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崎娜美突然坐直身子,羽絨服帽子滑到背後,露出編成麻花辮的黑發。
“顧先生,既然顧先生有需求,我們三菱自然盡力滿足,” 她從帆布包里掏出筆記本,扉頁貼著三菱重工的 ogo 貼紙,“是多大規模?燃油還是燃煤?有沒有考慮過環保指標?”
顧方遠將煙蒂摁滅,推過去一份牛皮紙文件。
“五百畝用地,10萬千瓦發電機組,” 他指向地圖上的 “三角地”,那里用紅筆圈著電廠和煤礦的連線,“脫硫脫硝設備想從你們三菱引進,听說你們有濕式石灰石 石膏法的專利?”
岩崎娜美倒吸一口涼氣,眼中閃過一絲震驚。
她還以為顧方遠弄一套1萬千瓦發電機組就不錯了,沒想到直接上10萬千瓦……
震驚地看著對方,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置信︰“顧先生,冒昧的問題,您真知道10萬千瓦發電機組能覆蓋的範圍嗎?”
“知道,目前我們南江市發電量總共加起來,還不到20萬千瓦,哪怕江南省省會,也只有1個10萬千瓦的發電廠。”顧方遠語氣平靜,仿佛在說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岩崎娜美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思索。
她雖然不知道南江市具體發電量,但能預估一個大概數字。
“既然你知道,為什麼還要執意建造這麼大的發電廠?你們龍港鎮企業雖然發展的不錯,但以目前的體量,即便規模擴大10倍,也完全沒必要使用10萬千瓦的發電廠。”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解。
“你說的很對,但你不了解中國發展速度,如果建造一座1萬千瓦的發電廠,很有可能發電廠還沒建好,龍港鎮的用電量已經超過1千瓦。
與其被動添加新設備,不如一次性到位,免得日後有其他麻煩。”顧方遠的語氣堅定,眼中閃過一絲深謀遠慮的光芒。
只有經歷過‘電荒時代’的人,才能體會到電資源的匱乏。
後世中國高電壓技術能佔據世界領先地位,也正是這個年代給人們留下了陰影,迫使國家全力發展配電技術。
如果南江市和上一世一樣慢慢發展,最少要到幾年後才會出現電荒現象。
這一世由于他的介入,整個工業化加快進程,用電量也在暴增,必須提前布局才行。
10萬千瓦的發電量,可不僅僅可以滿足龍港鎮那麼簡單,以後的用處還有很多。
相比現在多花一點錢……
顧方遠認為,還是比較劃算的。
岩崎娜美快速翻閱文件,睫毛在紙頁上投下顫動的陰影。
當看到 “年耗煤量 40 萬噸” 時....
她突然抬頭︰“顧先生知道嗎?這個用煤量年消耗高達40萬噸!您一定要考慮清楚。” 鋼筆在 “環保” 一欄畫了波浪線,“日本 1972 年就頒布了《大氣污染防治法》,你們這邊……”
“所以才要找三菱。” 顧方遠彈了彈煙灰,看了一眼窗外冒煙的廠區,“現在工廠排煙還靠肉眼看,等電廠建起來,必須得有像樣的淨化設備。”
“我之所以選擇進口設備,環保也佔一部分原因。”
岩崎娜美突然放下筆,從包里掏出個金屬盒︰“這是我們最新的脫硫塔模型。”
鋁合金材質的塔身刻著三菱的櫻花標志,“如果采用這套系統,二氧化硫去除率能達到 95,粉塵排放低于 50 毫克 \ 立方米。”
她的指尖劃過模型頂部的旋流板,“不過造價嘛……”
“比你們國內貴多少?” 顧方遠接過模型,冰冷的金屬觸感讓他想起在日本考察時見過的火力發電廠,那些巨大的白色脫硫塔像科幻電影里的外星建築。
“三倍。” 岩崎娜美咬著嘴唇,似乎在做重大決定,“但我們可以提供技術轉讓,派工程師來培訓你們的工人。”
她想起爺爺說的 “要在中國大陸播下三菱的種子”,桃花眼突然亮起來,“顧先生,這可是日本之外的第一條三菱脫硫生產線!”
座位扶手上敲了十二下....
<ade in japan” 字樣。
他將模型放回桌上,發出清脆的響聲︰“現在說說總價吧....”
當說到“價格”的時候,岩崎娜美的心不自覺顫了顫。
她穩了穩心神,努力讓自己表現得更加從容,仿佛這個數字對她來說不過是個輕描淡寫的數字。
然而,她微微收緊的手指卻暴露了內心的緊張。
“如果加上脫硫技術和生產線,總價4.5億人民幣……”她頓了頓,聲音略微提高,試圖讓這個數字听起來更具說服力。
為了凸顯價值,她又趕緊補充了一句,“其中包含電廠設計和房屋建造工程。”
顧方遠的瞳孔微微驟縮,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
這個價格遠比他想象的要高得多。
他的目光如鷹隼般緊緊盯著岩崎娜美,仿佛要看穿她的心思。
“你確定是4.5億?”他的聲音低沉而冷靜,帶著一絲質疑,“我只是嫌購買國產設備比較麻煩,才決定購買進口設備,並不代表一定會選擇進口設備……”
又來?
岩崎娜美心中暗自嘆息。
她最受不了顧方遠這種極具侵略性的目光,那種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神讓她感到無所適從。
這種目光不該出現在商人身上,更像是戰場上的一位將軍,正在冷靜地計算每一步棋的得失。
她避開顧方遠的直視,無奈地笑了笑,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和懇切。
“顧先生,我們不是第一次做生意了,肯定不會亂開價……”
她立刻從公文包中拿出另一個冊子。
手指快速翻動了幾頁,然後攤在顧方遠面前,動作流暢而自信,仿佛這冊子里的數據就是她最後的底牌。
“顧先生您看,這是我們對中國三大動力基地做的調查,即便使用他們的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等核心設備,不包含脫硫技術和生產線,總價也要1.4億人民幣。
先不說我們三菱的技術更先進,生產成本更高,光是進出口稅……我們就需要支付一大筆費用。
您這樣一看,還覺得我們報價4.5億價格高嗎?”
她一口氣說完。
長長舒了一口氣,仿佛卸下了心中的一塊大石。
她不信都說到這份上了,顧方遠還好意思繼續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