表,上面的數字每年都在攀升。
特別是近幾年,鐵路大建設,加上各個城市基礎建設,到處需要鋼鐵。
遠處傳來火車的汽笛聲,一列滿載鋼軌的列車正緩緩駛出安鋼的專用線。
鋼鐵廠都是24小時連軸轉,根本不敢有絲毫停歇。
這時候誰讓鋼鐵廠停工,誰就是在和國家作對!
只要安鋼的人打一聲招呼,當地執法部門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三人閑聊間,不知不覺已經來到運輸隊大門外。
顧方遠突然停下腳步,黑色皮鞋在水泥地面上蹭出一聲輕響,引得小張和韓永武也跟著駐足。
不得不承認,這還是顧方遠見過最正規的運輸公司。
他的目光在電動大門上停留了幾秒,眉頭不自覺地挑了挑。
大門緩緩開啟時發出的電機嗡鳴聲,在這個年代顯得格外新奇。
大門里面是個大型停車場,左右兩邊整齊停放著數十輛卡車。
顧方遠眯起眼楮,注意到每輛車都擦得 亮,車身上的編號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他的手指無意識地在大腿外側輕輕敲擊,像是在計算著什麼。
有的卡車正在卸貨,工人們喊著號子將一捆捆鋼材搬下來;有的車輛在檢修,穿著藍色工裝的修理工半個身子都鑽進了引擎蓋里。
顧方遠的目光掃過每一個細節,連地上滴落的機油痕跡都沒放過。
此外還有一棟正兒八經的四層辦公大樓,其規模至少是顧家辦公樓的三倍。
顧方遠仰頭望去,看到玻璃幕牆反射著刺眼的陽光,他不得不抬手遮在額前。
大樓門口進出的職員都穿著統一的藏青色制服,胸前別著閃亮的工牌。
顯然,這家運輸公司已經走上了正軌,形成專業化管理。
“走吧,別看了,辦正事要緊!”顧方遠見兩人看愣住,出聲提醒。
右手已經插回了大衣口袋,左手做了個向前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