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

第367章 經略西域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辛西婭158 本章︰第367章 經略西域

    時值景元三年秋日,天高雲淡,涼風漸起。翊京城外的農田里已泛起層層金黃,正是秋糧將熟未熟之時。晌午剛過,田埂上走來兩個身影,正是身著便服的尚書令陳登與王鏡。

    陳登利落地挽起衣袖,蹲下身撥開一叢稻葉,指尖輕撫過葉緣。

    他轉頭對身旁人道“陛下看,這便是先前缺了肥的秧苗,葉尖枯黃,睫稈軟弱。而今施了肥不過旬月,新抽的葉片已是碧綠健壯。”

    陽光落在他沾了泥點的手背上,那雙手雖執筆多年,撫弄禾苗時卻依然帶著農人般的熟稔。

    王鏡隨之蹲下,欣慰一笑“果然天差地別。這般明顯的長勢,農人們見了定會信服。”

    二人沿著田畦緩步而行,陳登不時俯身指點。來到一片菜畦前,他拔起棵帶著蟲眼的白菜“這是試過草木藥劑的。往年這時節菜葉早被啃得千瘡百孔,如今雖還有些蟲蛀,卻已好上許多。”

    他說著從懷里掏出個粗布包,“……陛下讓農人們將苦楝葉、煙葉混著石灰水煮了,噴灑效果果然最好。”

    王鏡接過布包輕嗅,草藥與石灰混雜的氣息撲面而來。

    “此法確實成本低廉,尋常農戶都制備得起。”她的目光掃過遠處正在收割的農人,語氣沉靜。

    陳登拭去額角的汗珠,不禁感慨“陛下日理萬機,既要處置倭國使節之事,還常陪我到這田間地頭……”

    秋風掠過稻浪,送來陣陣稻香。

    王鏡微微一笑,目光仍流連在無邊的田疇上“外務固然緊要,內政才是根基。若一味追求開疆拓土、揚威四海,卻讓百姓餓著肚子听捷報,這樣的盛名有何意義?”

    “讓耕者有其田,食者有其糧,這才是為君者最該在乎的功業。”

    能讓百姓田增產、碗添飯,比什麼虛名都實在。

    “得君如此,實乃萬民之福。”

    夕陽下,她側臉認真,陳登望之失神。

    ……

    日子便在這般平靜且溫暖的日常里緩緩流淌,時序悄然步入深秋,蕭瑟秋風卷著寒意掠過中原大地,也吹向了西北邊陲的廣袤疆域。

    深秋時節,一道詔令自中樞發出,命馬騰、馬超父子與呂布統領精銳,奔赴涼州平定羌胡。

    眾將接令後迅速整軍出發。經過數月激戰,終將分散劫掠的羌胡部落逐一擊潰,徹底掃清了涼州周邊的隱患。

    隱患既除,朝廷隨即啟動對河西走廊的重建,著力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

    工匠與民夫們晝夜不息地修復殘破城防,重新壘砌城牆;官吏們帶著糧種與安撫文書深入流民聚集之地,招撫離散百姓,引導他們重返家園、開墾荒地;水利工匠則沿著祁連山麓勘察水源,興修溝渠與灌溉工程,淤塞多年的渠溝流淌起雪山融水,荒蕪的田壟間又見綠意,河西的旱地變為良田。

    其中,敦煌郡的建設尤為關鍵。

    朝廷斥巨資在此駐扎精銳部隊,可隨時響應西域方向的軍情;糧倉則囤積了大量糧草,為後續西進的軍隊與使團充足的物資保障。敦煌也自此從邊陲小城,一躍成為西征西域的總後方。

    ……

    敦煌的風里裹著沙粒,打在新砌的糧倉牆面上,發出簌簌聲響。

    馬騰身披玄色鎧甲,立在糧倉制高點,目光掃過下方忙碌的人群。

    民夫們肩扛木梁,將曬干的糧食倒進糧倉,士兵則手持木牌,仔細核對每批糧食的數量,在賬簿上畫押。

    一名校尉快步上前稟報“將軍,西城門的糧道已通,下一批從武威運來的糧草,三日後便能到。”

    “只是城北的蓄水池還需十日才能完工,若遇風沙,恐影響飲水。”

    馬騰接過圖紙,沉聲道“調兩百名士兵去幫工,晝夜趕工,務必與糧倉同時完工。西域各國觀望者多,這糧倉是西征的根基,一粒米、一滴水都不能出岔子。”

    待敦煌建成,河西四郡局勢徹底穩定,朝廷正式經略西域。

    大軍與使團從敦煌西門迤邐而出,沿著河西走廊向西推進。

    東漢後期,朝廷對西域的控制力逐漸減弱,中原戰亂頻繁,朝廷無力西顧,西域與中原的直接聯系基本中斷。此次經略目標便是恢復中原與西域中斷已久的聯系,讓西域各國重新承認漢朝的宗主地位,重新回歸天朝版圖。

    為首的老將軍馬騰勒馬回望,但見敦煌城頭黃旗招展,身後兒郎甲冑生輝,不由撫須長笑“且教西域諸國再見漢家威儀!”

    第一步,便是向西域主要邦國派出使團。

    鄯善、于闐、龜茲、疏勒等國是西域的核心力量,朝廷為這些使團準備了絲綢、黃金等中原特產作為貴重禮物。

    絲綢是西域各國貴族追捧的珍品,黃金則彰顯著啟朝的財力,二者結合,既傳遞著友好的誠意,也展現著中原的強盛。

    使團首站抵達鄯善國。

    雲紋漆盒在樓蘭王庭開啟,中原的錦緞在燭火下流轉華光。

    馬騰朗聲宣詔“我朝天子承天命而復一統,特賜恩賞,爾等當遣使朝貢,永為藩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鄯善王手撫滑膩的蜀錦,望著庭外漢軍森森鐵甲,終是躬身接下了詔書。

    然而並非所有城邦都如此順服。

    車師前國仗著他國撐腰,竟將來使拒之門外。馬超當即率五千輕騎星夜奔襲,天明時分已兵臨交河城下。

    呂布帶著攻城錘撞破城門,將還在寢宮酣睡的國王廢黜。三日後,新王在漢軍環護下登基,城頭改換王旗。

    至景元五年暮春,西域三十六國皆遣使奉表。

    駝鈴聲中,各國貢使帶著葡萄美酒與汗血寶馬東往翊京,漢家的農具與谷種則隨著西去的車隊散入綠洲。

    朝廷最終在柳中城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府。

    這一機構曾是漢朝統治西域的最高象征,如今的重建,標志著啟朝對西域的管轄正式恢復。

    西域都護的人選,王鏡經過反復考量,最終選定馬騰,他既有平定羌胡的軍事才能,又熟悉西域風土人情,更具備靈活的外交手腕,由他全權處理西域的軍政事務,足以穩定西疆局勢。

    西域都護府的駐軍數量並不多,但每一名士兵都是從全軍中挑選的精銳。

    他們無需駐守所有城邦,卻能在遭遇外敵入侵或城邦叛亂時,迅速奔赴事發地,以少勝多、穩定局勢。

    而都護府的核心任務,一是維護西域各國的穩定,調解城邦間的紛爭,二是保護絲綢之路的暢通,確保中原與西域的商隊能安全通行,三是代表朝廷征收各國的貢賦,四是遏制北方游牧勢力南下。

    為了保障絲綢之路的暢通,都護府定期派出部隊巡邏清剿馬賊,最終將盤踞在商路沿線的賊寇一網打盡。

    同時,在商路沿途設立星羅棋布的驛站,為過往商隊食宿補給。商人們無需再擔心食宿問題,也不必時刻提防馬賊。

    此外,朝廷還下令對過往商隊從輕征收商稅,

    以此鼓勵中原與西域的貿易往來,讓絲綢之路重新變得繁榮。

    在經濟與軍事之外,文化與技術的傳播同樣重要。

    都護府組織中原的工匠與農夫,前往西域各國傳授先進技術。

    冶鐵工匠教當地鐵匠改進熔爐與鍛打技藝;

    鑿井工匠帶來井渠法,幫助干旱地區的百姓開采地下水;經驗老農則指導當地農民使用犁耕、施肥等技術,提高西域的糧食產量。

    ……

    于闐城外的田野里,中原農夫老周蹲在田埂上,手里攥著一把谷種,面前圍滿了于闐的村民。

    老周將谷種撒進翻松的土里,用腳輕輕踩實,又拿起一把曲轅犁,演示如何調整犁頭的角度“這犁比你們的木犁省力,深耕三寸,糧食能多收三成。”

    一名于闐青年伸手摸了摸犁頭,驚訝道“這鐵真硬,我們的鐵匠打不出這樣的東西。”

    “別急,”老周笑著指向不遠處,“那邊的冶鐵師傅正教你們的人鍛鐵,過些日子,你們也能打出這樣的犁。”

    他起身,指向田邊新挖的井渠,“還有那井,順著地勢挖渠,再旱的天,莊稼也能喝上水。”村民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看到工匠們正將陶管接入井中,清澈的水流順著渠溝淌進田里,滋潤著干裂的土地。

    一名老農用手捧起水,嘗了一口,笑著用生硬的漢話道“漢家的法子,好!”

    ……

    都護府旁的校場上,十幾名西域小國王子正跟著漢將習練劍術。

    這些質子們穿漢服,誦著漢家經典,其中于闐小王子最是伶俐,已能用竹筷夾起滑溜的湯餅。

    馬騰常來考較他們課業,總捋須笑道“待爾等歸國執政,當知漢家待藩屬推心置腹,你我本就親如一家。”

    至此,啟朝對西域的經略全面落地。西域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的懷抱,絲綢之路再次煥發生機。

    【叮——成功獲得信仰值】

    喜歡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方便以後閱讀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第367章 經略西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第367章 經略西域並對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