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駕一路向東,數日後抵達江畔。江水滔滔,戰船如林,孫策早已率軍在此等候。
見王鏡車駕到來,孫策大步上前,朗聲笑道︰“主公一路辛苦!末將奉命回朝,正好護送主公渡江。”
王鏡掀開車簾,見孫策一身戎裝,英氣勃發,不由莞爾︰“伯符倒是來得及時。”
“江上風大,主公不如與末將同乘一船,也好有個照應。”“也好。”
王鏡走下馬車,孫策親自引路,二人並肩登上一艘高大的樓船。
江風獵獵,吹動王鏡的衣袂,她站在船頭,遠眺江水東流,神色沉靜。
孫策站在她身側,笑道︰“主公此次巡視交州,可還順利?”王鏡感慨道︰“這一路,倒是體驗了不少不同的風土民情。交州之地,民族眾多,風俗各異,著實讓我眼界大開。雖說有些波折,好在都順利解決了。如今有公瑾、子敬他們在,交州定會漸入正軌。”
孫策點頭贊同︰“公瑾治軍嚴明,子敬善理民政,有他們輔佐,交州日後必成大業根基……”
王鏡側目看他,“伯符此番率軍歸來,倒是沉穩不少。”
孫策眼眸倏地亮了起來,他低聲應道︰“真的嗎?”聲音里帶著幾分不確定。
他抬手撫上後頸,臉微微泛紅,“畢竟再過兩年就該及冠了……總不能再像以前少年人那般沒輕沒重了。”
他忽然挺直了腰背,神情認真,語氣堅定︰“主公信任我,將治軍的擔子交給我,將士仰仗我,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跟我拼殺,策必須擔當起來,不能辜負這份信重。”
王鏡望著他緊繃的下頜線,忽然伸手替他正了正歪斜的護腕。
這個突如其來的動作讓孫策渾身一僵,連呼吸都停滯了一瞬。
王鏡的聲音落進耳中,像三月里拂過新柳的風,輕得幾乎抓不住,卻又字字分明地刻進他心里。
“既知輕重,又不失銳氣,很好。”
“我要的不是一板一眼的將軍……是你的本心,它彌足珍貴。”
孫策怔住了。
心跳聲驟然放大,咚咚地震著胸腔,幾乎要沖破鐵甲的束縛。
他張了張嘴,想回應,可喉嚨卻像是被什麼堵住了,半個字也擠不出來。
唯有遠處的江面上,戰船的號角聲沉沉地蕩開,在暮色里拖出悠長的尾音……
良久,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眼中的光芒漸漸沉澱,卻比任何時候都要明亮。
“主公……”他的嗓音有些發顫,卻異常堅定,像是終于找到了某個長久以來模糊的答案,“策明白了。”
……
江水滔滔,戰船破浪前行。水路漫長,按照目前戰船行進的速度,至少還需十日才能抵達丹陽。
這日,王鏡在船艙內悠悠轉醒,像往常一樣,在心中默念簽到。
【當前時間︰東漢初平四年十月初二】
【叮——簽到成功,獲得“麻將一副”】
听到系統提示音,王鏡心中一喜。船上生活乏味,如今有了這麻將,正好可以解悶。
片刻之後,孫策推門而入,走進船艙。
他神色間帶著幾分急切與好奇,一進來就開口問道︰“主公,你說有新奇物件瞧,到底是什麼?”
孫策抬眼望去,只見王鏡坐在席上,面前的案幾上擺放著一個木盒。
她緩緩打開木盒,盒子里面整齊排列著一百多張小小的玉牌,上面刻著各種圖案和文字。
“這是?”
孫策好奇地拿起一張,上面刻著“一萬”二字。
王鏡解釋道︰“此物名為‘麻將’,是我偶然間學到的游戲,今日特地邀你一同玩,也好解解這旅途中的煩悶。”
“好啊!這幾日我正無聊得緊,這船上連個練武的地方都沒有,只能整日睡覺,我骨頭都快睡酥了!”
孫策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他追問道︰“這是如何個玩法呢?”
王鏡耐心說道︰“首先需要四個人,你,我,再帶上我的侍衛長趙虎,伯符你再喚進來一個人吧。”
孫策爽朗一笑,應道︰“好說!”隨即提高聲音喊道︰“呂蒙,進來!”
不一會兒,艙門再次被推開,一個身形矯健的年輕將領快步走了進來。此人正是呂蒙,他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身材雖不算高大,但步伐穩健,透著一股少年人特有的朝氣。
王鏡打量著他,微微點頭︰“伯符,這位小將軍看著有些眼生。”
孫策笑著介紹道︰“主公,此乃呂蒙,字子明。他的姐夫鄧當是我的老部將,這小子年紀雖小,膽子卻不小,十五六歲就偷偷跟著鄧當外出作戰,被我發現後,本來要軍法處置,但見他確有膽略,便留在身邊做事。”
呂蒙聞言,連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向王鏡行禮︰“末將呂蒙,拜見主公!”
他的聲音還帶著些許少年的清亮,但語氣卻十分沉穩,顯然已在軍中歷練過。
原來這就是少年時的呂蒙……
王鏡暗自驚嘆,心中掀起陣陣波瀾。
作為穿越者,她清楚“呂蒙’這個名字在三國歷史中的分量——那個讓關羽都栽了跟頭的東吳名將,那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典故主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記憶中的歷史知識如潮水般涌來。她想起史書上記載呂蒙出身貧寒,少年從軍,後來在孫權的勸導下發奮讀書,終成一代儒將。眼前這個略顯拘謹的青澀少年,與後世那個讓曹操都忌憚的東吳都督形象實在相去甚遠。
若是好好培養……或許能讓他少走些彎路?
王鏡心中思緒萬千,面上仍不動聲色,她從容笑道︰“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膽識,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你且坐下,與我們同樂吧。”
“多謝主公!”呂蒙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但很快又恢復鎮定,只是嘴角仍忍不住微微上揚。他小心翼翼地坐在席上,雙手放在膝上,腰背挺得筆直,顯得既恭敬又期待。
恰在這時,艙門又一次被推開,趙虎走了進來。
“主公,您找我?”
“來得正好。”王鏡鏡點頭示意,“來,都坐下吧。”
四人在案前依次坐定,孫策坐在王鏡對面,呂蒙和趙虎分坐兩側。
他們的目光都齊聚在那副麻將之上,開始正式研究起這個新奇玩意。
王鏡的手指輕輕點著牌面上的刻字,開始介紹“麻將分‘萬’、‘條’、‘筒’三種花色,每種有一至九,另有‘東、南、西、北’四風,‘中、發、白’三元牌……”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規則。四人圍坐,每人取牌十三張,我們要通過摸牌、打牌,最終湊成特定的牌型,這就是胡牌。胡牌既考驗運氣,更需謀略。”
王鏡一邊說著,一邊演示如何理牌、如何吃踫杠。
“……所以,湊齊四組三張相連或相同的牌,再加一對將,即可胡牌。”孫策總結道,緊接著他猛地拍案,“我听明白了!這可比擲骰子有趣多了。來,試一局!”
四人開始洗牌、砌牌。船艙內頓時響起了玉牌踫撞的清脆聲響,與船外的浪濤聲交織在一起。
王鏡手法嫻熟,牌在她指間如行雲流水;孫策學得極快,不多時便掌握了基本技巧;呂蒙則仔細觀察每個人的動作,試圖從中領悟更多;唯有趙虎笨手笨腳,幾次差點踫倒牌牆。
“東風起,伯符先來。”王鏡示意孫策擲骰。
孫策拿起兩顆骰子,在掌心搖了搖,然後擲出。骰子在木盒中旋轉,最終停在五點和三點。
王鏡指引著︰“八點,從我這開始數,第五墩取牌。”
四人依次取牌。孫策看著手中的十三張牌,眉頭微皺——四張萬字,三張條子,兩張筒子,還有四張風牌,雜亂無章。
孫策突然傾身向前,手肘撐在案幾上,低聲問︰“這牌……如何組?”
王鏡此刻正拾起一枚九萬在指間翻轉。
她輕咳一聲,說話時並不看孫策,卻將某張牌往他面前推了推。
“麻將如用兵,需審時度勢。”
先打無用的風牌,保留可能成順的萬、條。
這作弊的手段,未免也太明顯了。
可一想到主公是念著自己,才小小舞弊幫了一把,孫策心里不禁一暖,打出一張北風。
輪到趙虎時,他盯著自己的牌看了半天,最後抽出一張九條重重拍在桌上。
呂蒙突然道︰“慢著!趙將軍,你這九條可與旁邊的七條、八條組成順子,為何要拆散?”
趙虎一愣,“啊?是嗎?我沒注意……”
王鏡笑道︰“呂將軍好眼力,看來很快就能掌握精髓了。”
言罷,她深吸一口氣,面上雖仍帶幾分和煦,卻也多了幾分堅決,咬字清晰道︰“首局便不算數了,權當是讓大家熟悉規矩。但下不為例,往後誰都不許再看別人的牌了!”
要是都像王鏡與孫策、呂蒙與趙虎這樣互幫互助,這麻將打的還有什麼意思?牌場無兄弟!
幾輪下來,牌局漸入佳境,大多時候都是王鏡在贏。
這一回,孫策的牌逐漸成型︰兩組萬字順子,一組筒子刻子,就差一對將和一組順子便能和牌。他摸起一張牌,竟是“五萬”,正好與手中的“四萬”“六萬”組成順子。
“和了!”孫策興奮地推倒牌。
王鏡仔細檢查後點頭,“伯符天賦不錯。”
此後,孫策又連贏幾把。
王鏡不禁犯嘀咕,難不成真應了新人手氣旺?
她不服輸,嚷著再來。
下一局開始,她迅速摸清牌型,還能根據其他人打出的牌,推測他們手中的牌。
“胡了。”
王鏡心想,自己實力還是在的。
不過,好在這次是和這些武將打牌。憑借自己對麻將的熟練程度,她還能做到摸牌猜牌,佔些上風。可若是換做郭嘉、賈詡那般心眼子多得像蓮藕的謀士,自己還真不一定能贏得了。
之後他們又玩了好幾把,輸贏參半,倒也樂趣十足。
喜歡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請大家收藏︰()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