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

第142章 蔡琰東歸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辛西婭158 本章︰第142章 蔡琰東歸

    伏皇後屈膝坐在一塊粗布上,雙手捧著陶碗,小口啜飲著米糊。滾燙的湯汁順著嘴角流下,也顧不上擦拭。

    一旁的董貴人更是直接蹲在地上,連發髻散亂了都無暇整理,只顧埋頭進食。

    這時,王鏡走了過來。

    “皇後,貴人。”王鏡輕聲喚道。

    听到聲音,伏皇後和董貴人同時抬頭。

    王鏡這才看清,原來伏皇後和董貴人都還只是兩個稚氣未脫的小姑娘——伏壽才十四歲,董琳更小,才十一歲。她們此刻正怯生生地望著王鏡,眼中交織著感激與畏懼。

    董貴人小聲囁嚅著,手指不安地絞著衣角,“君,君侯…多謝救命之恩……”

    伏皇後稍微鎮定些,卻也掩飾不住眼中的驚惶。“君侯…本宮…不,我…”

    王鏡放柔了語氣,安慰了她們幾句。

    緊接著,忽听一聲帶著哭腔的呼喚︰“宮令!”

    一道身影已經猛地撲到她面前。

    是萬年公主劉貞,那個曾經身著華服,端麗明艷的帝女,此刻卻形容憔悴,滿臉淚痕地站在王鏡面前。

    她雙手緊緊握住王鏡的衣袖。

    “公主殿下……”王鏡喉頭一哽,輕輕握住她的手。

    劉貞的眼淚大顆大顆往下掉︰“我…我…”

    她哽咽得說不出完整的話,突然撲進王鏡懷里。

    王鏡僵了一瞬,隨即溫柔地拍撫她的後背。

    她想起當年在宮中,自己曾為劉貞畫過肖像,煮了奶茶請她品嘗,兩人相談甚歡,劉貞甚至拍著胸脯說,以後誰敢欺負王鏡,她第一個不答應。

    如今想來,恍如隔世。那個揚言要保護自己的公主,如今卻成了需要她庇護的落難之人。

    王鏡輕輕嘆了口氣,將劉貞摟得更緊了些︰“公主別怕。有我在這兒,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劉貞在她懷中抬起頭,淚眼朦朧︰“君侯……”

    就在這時,劉貞身旁一位身形削瘦的女官默默遞來一方素帕。

    “擦擦臉吧,殿下。”女官的聲音清冷中帶著溫柔,將帕子輕輕放在劉貞手中。

    劉貞接過帕子胡亂擦了擦臉,這才想起要介紹︰“君侯,這是——”

    “蔡琰見過君侯。”

    女官已經恭敬地行了一禮。

    她抬起頭時,王鏡看清了這張清秀的臉龐,雖不施粉黛卻自有一股書卷氣。只眼下淡淡的青影透露出連日奔波的疲憊。

    劉貞拉著蔡琰的衣袖解釋道︰“文姬就是蔡邕先生的女兒。先前君侯教授陛下學問時,我心中羨慕,也想有位女師。後來听聞文姬博學多識,又加上……”

    她的聲音低了下去,“蔡先生死于獄中後,文姬孤苦無依,我便召她入宮做我的貼身女官。”

    王鏡心頭一震。

    原來眼前這位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蔡文姬。

    她不動聲色地打量著蔡琰,注意到她雖然衣著簡樸,但舉手投足間仍保持著世家女子的風範。那雙執筆的手雖然粗糙了些,卻依然修長優雅。

    這個發現讓王鏡心中掀起波瀾。

    在她的記憶中,蔡琰本該在父親死後流落民間,最終被南匈奴左賢王擄走,在塞外度過十二年,還生下兩個孩子。

    而如今,因為自己這只蝴蝶扇動的翅膀,蔡琰的命運竟完全改變了,她得以留在宮中,成為公主的伴讀,又跟隨皇室東歸,徹底避開了那段悲慘的遭遇。

    王鏡壓下心頭的喜悅,溫聲道︰“久聞蔡中郎之女才學過人。公主能得你相伴,實在是幸事。”

    蔡琰微微欠身︰“君侯過譽了。能侍奉公主,是琰的福分。”劉貞插話道,臉上終于露出一絲笑意︰“文姬教我讀《詩經》,還教我寫字。她寫的字可漂亮了,比那些太傅們寫得都好。”

    蔡琰聞言輕輕搖頭︰“殿下說笑了。不過是閨閣習字,怎敢與諸位大人相比。”

    王鏡看著這對主僕,心中感慨萬千。一個是落難的公主,一個是喪父的才女,在這亂世中互相扶持,倒也是一段難得的緣分。

    她忽然想起什麼,問道︰“蔡小姐可還帶著隨身之物?”

    蔡琰說著,下意識摸了摸懷中,“只帶了幾卷父親的手稿。”

    王鏡柔聲道︰“等安頓下來,蔡小姐若有需要,盡管來找我。”

    蔡琰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鄭重行禮︰“多謝君侯。”

    劉貞看看王鏡,又看看蔡琰,突然破涕為笑︰“我就知道,文姬這麼好,君侯一定會喜歡她的!”

    王鏡不禁莞爾。

    ……

    隨後,王鏡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的舅舅楊彪與表弟楊修。

    楊彪年近六旬,面容枯瘦,身形稍顯佝僂,身著褪色破損的官袍,灰白胡須上沾著沙塵。

    楊修則身量不高但骨架勻稱,一身素白單衣罩著半舊青衫,一雙杏仁眼明亮如星。

    雖然血脈相連,但這卻是他們初次相見。

    楊彪細細打量著眼前這位從未謀面的外甥女。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半晌才緩緩開口︰“老夫…早該來見你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句話里包含著太多未盡之意。

    站在一旁的年輕男子——正是楊修。

    他上前一步,恭敬行禮︰“修見過從姊。”

    楊彪輕輕捋了捋花白的胡須,嘆道︰“靖侯年紀輕輕就能統帥三軍,護駕勤王,實在難得。”

    王鏡笑道︰“舅舅過譽了。若非您與諸位大臣在朝中周旋,陛下恐怕難以脫身。我不過是做了分內之事。說到底,咱們都是為了匡扶漢室,共襄盛舉。”

    楊修在一旁听得入神,忍不住插話道︰“不知阿姊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王鏡知道這是試探,斟酌道︰“當務之急是護送陛下東歸。至于其他……”

    楊彪沉吟道︰“朝局動蕩,董卓余孽未清。手握兵權,既是倚仗,也是禍端,還望君侯懂得進退之道。”

    王鏡若有所思。

    楊修卻忽然笑道︰“父親多慮了。以阿姊之能,定能化險為夷。再說,如今我們楊家與阿姊同氣連枝,自當共進退。”

    亂世中的親情,繞不開利益的考量。血脈相連,也未必就要同船而行,為爭掌權之位,親戚間你死我活、反目成仇的不在少數。

    王鏡心里明白,因此表面雖對楊氏父子笑容親昵,實則暗自防備。

    她誠懇道︰“自是如此。有舅舅與德祖相助,我心里踏實多了。”

    ……

    眾人飽餐休整過後,王鏡便下令隊伍啟程,準備護送天子入城。另派一隊人馬搜尋方圓十里,確保再無伏兵。

    不多時,一輛青幔馬車被牽到御前。

    王鏡上前躬身行禮︰“請陛下登車。”

    劉協卻站在原地未動,他有些不安地問︰“君侯不與我同乘嗎?”

    此刻的他像個驚弓之鳥,生怕一轉眼王鏡就會消失。

    按禮制,臣子與天子同乘乃是大不敬。王鏡余光瞥見幾位老臣已經皺起眉頭。

    但她不以為意,點頭道︰“臣遵旨。”

    自王鏡在亂軍之中救駕,劉協的目光就再未離開過她。

    即便是此刻同乘一車這樣逾矩的事,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敢出聲反對。那些曾經在御前說得上話的近臣,如今都只能遠遠跟在車隊末尾,連天子的衣角都看不見。

    馬車緩緩前行,劉協終于能卸下連日來的緊張。

    王鏡從暗格中取出一個鎏金水壺,倒出半杯蜂蜜水︰“陛下,請用蜜水。”

    溫熱的甜水滑過喉嚨,劉協忽然覺得眼眶發熱,心中一暖。原來在這亂世中,還有人一直惦記著他這個徒有虛名的天子。

    當夕陽將城牆染成金色時,弘農城巍峨的輪廓終于出現在眼前。

    守城士兵見到王字帥旗,立即大開城門。

    馬車穿過街市,最終停在一座青磚黛瓦的府邸前。

    王鏡率先跳下車轅,拱手道︰“陛下,這是臣的臨時行轅。雖比不上皇宮富麗,但勝在安全。臣已命人備好熱水和新裁的常服,請陛下先沐浴更衣。”

    劉協頷首,帶著皇室親眷走進府門。

    王鏡轉身對文武百官吩咐道︰“諸位大人連日勞頓,已在城東安排了下榻之處。”

    楊彪站在人群中,暗自不悅。

    他原以為進了弘農城就能重掌大權,哪知城中守軍見到王鏡竟如見真主。更可恨的是那些他苦心經營多年的門生故吏,如今見到王鏡的令旗比見到聖旨還要恭敬。

    “好個鳩佔鵲巢。”楊彪在心中暗罵。

    這哪是什麼外甥女啊,分明是來奪權的煞星!

    同樣都是想利用劉協弄權崛起的士族,憑什麼這個晚輩竟能步步佔得先機。

    ……或許,王鏡確實棋高一著。她比自己聰明,早就料到會有如今這般局面,所以早早離開長安,暗中積蓄力量。而自己和其他人還傻傻地留在陛下身邊,以為忠心就能換來權勢。

    想到這里,楊彪不禁嘆了口氣,越發覺得王鏡深不可測……

    【叮——成功獲得信仰值2000】

    喜歡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請大家收藏︰()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方便以後閱讀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第142章 蔡琰東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第142章 蔡琰東歸並對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